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深圳地铁十号线中益田停车场大跨深基坑工程,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地层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支撑应力变化进行了整体分析。进而针对城市软弱地基内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控制措施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趋势呈弓形变化,且在开挖深度3/4处变形速率最大;(2)对于跨度较大的基坑,水平支撑结构应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危险位置出现在开挖至基坑中部时;(3)竖向支撑应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大逐渐增大,最大应力达到2812MPa。  相似文献   

2.
以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深覆盖层的框格式地下连续墙为研究对象,依据导流明渠代知性地质断面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非关联流动法则,时框格式地下连续墙的危险工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详细分析了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布置和分期槽段的布置对其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发现嵌岩型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接头布置于两端与中间的连续墙相比,虽然应力值偏大,但具有较均匀的变形和受力特性,且在配筋与施工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某地铁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墙后地表的沉降变化等趋势,同时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基坑变形特征规律,为后期同类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始发洞门端头加固和洞门破除是盾构始发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施工安全,应制定可靠的技术措施。文章以某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为例,介绍了黏土地层盾构始发洞门安全破除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在洞门范围围护结构背后施作较低强度的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的导墙引导和限定地下连续墙的走向及位置,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械作业时的附加荷载,维护地下连续墙上部土体稳定;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泥浆护壁使槽壁保持稳定不坍塌,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为水下浇筑;洞门破除前先复核洞门中心坐标和高程,确保洞门尺寸位置正确,同时对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试件进行检验,满足强度、自立性等指技术指标,盾构机始发工作孔洞位置的地下连续墙破除时,地下连续墙的未破除部分能够对洞门进行有效的支撑,实现安全破除洞门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开挖卸载导致周围土体初始应力状态改变,进而引起周边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对相邻地下结构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基于实际工程案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整个施工过程,研究了基坑开挖与相邻地铁隧道的相互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基坑和地铁隧道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与基坑和地铁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地铁左线的位移大于地铁右线位移;隧道监测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变化基本一致,隧道的水平位移比垂直位移沉降位移大;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衬砌的轴向力和弯矩影响很小,同时基坑开挖引起的隧道结构最大水平、竖向位移均小于规范规定限值。研究成果为紧邻隧道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地铁8号线竹叶山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模拟基坑开挖过程,重点研究在复杂富水地质和周边环境下,深基坑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对高架桥桥桩的水平变形及沉降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组合体系和桥桩加固相结合的措施能有效控制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的近距离高架桥变形。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波包变换反应谱拟合技术,在实测地震波的基础上修改波形,合成了5条符合场地要求的加速度时程,包括一条小震、一条中震和三条大震波形。采用截面有限元技术建立地铁车站的典型截面弹塑性模型,将拟合反应谱的五条三尺度地震波作为地震荷载输入,计算得到了含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在三尺度地震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震和中震作用下车站位移变形很小,应力变化达到10%和30%;大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接近了材料的最大拉应力,然而没有发生垮塌的情况。该工程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预计的抗震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地下连续墙为支护体系的基坑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角度的阳角在不同尺寸下的三维基坑数值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工况下基坑角部的空间效应对地下连续墙变形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门技术,具有震动小,噪音低,受地质条件影响小,工期短,施工效率高,墙体结构刚性大等一系列优势,当然,地下连续墙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随着地下连续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解析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明确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原理与施工流程,从而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的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中再生塔属于大型薄壳设备,具有运输、吊装困难、易变形等特点。从塔体开孔的方位、焊接角钢加强筋、薄壳失稳破坏等因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再生塔进行模拟分析。开口向侧下时,危险截面的位移和应力较小。沿筒身长度方向焊接6根等边角钢加强筋,在筒身中间位置焊接间距为5米的环向角钢加强筋,能够有效减小危险截面的最大位移和应力值,同时开口处应力集中值明显减小,有效防止了再生塔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SYS建立了三维管-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管道与地裂缝夹角、管沟回填材料和管道壁厚在地裂缝上下盘土体相对运动时对浅埋地下钢管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沟回填减震材料和增加管壁厚度均可以明显减小管道的Mises塑性应变峰值。