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下产品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改革新模式。本文通过对产品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对产品设计专业进行教学创新改革,解决了产品设计学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创业大讲堂逐渐成为各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与模式。广西财经学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形成教育实践新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创新。创新创业现已成为世界潮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创新创业都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其发展。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潮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定位,大力推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葛广昊 《科教文汇》2014,(34):213-214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和困难,因此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和困难,因此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各项创新创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0—2017年1382条中央及地方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分析中国创新创业政策变迁过程及扩散机制。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创新创业政策变迁都经历了三个过程:中央政策经历了政策酝酿、政策探索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地方政策由试点阶段、试点扩散阶段发展到全面扩散阶段。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各地方政策之间的扩散机制具有显著特征:前者呈现出从"地方先行试点"到"中央认可"再到"全面推进地方实施"的政策扩散路径,后者呈现出创新创业"先行试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多同心圆"政策扩散模型,整体符合政策扩散S形曲线,这种政策扩散机制成为地方创新创业政策效果显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改观很大。然而一些制约创新创业生态的环境问题仍尚未解决,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仍需持续优化。一、为什么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的必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逐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顺应了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支撑经济转型、壮大小微企业,挖掘经济新动力、优化创业环境、带动社会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重大。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扶持众创空间发展,成为当前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外广泛关注的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被国内大学所关注。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但存在的疑惑也不少。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就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尝试的建议。希望本文对教育界同行能有一些积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为推动创业创新的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内江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提出了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措施以及政策。本文通过对内江市创业环境与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优化内江市创业创新环境,使政策更好地实施,从而促进内江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创新创业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已成为全球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趋势。6月24日,首届中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以"中韩合作,创新创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韩两国领导人就加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韩国"创造型经济"战略对接达成的重要共识,着力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职类院校向来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土壤"的培育。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多成立以创业孵化器为载体的创业服务平台,而项目制教学、项目工作室、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则成为"双创"教育研究的基本起点。而众创空间包含了各种孵化器、创业园等概念,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更加注重打造学生的创业,属于创新环节的中后段,如何基于搭建众创空间,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空间,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和"互联网+"新业态的形成,对科技创新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创新创业及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需求,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以推动传统科技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推动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河南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视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不断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本文从发展视角探索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等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的要求,进而分析河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合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问题。从平台建立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教系统中的具体定位,提出基于平台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方法与激励机制。以期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际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全面、系统、务实的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堰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十堰市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需求下,创新创业教育呈现蓬勃生机。然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显现其不足之处,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工匠精神"由内而外的滋养功能,并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始末。文章立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匠心塑造、匠能提质、匠魂传承相结合,实现了"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融相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业创新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创业与创新不断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行为.浙江名台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积极尝试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新一轮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过程中,面临着对"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错误解读等困惑,需要制定适宜的对策措施.推进旨在提高全员创业活动指数的全民创业与着力自主创新的全面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路径.同时,推进创业与创新的互动发展,提升区域性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创业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新时期社会发展下,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建设与发展内容,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云计算以及云平台的产生与应用,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革新,因此云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微信云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和创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阐述创业的含义,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在创业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旨在让大家对创新和创业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