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念 《华章》2013,(18)
新世纪以来,对黄庭坚诗歌的研究与其他诗人的研究一起,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维面不断丰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研究层度不断深化,有效地推进了诗学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本文对近五年来黄庭坚诗学研究所取得的著作成就予以回顾和述要。  相似文献   

2.
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诗歌流派纷呈的时期,概述、梳理近十年有关中唐诗歌流派研究的论文、专著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而分析总结这一时期关于诗歌流派研究的角度、方法、特点,会对今后这一研究的加强和深入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对黄庭坚研究的文章数量繁多,涉及生平思想、诗学理论以及创作作品等方面。在众多研究黄庭坚的文章中,地域性研究增强,对其诗学中颇具争议的问题也有进一步的探讨,诸多论述角度新颖,对以后的研究有较大的启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而推出贫贱自守的士子系列、树起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反映北宋后期的时代风貌,则是黄庭坚诗歌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既坚守儒家的道德准则,保持倔强兀傲的个性精神,又具备老庄哲学的旷达、逍遥,还接受了佛教禅宗的深刻影响.在诗歌用典的艺术层面上,他得益于杜甫诗歌的锤炼、韩愈诗歌的奇崛创意,尤其从佛家的诸多机锋中汲取养料,形成了丰富的用典技巧.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黄诗的用典代表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6.
金元时期黄庭坚诗歌的主要传播方式有:文学传习活动、.诗学著作、诗歌选本、黄集重刊、书法作品等,前四种是集本传播,为文学隔代传播的主要方式,后一种则是单篇传播,是黄庭坚作为诗人兼书法家的诗作在后世传播中独具的特色。其中,有着较强地域性传播特征的文学传习活动和《瀛奎律髓》这样颇具影响力的诗歌选本,对黄庭坚诗歌在金元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黄庭坚在诗歌反映现实内容、艺术技巧和用典等方面学习杜甫并根据时代和个人的特点有所创新,加上他渊博的学识,使作品增加了感情的厚度和思致的深度,具备了苍劲古朴、生新瘦硬的特色.黄庭坚对杜诗的创新求变奠定了他在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的诗歌喜欢说教发议论。在材料选择上喜欢在佛经、语录等杂书里找一些冷僻的典故。在材料运用上力求变化出奇。为了同西昆诗人立异,他还有意造拗句、押险韵。善于引用前人的词句,但并非简单的剽窃。他的引用,能够表达与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推陈出新,使诗达到更高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11.
黄庭坚诗歌在宋代广为流传,其传播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单篇作品的传播,包括书法、石刻、题写、酬赠等形式的传播;二是集本的传播,包括自编集、他编集、诗注本、合集等形式的传播。前一系统使黄诗即时传播,后一系统则使黄诗再度传扬,两者共同普及了黄诗受众,从而促进了黄庭坚在宋诗史上地位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诗宗杜甫似已成定论,但黄庭坚在师法杜诗的同时,对陶渊明亦有一种承传关系。通过山谷对陶诗的爱好与仰慕、山谷与渊明诗歌理论及诗歌本身之比较、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曲折的政治遭遇使黄庭坚黔、戎两地诗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地域内容,表现出诗人儒释道交融的思想和内刚外柔的性格。分而观之,黔州诗歌数量较少,以抒发愁苦为主;戎州诗歌数量较多,注重阐述佛禅智慧,后期也表达出政治考量。诗人潜心自省,总结诗歌创作,呈现出不同于早期生新瘦硬的平淡诗风,进入诗歌创作新阶段。两地诗歌体现出北宋末年愈加激烈的党争文祸下士大夫的思想心态以及诗歌创作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钦许基本停留在诗艺诗法的技巧层面。在实际创作中,韩诗作为一个重要艺术渊源,是黄庭坚进一步学杜的艺术中介。黄之学韩堪称学而不泥、学而能变的典范,"以文为诗"是韩、黄二家诗艺术上息息相关的中心线索。中国古典诗歌"变唐入宋"的大转关始于杜甫、韩愈而成于苏轼、黄庭坚。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历程伴随着宗宋思潮,由逐渐兴起而至大盛:清初,承续晚明回升的宗宋思潮,推尊宋诗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是否以黄庭坚为宗的争议;清中期,宗宋派以翁方纲为首,以学问论诗,极力推崇黄庭坚诗歌;清晚期,宋诗派倡导“学人之诗”,与推尊黄庭坚的桐城诗学、经世派诗学联姻,使得宗黄诗风在道咸之际愈演愈盛;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以唐宋并举来推扬宋诗及黄庭坚,达到了移唐就宋的目的,使黄庭坚诗歌及其创作所昭示的创新精神再度辉煌于这个封建末世。  相似文献   

16.
清代,随着人们对明人独宗盛唐缺失的反思、宗宋之风的兴盛,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也呈现出兴盛局面,接受维面颇为丰富,主要有:对其诗歌学古创新的深入探析;对其诗歌风格的多样论评;对其诗歌章法的着力揭示。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使黄庭坚诗歌接受走向全面细化和视野不断开放。  相似文献   

17.
禅与诗的融汇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顶峰,文人和僧人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出现了文人僧侣化和僧侣世俗化的倾向。禅人以诗寓禅,士人以禅入诗,使盛唐之后的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其中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自觉地接受禅宗思想,而且他的诗文理论、诗词创作中无不深深刻上了禅学影响的烙印,以致影响了整个江西诗派,并成为后世几百年来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的诗歌具有兀傲崎岖、超凡脱俗的风格,是当时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诗人。而黄庭坚的诗歌精神有甚于他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19.
黄庭坚诗歌在明代不同的文化空间广泛传播,书法作品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显示了特殊的功能;诗歌选本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产生了重大的驱动力和影响力;集本翻刻是比较通行而又便于实施的传播行为,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具有长久性和信息存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禅与诗的融汇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顶峰,文人和僧人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出现了文人僧侣化和僧侣世俗化的倾向。禅人以诗寓禅,士人以禅入诗,使盛唐之后的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其中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自觉地接受禅宗思想,而且他的诗文理论、诗词创作中无不深深刻上了禅学影响的烙印,以致影响了整个江西诗派,并成为后世几百年来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