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燕 《档案天地》2008,(1):23-24
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再次翻阅那些童年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70年代初,8个月大的我和妈妈一起随军到了部队,开始了我童年的“军旅”生活,直到10岁才回到地方。在军队中度过的那段童年时光是我记忆中的一块净土,那时的孩子,童年时没有电脑、网球、高尔夫,更没有迪斯尼,  相似文献   

2.
我几乎在我五岁后就对我童年的一切有了完整的记忆,并且是我越长大则越清晰。我一直对此得意洋洋。其实如果我悲观一点想,实在也是我长大后没有遇上一件好事儿,惟有对童年进行美好的回想才能赖以生存下去一样,给自己找一个活着的理由罢了。  相似文献   

3.
永不放弃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别无选择.必须承受。比如奥里森·马登的童年。马登出生在美国一片贫瘠的森林,3岁丧母,7岁丧父。没有朋友,没有亲情,没有关爱,他的童年就在雇主的责骂和皮鞭下,在同龄孩子的嘲弄和挖苦中度过。  相似文献   

4.
从照片说起 童年的美好是因为生活在父母亲的身边,无忧无虑.我和姑父茅盾、姑妈孔德沚的联系只留在几张照片上,其他什么也不记得了.那年我五岁,理着短短的童花头,穿着白衬衫,花的背带裤;哥哥长我三岁,穿着西装短裤,显然比我神气得多.  相似文献   

5.
陈娜:刘老师好,首先,能否请您谈谈您的家庭背景、早年的求学经历以及大学刚毕业时的经历?刘建明:尽管我在新中国长大,但我的人生有过煎熬的岁月。1942年我出生在辽宁营口市,四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幼年丧母,贫穷、没有家庭欢乐,更没有父爱母爱和儿时的文化熏陶,使我从小养成孤独寡言的性格。直到解放后我才能吃饱饭,家里的日子稍有好转。苦难的童年总是在我心里抹不掉,我总想,不能让不幸再降临头上,于是立志改变人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故事     
我写我的母亲,不是因为她有什么奇勋伟绩,而是因为她有着常人难以遭遇的坎坷和曲折。短暂的幸福时光 说起不幸,通常人们要从童年谈起。我母亲的童年不但没有不幸,反而幸福得让她不耐烦。母亲出生于富贵家庭。外公谢承(火英)是靖江师范学校的校长,担任过两个县的知事,北伐第一军军需处长。解  相似文献   

7.
我的童年好像是特别现世刻板的生活,只能通过精神的方式,从诗词歌赋中想象这个世界.阅读诗词,你会想了解诗人的一生发生了什么故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顺着这条线往下挖,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深邃杳渺、我们想象不到又没有边界的世界. 当下,有些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但从务虚的角度来讲,读书和不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几天不读书,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慌.有书作陪,我生活中其他的娱乐,都慢慢地退居其次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愉悦和陪伴.  相似文献   

8.
走出童年,又回到童心世界.长大的我重温童年的梦.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岗位让我和孩子们越走越近,走入了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孤儿,幸好婚后丈夫关怀体贴,孩子聪明懂事,我总算甩掉了童年的阴影。然而一场车祸从天而降,我成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母亲。不想一辈子靠救济金生活,我决定重返大学校园。有了学位我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抚养儿子长大。然而没有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很快发现这条路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我却已经度过两次。我的第一次童年,是在呆看着教室窗外的云、翻找着院子角落的虫和对抗着大人世界的许多规矩里度过的;陪伴我的是一个小孩的孤独和想象。我的第二次童年,是在我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11.
色彩使抽象意境具象化 "云儿飘,船儿摇,金色的童年在梦里笑." 不知为何,成年以后,我偶尔还会有一种还乡者的心境,总渴望再回到童年的无拘无束和天真无邪中去.  相似文献   

