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戴颖 《作文》2023,(8):53-54
<正>一、情智语文概述所谓的情智语文是指借助科学合理的方式挖掘初中语文课程中包含的情感和智慧元素,并且借助这些元素发展学生情智才能,使学生实现情智共同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情智语文是将情智教育的相关内容转移到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发挥出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性。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情智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的魅力和实力最大限度挖掘教学素材中包含的情感和智慧因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语习文”,也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言语的智慧并不是直露的,而是隐含在语文课文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文中发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因此,文本细读,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是上好阅读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蕴藏点”的把握马振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常是通过一篇的课文教学来实现的。要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中“道”的各个“蕴藏点”,适时地挖掘与点拨,以达到教育之目的。一、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传“道”,使...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表情达意的形式和工具。语言文字是语文课文、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的“建筑材料”,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教学,“道”无法载,“情”无法移,“工具”不能掌握,“基础”定然打不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加强语言因素的教学,着重在语言的理解、感受和运用上下功夫。何谓语言因素?具体所指有三:语义、语感和语序。加强语言因素的教学,就是要在读写教学的全过程中处处扣紧课文语言,注重精读细阅课文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语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坚持“文道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其思想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从而使“文”与“道”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情”即情感 ,教师的、学生的、文中作者的 ;“理”包含一切理性因素 ,课文知识、教师、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金三角”关系中 ,“情”与“理”成为其中的纽带 ,起着协调作用。如处理不当 ,会出现教师虽准备充分、耐心讲解 ,换来的却是学生的神情淡漠。这种情感上的隔阂 ,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汲取也显得机械 ,这种“金三角”关系的僵硬状态 ,是教师最为困惑的地方。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用情感作为添加剂 ,处理好与理性因素的结合 ,就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智慧。一、挖掘教材中的理性知识 ,提炼作品情感语文教材中许…  相似文献   

7.
语文情智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展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诠释的:“隋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由此可见.语文情智教学更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8.
孙泽平 《中学文科》2009,(13):49-4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心灵纯洁、身心健康和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9.
欧亮 《新疆教育》2012,(15):4-5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老师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将会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和道的原则。然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二者溶为一体相互渗透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要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就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人为本,认真挖掘教材,既不能离开课文,空洞说教,更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性情”的三维教育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发挥其文以载道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数量的“情感型”课文,很多教师也喜欢这种类型的课文。教学“情感型”课文,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的体验过程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把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情感和内心感悟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和交流。一、重组教材,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课文,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在作文课创设的情境中,只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而且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3.
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比较,有其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师范性。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大纲则提出“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语文知识,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  相似文献   

14.
李玉琴 《湖北教育》2001,(11):34-34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心灵”。确实,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净化受教育者的心灵,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但能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直观,而且丰富了美育的内容,使美育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以小语第十册《月光曲》一文为例,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理解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心灵得到潜移默化地净化,进而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素质。下面我就《月光曲》一课的教学谈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动力,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仔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深切感受课文所表现的美,所抒发的情。上课时一定要先动情入境,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借助作者的感情,营造美的情感氛围,拨动学生的情弦。促使它发出动听的心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满感情的教学,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那种处变不惊,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或感情内敛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情趣”教学,就是通过创设特定教学情境,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趣因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教和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我对“情趣”教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我的情趣教学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五种:读、说、画、演、写,它们是激发情趣、启迪智慧、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断课”是与“导课”相对应的。导人是语文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各种教学艺术和手法将学生领进课文当中.使他们先人为主地对课文产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断课”则是在语文教学结束之时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断而不断”。也就是教学结束了,  相似文献   

19.
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由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是教师应该和能够教出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方面的价值,即它对学生获得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与价值。确定合理、合适的课文教学核心价值,能够使课文教学走出“只有课文内容理解,不见课程内容的学习”的误区,从而凸显课文教学的“语文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以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为前提。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要整体梳理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在此基础上,挖掘课文中可供借鉴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加深对课文情境的感悟和对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