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教融合作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既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契合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度体系欠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缺乏针对性、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供需存矛盾、产教融合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较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应用型高校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结构性矛盾。要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高质素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明晰产教关系是关键所在,必须对产教融合参与主体权、责、利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健全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深化多方协同共建,推动产教融合互动升级;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打通产教融合发展壁垒;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奠定产教融合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共生理论视角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为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其背景和理论基础,并深入分析了共生理论与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关键要素,提出了共生理论视角下的评价与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贾斌 《甘肃教育》2021,(4):18-20
文章从产教融合发展的维度出发,基于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新内涵与新标准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双师型”师资对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实践路径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协同理论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区园企校”共发展,以师资建设逻辑重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和师资培育实践路径研究三个方面为抓手,从而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跨界培养、协同共建,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教融合理论,高职院校积极推广“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其突出办学特色,确保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保持同步。在宏观层面由地方政府牵头,形成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高度联动的新型产业链,但在实际推广中,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政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着多方面挑战。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深入分析“政校企”合作模式内涵与原则,立足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维度尝试对“政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促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提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6.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核心地位不突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学生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究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学校、企业及社会服务的资源加以整合,搭建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专业培养和实践教育两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研究发现,河南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存在人才培养主体单一、企业意愿高但参与成效低、政府职能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政策引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学校协同育人模式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深化产教融合,从政府、企业、学校多维度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动因及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协同培养人才上,要采取改革院校组织机构;企业进校建厂,高校提供场地、技术及劳动力;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等举措,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链和企业产业链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是高职推进知识讲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创新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以高职汽车制造工艺技术专业课程为例,从构建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三课堂”思政课程校企协同教学机制,建设“双师型”课程思政师资团队,营造浓厚课程思政教学环境,共建多元化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思政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目前的校企合作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依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的内涵,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机制。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仅仅是机械的合作,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在产教融合上存在的不足,并且研究学校要如何与企业合作,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治理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急需探究的重要课题,而共生理论便是有效和得力的研究工具.在基于共生理论阐释校企合作治理模式创新的逻辑基础上,指出校企合作治理模式创新方向是多元共治与互惠共生的,并进一步从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以构建多元治理结构、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以打造共生治理界面、强化互动协同作用以提升合作共生效能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已被各大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也获得了合作企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为促进校企合作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为教育受体——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发展机会,通过组织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对校企合作的看法、需求,并尝试站在学生角度审视学校组织的校企合作社会实践活动,对校企合作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根据地,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施教学的有力举措。毋庸置疑,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并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但也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阻碍,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尚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校企双方在合作上“一头热一头冷”.试图从成本理论的角度来探究校企合作企业方“冷”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校企共建教学体是校企合作中合作全面且企业深度参与的一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强,上岗适应期短,深受就业单位欢迎,是值得推广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总结了北京现代班合作项目的经验,指出目前校企共建教学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改革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职业教育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引领"教学模式,其主要特色是以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参与制订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内容为特色,以企业合作作为教学实践的组织形式,同时融合网上异步教学理念。引领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引领、学员互动和过程评价,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在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与实践,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李强  魏巍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对城市群竞争的研究,而对城市群合作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鉴于此,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提出应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经济合作,为城市群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加强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创新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提出了几个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0日,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会议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为主题,结合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改革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拟从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基础与发展环境,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作用与实施途径,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影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因素分析,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对策等五个方面,综述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的主要观点、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提高IT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对发达国家部分高校"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校情提出了"校企合作和IT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实践表明:按年级通过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学习基本技术;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组建有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同学参加的课题组,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实际项目研发经验。从教学计划上给予支持并加强过程管理,能使IT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拥有良好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