12.
我爱书,书伴我一生.我的一生和书难解难分,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情缘. 一、图书馆让我看到图书世界之大 我童年就喜欢读书.不过,那时候没见过如今这样琳琅满目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儿童文学.我真有点儿妒忌现在的孩子,他们能够有许许多多五颜六色、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我小时候,一来印刷事业不如现今发达,二来家庭条件实在太差,父母又没有让孩子读书、开发智力的意识,我所见到的只有小学课本.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我上初中的时候,常到新华书店和锦州市图书馆去转悠,才知道图书世界之大.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二十七岁的男子汉,却着魔于儿童的天地,至今发表四五十章儿童散文诗。儿童散文诗不是儿童可为而要大人完成的。儿时,生活在童年天真烂漫的环境里,只知尽请享受那天授的金色时日,没有功夫,或没有能力去回味,可是,随着成人之后阅历的加深,往往会冲淡儿童时代的感觉,这是一项不可避免的特殊的灾难。我曾经苦恼自己缺乏儿童那愉快的兴味和纯真的激情,怎么办?我就依靠对儿时的眷恋和迷  相似文献   

14.
回顾我的一生,妈妈对我的成长影响最大.妈妈15岁就失去了父母,没有上过学,她善良、勤奋、节俭,是个明事理的好妈妈.由于家庭贫寒积劳成疾,妈妈42岁就离开了我们.从我记事到她去世,我们相处不到二十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言行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辽宁义县是母亲的家乡,我在沈阳出生不久,便随母亲走"五·七"道路,来到了母亲的出生地——辽宁义县.在那我生活了近六年,可以说我的整个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所以我始终把义县作为我的第二故乡,因为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记忆和成长的足迹. 义县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属丘陵地区.东有医巫间山为邻,山峰林立,群山环绕;西接朝阳、赤峰;南临锦州、葫芦岛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成功     
我的课堂生涯在小学毕业时就结束了,那年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母都是当时的"走资派",他们的子女被"走资派的子女没有受教育权"的明令剥夺了继续读书的权利.牛棚里的爸爸妈妈已无力顾及12岁的我,在充满大批判、大辨论的高分贝噪音和弥漫着"文攻武卫"战火硝烟的天空中飘来荡去,直到有一天,表姐从图书馆背回一书包所谓"才子佳人,封资修黑货"的《红楼梦》《青春之歌》《激流三部曲》等书,我才象有了依托似的充实与安定了下来.同伴们都去上学,我便在家读书,读书的日子悠悠的,冲淡了我少小失学的失落与凄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苦难坎坷的人生和痴迷忘我的读书精神引起我心灵的震颤.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当访问学者期间,一次与外国同行的摄影交流至今令我难忘. 那是在2004年5月初,美国艺术学院教授、75岁的著名女摄影家芭芭拉·克伦(Barbara Crane)邀我作客她的新工作室,聊起天儿来才发现,我们俩竟有着相似的童年摄影经历.  相似文献   

18.
"吃"在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孩童时期的快乐总是与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乡下,一年四季也总有不同的吃食。春天,榆钱蹿上了枝梢,便到了让我解馋之时。经过漫长的冬天,几乎没有见到什么绿色  相似文献   

19.
晓蓓 《编辑学刊》2008,(3):45-49
面对当下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世界,以传统纸张印刷形式出现的童书正遭受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人们甚至怀疑,人类的童年是否还能保存?美国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教授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媒体生态变化对人的思维结构、生活形态,人类的理性和天性的动摇和制约,无疑是具有醒世意义的.然而,这本书出版后,却有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 不断有孩子反对波兹曼的看法,他们写信告诉他"童年没有消逝".谁知道呢,也许,孩子正以他们存在的本身捍卫和保存着童年.杨红樱作品的连续走俏,不正是一个例证吗?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9,(3)
童年距离现在的我是越来越遥远了,但每当触景生情还是经常想起童年的生活,不回忆是不由人的,这足以说明我的接近于老。譬如此时,我就想起《中国少年报》。虽然每月只有大概是一角二分钱,但在我所在的乡村小学还是没有几个学生能订得起。一支学习离不开的铅笔大概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