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B7-H1对脂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造脓毒症免疫麻痹模型,使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Brd U细胞增殖反应试剂盒分别检测树突状细胞分化、B7-H1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情况。结果 脂多糖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且B7-H1表达平均荧光密度值由12.39增加到43.81,p0.001;然而T淋巴细胞反应抑制,OD值由0.761减少为0.374,并且封闭B7-H1后反应活化,OD值由0.352增加到0.607,p0.001。结论 免疫共抑制分子B7-H1是脂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T细胞增殖反应低下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变化,炎性反应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9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程声检测。示4例患者有栓子脱落,6例无栓子脱落。对患者均行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一部分行常规HE染色,观察常规形态学改变;另一部分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寮CD3,CD45RO,CD20,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血管、不同程序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序与与栓子脱落的关系。结果①光镜下结果显示,在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内可见一些新生小血管,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平滑肌细胞减少,炎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新生小血管周围,血管增生越明显,浸润的炎性细胞越多,平滑肌细胞减少越明显,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浸润的炎性细胞为CD3和CD45RO染色阳性的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新生小血管周围;α-SMA在斑块纤维帽内的表达呈不均匀性;部分区域没有表达,PCNA染色呈阳性,证实细胞增殖处于活跃期,③有栓子脱落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更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对斑块的不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对照组用GM-CSF和IL-4诱导DC,参麦组另加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自第5天起加TNFa促成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培养10天的DC用流式细胞仪做表型检测;用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上清中IL-12分泌量.结果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及参麦注射液干预诱导10天,表现出典型DC形态,对照组和参麦组DC形态无差异;两组DC的CDla、CD40、CD80等表面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参麦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参麦组DC分泌IL-12的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IL-12的表达,增强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 cell immunoreceptorwithimmunoglobulinandITIM domain,下文简称“TIGIT”)是一种在淋巴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其在多种免疫细胞表面表达,如效应和记忆性CD4+T和CD8+T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TIGIT包括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短胞内区和Ⅰ型穿膜区,并含有一个ITIM和一个免疫球蛋白酪氨酸尾样基序。因此,所述结构使得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新兴靶点,通过其单克隆抗体阻断TIGIT信号继而有效恢复NK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因此,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TIGIT分子成为最为火热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促进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对照组单纯使用HAART,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没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卡氏积分、ALT都没有差异;两组治疗前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组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均增高。结论: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可以促进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众健美操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A1c和T细胞的影响机制.方法:30名Ⅱ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大众健美操训练,在训练前后测定血红蛋白A1c、全血计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大众健美操训练后,患者的血红蛋白A1c、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CD4+、CD8+和CD4+/CD8+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大众健美操训练可以通过对血红蛋白A1c和T细胞的影响,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机能,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赤芍颗粒对DC/IL-12/CTL免疫通道中相关免疫因子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明确赤芍颗粒打破HBV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赤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赤芍颗粒能显著改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免疫指标,抑制HBV-DNA复制,打破CHB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DC/IL-12/CTL免疫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吴石金  谌南辉 《科技通报》2003,19(4):269-272,277
以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ursin在鸭初生雏(NH)及1至12周龄免疫器官(腔上囊、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哈德氏腺)中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Bursin阳性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布与显色反应强度跟鸭体本身生长发育分化规律呈阶段相关、尤其在腔上囊滤泡相关上皮(FAE)、FAE支持细胞(FAKSC)、滤泡间表面上皮(IFSE)(为单层或假复层上皮)、树突网状上皮细胞(DREC)、皮髓分界上皮(CME)和腔上囊T细胞弥散浸润区(TDIA)等区域,均获得特征性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恶性程度不一,由于淋巴瘤在全身的淋巴组织中均可发病,且消化道的淋巴组织分布较多,淋巴瘤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早期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病[1]。该文通过2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加深对消化道淋巴瘤的认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人加强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治疗中的意义。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变化及CD4+/CD8+,并根据其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比值倒置和比值超高型3个免疫亚型。同时按常规治疗和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单独常规治疗时。