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观潮》是一篇描写自然奇观的文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作者的笔下,钱塘江大潮气势宏大、惊心动魄。两位教师的设计都让学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从读懂、读通到读熟,感知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并通过积累描写潮水声音,形状的词语、句子,强化钱塘江潮水的“奇”。  相似文献   

2.
《秋游》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秋游的情景:天空一望无边,白云变幻无穷,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红红的高粱,丰富直观的形象使课文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学生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幻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情景兼备,突出表现了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读一读“”赏一赏“”写一写”,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一、唤醒体验,感知秋景——说一说“我眼中的秋天”秋天…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优美的儿童科普诗。课文通过云和动物、植物的变化 ,揭示了自然界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学时 ,既要引学生入境 ,理解诗的景色美 ;又要带学生入情 ,感受诗的意境美 ;更要导学生入理 ,感悟诗的构思美。根据课文特点 ,可按“画、诵、写”三步实施教学。一、画文课始 ,利用课件、动画显示大自然的生动画面 ,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丽 ,激发学习的兴趣。揭题 ,学生自读课文 ,并完成两个学习任务 :一是遇到不懂的问题想一想 ,再共同讨论解决。二是围绕课后问题 :“课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语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  相似文献   

4.
《找春天》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作者想象力丰富。教师应结合时节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了课堂的常规教学,完成了识字学词、理解文章内容的课时目标以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我对本课...  相似文献   

5.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的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感情的方法。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它的语言的美、结构的美、形象的美,使它成为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学习表达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成为行之…  相似文献   

6.
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学到什么, 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教与学的方法……例子是说理的依据,认知目标不是例子,而是作者意图阐述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认知目标:认识事物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阅读,领会到作者通过因果、连锁、相承、总分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说…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一、语文训练方面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 ,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感受大自然的美。2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3.学会本课 1 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理解“漫山遍野”、“险峻”、“矗立”等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5.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二、思想教育方面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方法、习惯方面1 .使学生自觉地按要求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 .继续引…  相似文献   

8.
刘雁 《山东教育》2000,(13):26-28
【教学目标】一、语文训练方面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出现的生词,理解“漫山遍野、险峻、矗立”等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5.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二、思想教育方面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方法、习惯方面1.使学生自觉地按要求预习课文,逐步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继续引导学生自觉地…  相似文献   

9.
《繁星》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在重点段第三段中,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抒写了海上星夜的景象及自己的感受,真挚地表达了他热爱星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一段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教好这一段是理解全篇的关键.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呢? 首先,我打出灯片,指着躺在船舱上看星天的作者说:“作者远离祖国,飘洋过海,他的心情怎样?他所看到的星天是什么样儿,感受又如何呢?”用直观的画面、几个设问和朗读造成一种气氛.然后,扣住“半明半昧”这个词语,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半明半昧的星是‘挂'在天上吗?”学生回答道:“不是的,是‘悬'在空中.”“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  相似文献   

10.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了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为了让学生跟随作者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初读课文时我组织学生给课文分段。很快,学生分好了段,我了解学生的分段情况,准备意见统一后进入下一板块的学习。结果,学生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法。第一种分两段:第一段(1~9):写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二段  相似文献   

11.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两种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被称之为“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就会有不同。教学本课,应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能理解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完后,能自由地抒发各自不同的见解和感受。一、借助媒体,引入情境,感知景象教学《鸟的天堂》这一经典美文,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情境,先感悟自然…  相似文献   

12.
教《蛇与庄稼》一文时,我俯案备课,初感困惑:教学目标怎样定芽要学生认知什么芽智能在哪芽体会什么样的情感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芽联系起来又有何作用芽一连串问号在脑海萦绕未得其解,待到反复阅读课文始觉有点眉目。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学生学到什么,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去定教学目标,想教学方法,然后让学生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说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想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极大部分课文都属于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意境,塑造的形象,都渗透着想象。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必须凭借着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可行的途径,也是促进孩子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为此,我就这个问题在四年级下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极大部分课文都属于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意境,塑造的形象,都渗透着想象。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必须凭借着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可行的途径,也是促进孩子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为此,我就这个问题在四年级下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雨》是一篇遐想联翩、意境柔美的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以及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  相似文献   

16.
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是一节课获得成功的基础。就像我们在朝着某一目的地进发时必须找准路的起点一样。恰当的情境设计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使学生未闻其事,先感其情;未读其文,先感其意。感情调动起来了,才能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情境,才能感受作者之所感,体验作者之情怀,才能更深入地调动思维,更有效地组织语言,更动情地表达感受,实现编者意图,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一条可行的途径。训练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人教材的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从而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涵。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第二篇讲读课文。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茂盛的大榕树名副其实是鸟的天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和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动态的方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意蕴深刻,学生往往不能披文入情地理解体会。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肺腑的赞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秋天的雨》是一篇遐想联翩、意境柔美的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以及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0.
《夕照》是修订后六年制小语教材人教版第九册新增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分层读书 ,层层深入 ,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一、观察夕照 ,自主预习 ,在预习中感受美课前 ,让学生通过观察夕照 ,亲身感受夕照景象的奇丽 ,还可以按照预习提示读读书 ,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开课时 ,可以请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夕照的景象 ,也可以介绍一下做了哪些预习工作。〔这样设计 ,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就开始感悟夕照的美景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