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续书是作者对原著表达某种意见的途径,《水浒传》续书的出现也正如此。自《水浒后传》刊行至今,共有多达16部的《水浒传》续书出现,二百多年来《水浒传》续书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从时间上看,前期只有短小的评价,后期以单篇论文为主;从论述的频率来看,主要集中在《水浒后传》、《后水浒传》与《荡寇志》三部作品之上,其余的续书则涉及很少;从论述的切入点来看,主要集中在对续书的内容、分类、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得失之上。  相似文献   

2.
山东快书产生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其传统书目是《武松传》。主要的流派有以高元钧为代表的高派和以杨立德为代表的杨派等等。《武松传》与《水浒传》及其他的水浒评话不同,它创造了一些不见于原著的故事,虽没有其他评话详尽,却也不失精彩。山东快书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对《水浒传》的流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浒热”的兴起 ,金批《水浒》问题重又回到人们的视野。金批《水浒》有功有过 ,功大于过 ,尤其在思想倾向的引导上面 ,远胜于原著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水浒》对原著《水浒传》的文学把握是深刻的,它准确地抓住了原著严肃庄重的正剧品格和惨烈伤怀的悲剧精神,创造性地重组了原著的故事结构,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也大见功力,但也暴露出了文化积累的浅薄。  相似文献   

5.
《水浒后传》版本较为繁杂,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两大系统:八卷四十回本、十卷四十回本。通过对两大版本系统的对比,八卷四十回本是最早、最接近作者陈忱原著的版本,而十卷四十回本却是更具通俗小说特点的版本,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红颜祸水"一度被人讲述得理直气壮,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红颜祸水"只不过是男性开脱责任的借口,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从水浒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观念的变化:在《水浒传》中"红颜祸水观"比较强烈,到《水浒后传》、《后水浒传》中出现了松动,而到了《荡寇志》与《新水浒》,"红颜祸水"观已经得到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7.
《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是浙江乌程南浔镇人,亦即今天的湖州市南浔区。这里北临太湖,南近钱塘,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圈腹地。陈忱生于斯长于斯,思想中积淀下浓厚的江南文化情结。而这,在他的《水浒后传》中得到了强烈表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发生在太湖和钱塘的两大故事片段的描写。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一直是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基础及金本与全本《水浒》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的比较,认为金本所以几百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就在于它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部分.金圣叹腰斩《水浒》不是有过而是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9.
中国固有的善恶果报思想与佛教的轮回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因果轮回思想。这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世人的思想,同时也影响了明清小说的创作。在这种因果轮回观念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出现了两类存在因果轮回观念的长篇小说:一类是由原著及其续书构成的因果轮回小说系列,如水浒系列、金瓶梅系列、红楼系列等;一类是存在完整的因果轮回故事的作品,如《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  相似文献   

10.
英雄传奇小说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在我国长篇章回体通俗小说十分繁荣的明清两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兴旺发达的英雄传奇小说群。这些小说虽然除领衔的《忠义水浒传》之外没有更多的堪称一流的名著,但是其中亦有不少作品,如《水浒后传》、《说唐》、《说岳全传》、《杨家府演义》等等,都具有相当的成就和影响。数百年来,为数甚众的读者对这些  相似文献   

11.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12.
陈忱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和通俗文学作家之一。他不仅留下了一部充满忠君爱国思想的《水浒后传,》而且还留下了一百多首“激烈悲壮,声出金石”的爱国诗篇。他的这些诗篇与他的《水浒后传》的创作思想是相一致的。诗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那个“天崩地解”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对明朝灭亡的沉痛哀悼和对异族统治的强烈憎恨,是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现状和遗民精神状态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的真伪问题以及其有关施耐庵生平的文物史料是否可信的问题,笔者曾撰文表示过基本肯定的意见①,此不赘述。现仅就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中提出《水浒》原名“江湖豪客传”的问题谈点看法。一、从《水浒》原名“江湖豪客传”管窥施耐庵原作的面貌关于《水浒》的书名,从明人笔记中可以看到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是这样的:郎瑛(1438-1566?)在《七修类稿》里有两处提到《水浒》一书的内容,但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水浒》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研究的新阶段,无论在版本、作者、本事源流、故事演化、成书过程、主题意义、艺术成就等诸方面,均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特别可贵的是,研究者们力图用马列主义文艺观点去探索《水浒》的思想意义、美学价值诸问题.但是,三十多年来,《水浒》研究工作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研究工作有前进也有倒退,而前进中也是有起伏、有波折的.回顾这一阶段曲折的研究历程,对今后开展《水浒》研究是大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15.
凡研究《说文解字》和文字训诂的,不可不了解徐锴和他的《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说文系传》或《系传》)。晚近以来,很少有人研究徐锴及其《系传》,以至后之学者一直未能充分认识徐锴的成就、贡献以及《系传》一书的价值。本文拟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学术成就作概要论述。徐铉在《说文解字韵谱序》中说: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学生》2010,(4):34-36
【原著简介】《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183;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与失败,  相似文献   

17.
[原著简介]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  相似文献   

18.
为名著写续书实属不易,为大家所熟悉的《西厢记》续写后篇就更是难得上乘。《西厢记后传》一书较好地处理了民间传说中的故事题材,基本上符合原著的主旨和基本精神,在续写名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狼吞虎咽     
胡漪 《少年月刊》2014,(22):20-21
词语含义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自少年时代就接触了国学名著《水浒》,他收藏了很多版本的《水浒》,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水浒人物论赞》、《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水浒”系列作品,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