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2月8日,父亲李济深与蒋介石在南京共进一席友好的告别午宴之后,去了香港。当时,在香港的民主党派领导人中,父亲是最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2.
诗意是一种天生的情境,对于不缺乏的人来说俯拾皆是。在香港马会怀旧的氛围里,成卓讲叙起与香港久远的历史尘缘。这是一个世纪的家国情缘,“我小时候听说香港,就是父亲的少年传奇。1951年10月的一天,父亲16岁时瞒过自己父母,独自离开香港投奔革命,携一只简单行囊,越过罗湖,在广东的二姑接应了他。”新生代的成卓点燃起时光的厚重。  相似文献   

3.
刘小渡 《军事记者》2014,(11):66-67
父亲让我懂得了.实现梦想的路就是“打仗”的路.“冲锋”的路 父亲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长大的,14岁跟随八路军部队打日本,16岁穿上军装,18岁入党。入伍前他大字不识,加减乘除不会.是在八路军的抗日高小(抗高)学文化.长知识的。曾经问父亲,当兵时有梦想吗?父亲说,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那时的梦想。在抗击日寇的硝烟中.在解放全国的战场上,父亲随大军南下,来到距他的家乡千里之外的湖北省武汉市,按组织要求,脱下军装.父亲进入了与他这样一个土八路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战场——文艺战线.  相似文献   

4.
谢江洲 《新闻世界》2004,(11):34-36
2004年5月17日.年仅14岁的小女孩沈小敏在监狱终于等到父亲出狱了。此前,她千里探父.连续8天行走在高墙四周,长呼父亲不止,却未能如愿大墙外的啼血稚音.让闻无不感伤泪下.更让服刑的父亲心如刀绞。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电视服务始于1958年.至1978年前.香港没有系统的电视受众调查研究。1978年.AGB McNair开始在香港为地面免费电视频道提供电视受众调查服务。  相似文献   

6.
您知道杨丽娟吗?对,就是那个因为疯狂追求刘德华导致父亲在香港投海自杀的女孩. 您知道陶菊英吗?如果不知道,我告诉您:她是杨丽娟的母亲.  相似文献   

7.
某报近日在介绍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大联欢”晚会上.高唱一曲《中国心》而名扬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香港居民张明敏时.竟称:“一个香港公民.一个普通银行职员”。这里的“香港公民”用得莫名其妙.它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SMG的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的主题是“内地与香港:传媒的现状与前瞻”。非常凑巧.我刚刚从香港回来,SMG在香港设立了集团在境外的第一个记者站.在香港期间拜访了香港中联办,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广播处以及香港的一些媒体同行,进行了一些交流。我相信这是CEPA协定签订以后,上海媒体和香港同行交流的一个尝试,希望得到香港媒体同行的支持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杨丽娟追星报道可以说是带有冲击波的,2006年她的父亲欲卖肾帮她追星,当时全国绝大多数媒体都拿出了足够的版面予以报道,掀起了第一次冲击波;2007年,她的父亲为了女儿没能单独会见心仪的明星,在香港跳海自杀了。一时间,众多媒体又开始第二轮炒作,参与者之多,挖掘之细又比第一次更甚,掀起的第二次冲击波自然也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30年中,香港产生了新 一代的高级行政人员。他们不但在事业上拥有杰出成就,在其它方面也十分讲究,多姿多彩,与他们父亲一辈的生活水平和风格截然不同。他们需要一个属于他们的会所,好能与背景相同、志趣相投的人士共聚同乐,并且暂时避开本地日常生活的压力。”这是数年前香港一家著名会所开幕时,主持人的一段致词。这段话比较中肯地反映了私人会所在香港得以发展的社会背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贾府  相似文献   

11.
整理者言: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辉煌成果令世界瞩目,回顾我们怎样从闭关锁国走出来,怎样从计划经济走过来,是值得回味、值得记取的。下文摘自我父亲的回忆录,记叙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香港主持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的经历。我父亲1947年春负笈美国,1950年9月中断了博士学业归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北仑区宗瑞图书馆是北仑籍爱国侨胞、香港泰昌祥轮船公司顾国华顾国和兄弟捐资一百万港币兴建的。“宗瑞”是顾先生父亲的名字。新馆占地4.5亩,建  相似文献   

13.
严金杨:(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州羽毛扇传承人)上世纪40年代末.我的父亲严礼臣是当时湖州城里有名的羽毛扇制作人,而以严怡泰命名的羽毛扇店更是湖州众多羽毛扇店中的一枝独秀。那时候父亲店里什么样的羽毛扇都有.只要是飞禽的羽毛.在父亲的手里就可以变成一把精美绝伦的扇子。由于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独特的手艺。  相似文献   

14.
翰墨伴月华     
记得在幼儿园时期.父亲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了。当然.那时并不懂得什么叫书法艺术.只是把父亲写好的一张毛笔字放在下面,蒙上白纸,依样描写。这就是我学习书法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葛亮是当代华语文学最被看好的作家之一。他出身南京,目前定居香港,却首先在台湾崭露头角,2005年以《谜鸦》赢得台湾文学界的大奖。《朱雀》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陈寅恪与冯友兰,对外人而言.他们分别是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哲学大家,他们个个著作等身.但在子女的眼中,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父亲。这三位文化名人.的确有非常独特的父亲风采.借助名人子女的记忆,那些陈年往事也被一一激活了。  相似文献   

17.
任建国 《档案天地》2009,(10):62-62,21
最近看了很多军旅作家创作的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而尤其是看了作家邓一光的小说《父亲是个兵》以后,心生诸多感慨。就禁不住想起了我的父亲.因为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一个兵。不过人家邓父是部队高干,他讲述的是一位高级指挥员一生中最最精彩的故事.而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回乡复员军人,和人家没法比。  相似文献   

18.
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商务)成立于1980年,由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和商务印书馆香港印刷厂合并而成。目前.中华商务已经发展为拥有4家全资附属公司的印刷集团.包括中华商务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华商务安全印务有限公司.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务有限公司.并且在世界各地开设了多家办事处.客户遍布欧美和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19.
报刊业:异彩纷呈香港是世所罕见的“媒介大都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里.几家日报并存的城市越来越少,一城一报或两报的情况越来越多.可唯有香港独树~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1995年香港每日印行的报纸达59家.其中每日印行的综合性日报就有20家左右。这在世界大都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香港的报纸每日发行量约为200万份,平均每千人约310份报纸。人均占有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两倍于世界的平均数量。香港的报业是香港大众传播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也是现今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在香港,几乎年年都有报馆倒闭,也年年都有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国家电视台从5月石B开始播放中国电视片《香港沧桑》,以迎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性日子的到来.菲律宾国家电视台当天上午播放了《香港沧桑》的序将──《百年风云》。这家电视台计划在6月底之前的每个星期日上午播放这部电视片和有关香港的其它中国电视片.这次活动是由菲律宾国家电视台、菲律宾海外信息服务中心和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文化处联合举办的.菲律宾国家电视台播放《香港沧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