3个亚型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时,比值正常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而免疫倒置型和免疫异常型(比值减低和增高)患者总有效率较同组常规治疗疗效均显著提高(P〈0.05),也显著高于比值正常者(P〈0.05)。结论: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着CD4+/CD8+的失调。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密切的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病情和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少见的小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小肠恶性间质瘤,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肠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一步确认诊断。结果:临床无特殊表现。病理检查大体示肠系膜囊性或实性肿物;镜下肿瘤由长梭形细胞组成,编织状排列。免疫细化示肿瘤细胞CD117和Vimentin(+)。结论:小肠恶性间质瘤是少见的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霍乱弧菌菌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获得二株能分泌抗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株.体内外培养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亲和素生物素及荧光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霍乱弧菌专一的单克隆抗体,经6个月传代培养和液氮冷冻复苏培养良好,产生抗体稳定.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8,小鼠腹水效价1∶3200,经44株霍乱弧菌(EL Tor生物型)和10株其它肠道内致病菌检测结果,对霍乱弧菌有特异性抗体.经IgG亚型测定属IgG_3,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稳定在95~105条。本文还对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9.5,PGP9.5)和S-100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直肠粘膜活检标本5例、手术切除标本13例正常对照2例,行一抗为抗PGP9.5及抗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AP法)。结果:所有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PGP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未见神经元,S-100标记神经丛内无细胞状的“空白”区,但均可见神经纤维增粗且排列紊乱。对照组GPG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见黄褐色的神经节细胞,而S-100标记神经丛内见细胞状的“空白”区。结论:PGP9.5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H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对HIV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HAART治疗1年以上的HIV湿疹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0例,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抽取肘部静脉血约4m L注射至单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每侧穴位约2m L;对照组患者在单侧曲池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约2m L。所有患者均3天注射1次,两侧穴位交替进行,共治疗90天。两组患者均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脾虚湿阻证和血虚风燥证两种证型皮损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丘疹、脱屑、苔癣化、瘙痒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脱屑、苔癣化、瘙痒等症状体征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能改善HIV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皮疹改善方面,自血穴位注射在以虚证为主的证型方面较普通穴位注射明显,且自血穴位注射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15.
花粉与抗癌     
花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能被肠壁或肝脏加双氧酶降为两分子维生素A(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其中视黄酸有抗癌作用,主要是保证正常细胞(膜外侧寡糖链)的不断修复及更新,不让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致癌物质进入细胞而致癌。 β—胡萝卜素能消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如自由基过多,能损伤细胞粒中的基因,造成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实验室内进行的动物实验,证实了β—胡萝卜素能消除幅照动物产生的自由基。 放疗和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副作用大,除周身毒性反应外,造血系统,尤其是白细胞大量损伤,致使白细胞下降。放疗、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选择作用,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使得标本俱伤。 机体免疫反应能力降低,使肿瘤发生、发展和更加恶化,患肿瘤时,T淋巴细胞机能和数量均有所下降。施行放疗、化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玫瑰花形成试验证明:正常人周围淋巴细胞中形成玫瑰的细胞占69.4%,59例恶性肿瘤病人则占41.51%,而放疗后仅占34.17%,显然肿瘤病人放疗后玫瑰花形成的细胞值低于正常人。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原本就低于正常人,实施放疗后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味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者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湿热内蕴证HIV感染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HAART治疗,试验组在HAART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仁汤加味治疗,分别于观察起点与治疗6个月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卡洛夫斯基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卡洛夫斯基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积分和计数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仁汤加味联合HAART可以改善湿热内蕴证HIV感染者的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颗粒酶A(Granzyme A,Gzm A)是一类定位于活化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胞质的丝氨酸蛋白酶,是细胞毒性颗粒中表达丰度最高的蛋白酶之一。Gzm A能够特异性靶向人体很多重要的蛋白,如:组蛋白,维持核膜的核纤层蛋白和几种关键的DNA损伤修复蛋白(Ku70,PARP-1);激活白细胞介素-1,具有促炎活性。Gzm A激活了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该途径始于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导致单链DNA损伤,参与杀死敏感的靶细胞。此外,还可作为免疫检查点以及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Gzm A晶体结构、特异性结合蛋白种类以及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的重要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l,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从9例HBsAg(RPHA法)和HBeAg(ID法)均阳性母亲流产的9例胎儿肝组织抽提高分子量肝细胞DNA,与~(32)P标记的克隆HBV DNA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以检测胎肝细胞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并与胎儿的血清学、免疫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经EcoRI酶切的9例胎肝细胞DNA与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杂交后,F27胎肝DNA样品在9.0kb和5.2kb处各有一条杂交带,F31胎肝DNA样品在8.2kb、6.6kb及4.8kb处有杂交带,而F32胎肝DNA样品出现的两条杂交带则分別在6.6kb及5.4kb处(图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