管道的受力变形情况随着管道与地裂缝夹角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管道与地裂缝的最佳交角在45°左右。管道的受力变形情况受管顶相对位移和管顶变形曲线曲率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深基坑工程集中出现于多为软土地基的地区,软土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控制研究不足,造成不能及时预报险情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等诸多工程问题。以某地铁站深基坑项目为例,对该深基坑的连续墙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等监测项目进行PLAXI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施工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同时对监测方法、现场操作等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杭州市下沙金沙湖绿轴下沉广场开挖工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下卧地铁隧道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土层模量取值的敏感性分析。通过ANSYS与FLAC3D建立土层与隧道三维模型,分析了土层弹性模量分别取高、中、低值时,土层与隧道结构的应力及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土层与隧道变形以竖向回弹位移为主,变形对弹性模量取值较敏感并随弹性模量降低而增加。土层最大变形位于基坑底部,隧道最大变形发生于下沉广场圆心位置。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土层与隧道均存在拉应力区,但拉应力水平较低,且对土层弹性模量取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杭州软黏土地区不规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论述隧道注浆纠偏技术的变形控制效果,本文采用施工全过程系统监测方法,以杭州某临近隧道群的基坑B3-1-2分坑施工为例开展系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力状态不同,各挡墙墙身位移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最大位移受注浆纠偏施工影响且大多向坑外发展;北侧挡墙墙顶位移变化均较小,其余挡墙墙顶水平位移向坑内发展而竖向位移先发生隆起再下沉的变形;支撑轴力与墙顶水平位移呈正相关变化关系;受场地空间制约,地表监测沉降值随基坑边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大;得益于分坑开挖施工策略和MJS (metro jet system)桩隔离作用,分坑B3-1-2开挖对1号线影响较小;隧道注浆纠偏技术能有效控制隧道沉降和侧移发展。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个基坑多道水平支撑系统的计算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基坑多道水平支撑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拆除构件法对桩撑支护的基坑进行冗余度的定量分析,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坑最下道支撑的强度冗余度以及刚度冗余度要远远小于上道支撑,说明在其失效后极有可能引发基坑的整体坍塌,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最下道支撑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连续梁规则隔震桥梁的失效机理,对连续梁单墩隔震桥梁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失效分析。对该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支座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单元模拟,桥墩采用杆系单元模拟。分别计算了隔震支座及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极限变形限值。通过输入不同地震动峰值研究桥墩和隔震支座的变形趋势。研究表明,在遭受PGA=1.5g的地震时,隔震支座先失效,隔震层位移达到500mm,桥墩虽进入塑性,但未失效。说明在应用隔震支座时其砷桥墩的隔震保护能力是较强的,同时在桥梁减隔震设计时应加强隔震支座的极限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岩土工程地域性非常强,关于宁波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电力顶管隧道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为此,结合工程实例,从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综合分析,从中得到如下结论: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设计阶段可以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变形评估,施工阶段利用监测实时反馈,调整设计。隧道变形曲线大体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分块开挖,及时浇筑垫层可抑制基坑变形的发展。地面沉降监测点总体呈下沉态势,与电力隧道最大变形,支护桩水平最大变形发生的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成都地铁17号线某车站深基坑为研究对象,对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基坑工程的降水及围护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围护桩水平位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对基坑标准段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桩体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研究了降水方案以及不同围护桩直径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采用钢支撑+围护桩的围护结构体系能有效限制桩体的水平位移,其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模型和参数的选取可作为该地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的参考依据。此外,合理的降水方案能大幅度降低围护桩的变形,而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宜选取直径尺寸为1. 2 m的围护桩作为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鱼腹梁钢支撑由于其控制变形良好而成为一种新兴的基坑支护形式,因此为了研究IPS对基坑位移的控制规律,笔者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某条形基坑的IPS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桩体侧移及鱼腹梁各点位移的变化情况,得知IPS控制位移效果显著及鱼腹梁各处位移大小的相对关系,并结合IPS的受力特点和基坑的情况,认为IPS在条形基坑的设计和施工中,更应注重支撑布置的顺序和预应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地铁工程进行地下施工时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对深基坑进行支护。城市建设和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进步使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随着地铁施工项目的增多受到了更多关注。对该技术的分析探究也有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概括了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特有的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