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因此,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为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更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育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就高考而言,则主要是围绕语文所具有的独特人文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和应试素质,从而走出语文高考的成功之路。这里,我想就把握好语文考试的"变"与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变",处理好实际操作中的几对关系,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出现了很多篇,在教材参考中明确给它们定义为"文艺性说明文"和"科学性小品文"。从名称上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文艺性说明文"和"科学性小品文"比"说明性文章"更强调了文章的语文性。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上,我们更容易被"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性所吸引而忽略属于语文这个学科更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组合过程,它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处理艺术指的是科学地、动态地、高效地从课文中提炼与组合最佳教学内容的艺术,它解决"教什么最好"的问题。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说,处理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语文味儿"是什么?"语文味儿"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东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达到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现在的语文应该舍去花哨与浮躁,向"语文味儿"更浓处漫溯。  相似文献   

8.
黎雪娟 《广西教育》2012,(16):57-59
初次见到管建刚老师,是在2011年"绿城之秋"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研讨会上。管建刚老师的教学风采和习作教学的智慧,让记者印象深刻,想了解他的教学成长历程。记者想办法联系上管建刚老师、说明来意之后,他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不小心成了语文老师上学期间,管建刚学得最好的科目是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以下简称《再批》)一文中,"泛语文"批判反批判的第一人程少堂老师集中火力批判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个批判"泛语文"的教育隐喻。他说:"对泛语文进行批判时的最有名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名言,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在语文这条敞亮的路上,有一位以"小语三剑客之一"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扬的行者,他就是"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的倡导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孙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位探索者、发现者和引领者,引领着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思维的高峰。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他的课总是"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师生一同经历获取知识与情感交融之旅,孩子们乐此不疲,思维灵动,情趣盎然,智慧盎然,诗意盎然。本期专题让我们一起随孙老师撑起的那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去领略他"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风采!  相似文献   

11.
薛娟  沈平贵 《家教世界》2013,(11):56-56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纵观这几年的小学语文试题,强调课外积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余映潮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首次提出了"理读"的概念。他将"理读"解释为"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这是一种有效的教材阅读方式,也是"理读"的第一种境界;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细致解剖文本,进而达到"理解式地读"的要求,也就是"理读"的第二种境界;最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还要具备理智辩证的眼光,客观地审视和处理语文教材,争取进入"理读"的第三种境界,即"理智式地读"。  相似文献   

13.
"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最近我潜心学习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语文教育大家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14.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4,(20):56-57
说到李卫东,小学语文名师于永正这样说:"我喜欢他泥土一样的厚实。"李卫东的厚实源于深厚的文化素养。多年来,他对书法、篆刻、国画和摄影等艺术保始终持着高度热情,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对古典文学也有较深的研究。在传统文化中浸淫,李卫东不仅收获了渊博的知识,更逐渐养成了务实求真的性格。正是如此,他在喧嚣中沉潜,静心研究,从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总结提炼出了"感悟式语文教学"理念,并形成了"扎实生动、朴实精巧"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中过去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实践上被严重忽视的,首推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实践层面上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辛辛苦苦地练,语文教学不讲方法,不留余地,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营造思考问题的情境,学生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值得欣喜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素养"时,把"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为主要内容明确提了出来。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目前语文教学界迫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的"问题解决"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通常被人称为"母语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不存在所谓的"语言环境"问题了,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快地体会社会中的现象,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在语文分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阶段。由于小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属于"启蒙教学",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显得  相似文献   

17.
范超 《教育革新》2010,(1):58-58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尤其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的具体、得体,  相似文献   

18.
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相当于一个球状环形体。其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核心层,向外再依次环层拓展为"生活化总结对接""生活化合理辅导""生活化自主历练"。"生活化合理辅导"是拓展、建构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最为关键的一层,它充分发掘学生课内外生活中最有益于学生学好语文的资源,同时也为建构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最合理地选择好资源,进而为建构起一个更为广阔、富有"营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化语文教育场"打造好最关键的一环。语文教师则更要切实作为,层层尽心尽力,努力建构好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育场。  相似文献   

19.
"以夷制夷"用于语文教学,不但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语文教育观",以夷制夷"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正体现了不教而教的一种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梳理分析张志公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实质,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张志公从语文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他的现代化思想,赋予了语文学科现代化的由内而外的革新,尤其是他给传统"文道统一"思想注以新的价值和内涵,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他的语文教育一条龙的主张是贴合学习者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实用主张。张志公在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