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的英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英译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名翻译中可遵循的一些理论原则,对错误译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茶名英译的策略,并提供了参考译文,以期望实现中国茶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旅游价值日益增长,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各大公共场所都使用双语标志。作为城市交通动脉的南京地铁,其各个站台名均有英文站名。本文通过对南京地铁的实地考察,介绍了南京地铁站名的英译现状,分析了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楼盘案名五花八门,现以2011年杭州100多个楼盘案名为样本研究其命名特征及问题,同时反思案名英译失误及成因,并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出发讨论楼盘案名的英译原则及策略,为楼盘案名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而独特的文化色彩.中草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给中草药名称的英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促进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文流以及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翻译人员在英译中草药名时应讲究一定的策略,掌握英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做好中草药名英译的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1]中的植物数量、种类之多,并被赋予深层次的含义,也暗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增加了植物名英译的难度。文章选取《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五种植物名,分析各自暗含的意象,对比霍译本和杨译本对其名的英译文异同之处,在生态翻译学“三维”理论[2]视域下探讨了各自翻译方法的得当与否,以期对《红楼梦》中植物名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这道古名题谈点看法,古代数学名题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嘱咐他的三个儿子:我已不久于人世了,家里没有什么东西给你们留下,只有畜牧场上的19头耕牛。你们三人分吧,老大分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得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分得总数的五分之一。说完后老人就死了。请你  相似文献   

7.
中医方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关于中医方剂名的翻译一直也是中医翻译界关注的难题。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分析并提出了富含文化意象的方剂名的英译策略,即主译名加副译名的模式来完整表达方剂名蕴含的药理机制和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8.
物名民歌是把属于同类的多个事物名称作为叙事或抒情重心集中放在一曲之内的民歌.它不仅是民歌艺术分析的重要范本,还是风行已久的物名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结构层面看,物名民歌通过灵活运用物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有效将多个物名嵌入统一文本中.从修辞层面看,有些物名民歌大量运用双关手法,将物名与民歌的其他成分融为一体;有些是由某物的特点生发联想,将物名纳入已有抒情体系,借此特意打破抒情情境,扰乱抒情节奏,营造出曲折含蓄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9.
"名"是先秦诸子关于语言问题探讨的重要方面,但对其确切含义和分类较为混乱。文章将"名"与西方哲学较有代表性的苏格拉底关于"概念"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名"不同于"概念",而应当是用来指称对象的"名称"。从"名"指称的对象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指物之名"和"喻道之名",分别指称形而下的物和形而上的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废名与熊十力关于佛教哲学论争的问题,对废名的《阿赖耶识论》一文中的心与物、理智与因果、阿赖耶识种子与意识等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国内对古代时期(宋元时期至清早期)中国地名英译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英文版中国古地图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古代时期我国地名的英译以对各地方言的音译为主,拼写方法由最初照搬其他语系、语族语言的译名,逐步向以英语自身的语言因素和特点进行拼写过渡,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古代时期我国地名英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山海经》地名英译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山海经>地名英译规范化对于古籍地名英译具有重要意义.<山海经>中的地名主要包括山名、河湖名和古部落名.英译这些地名时主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也用直译,有的要加注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人名的文化特征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英语文化特点和英语人名翻译原则,采用大量人名中英对比材料,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从人名所体现的文化角度就英语人名的文化特征和翻译策略展开讨论,旨在探索不同的人名翻译方法并发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校名英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校名的英译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拟探讨校名英译中的几个问题: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大学与学院/职院、方位词的翻译以及汉语拼音的使用。探讨意见供校名翻译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品名称与介绍的翻译对于跨境网购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采用诺德文本分析模式,从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两个角度对商品名称与介绍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目的论三原则,对跨境网购商品名称与介绍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建议名称翻译着重采用直译、音译和零译等方法,介绍翻译力求突出语言和文化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6.
孙大雨的《楚辞》英译非常重视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名物、句义的注解,这种"丰厚翻译"的策略展现了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楚辞》英译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译介,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身世之感和爱国情怀。他采用与《诗经》对比的方式对屈原诗歌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解释,并作了音步分析。这些都使其在当代《楚辞》英译著作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旅游地图中汉语地名的拼音书写方法和英译方法,探讨旅游地图中地名的英译原则,归纳其中常见的翻译失误,指出需要改进之处,对规范和改进旅游地图英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围绕师范院校校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词汇选择的角度分析了"师大","师院","师专","师范","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的英译,希望能够引起翻译工作者对校名翻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音乐在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歌曲和曲名的翻译仍处于边缘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曲名英译势在必行。古筝曲名英译应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出发,通过直译、意译、增补翻译以及音译+增补翻译方法才能获得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日益增长,因此有大量的汉英商标词需要翻译。由于汉英商标词绝大多数与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汉英商标词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把握商标词的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充分考虑汉英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这对我们认识和从事商标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