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银功建 《考试周刊》2013,(36):90-91
<正>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依据标准。通过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感悟能力和学习生成发展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要围绕优化阅读素材和深化阅读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体验,且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贾雪梅 《学子》2014,(3):49-49
正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的阅读毫无疑问是获得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的最好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并且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一、英语阅读教学对策?1.合理利用标题,预测中心思想,设定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3.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英语综合能力高低的体现,根据“由上而下式”与“由下而上式”的阅读模式,在三年专科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分阶段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技巧,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多限制性的因素。虽然很多初中学生可以牢记单词、句式,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却相对较弱,所以,怎样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现阶段英语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探究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固定,其基本结  相似文献   

5.
阅读策略,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的阅读目标而采取的具有选择性及可执行性的行为,是教学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同时优化英语阅读策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在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的英语阅读呢?本文对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并针对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英语阅读思维、优化阅读策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相应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学习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这个时期教师应当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要让大家通过接触到更多更好的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与视野,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通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教学初期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大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意义。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那些学生们更为感兴趣的阅读素材,例如订阅课外读物与英语报刊、下  相似文献   

7.
蔡明 《考试周刊》2012,(66):100-101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中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入手,重点分析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反映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近几年的中考、高考来看,英语阅读已经成为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英语教育界也逐渐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切实加强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能力之一,是评价学生英语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从阅读理论出发,佐证阅读模式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影响,再通过分析影响初中生现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原因,针对性地提供英语阅读方法建议,以达到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建立学生阅读档案,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宋启明 《考试周刊》2014,(66):86-87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关键,中国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学习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阅读理解仍是非常重要的,是基本技能和学习目标。但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英语阅读是个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泛读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泛读课外阅读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与需求,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人。必读、选读、定题读三合一泛读课外学习模式旨在改革传统大学泛读课外阅读现状,将传统的“完全教师控制”模式、“完全放任”模式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商讨式的“必读、选读、定题读综合学习”模式。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的、有目标的课外阅读。它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阅读开发学生高级思雏,并提高他们开展延展性活动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阅读所需的语言学习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力则是衡量掌握语言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从阅读的性质着手,分析当前外语界对阅读能力的不同看法,探讨了阅读测试中选材和出题这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注重方法层次的数学阅读是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可以训练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通过简单的数学案例展示了预读、精读、通读、串读的方法和效果。数学的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谈及英语阅读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指出目前阻碍学生有效阅读的主要障碍 ,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可行办法 ,以及如何进行成功的阅读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结论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词汇量、文化背景和阅读技能等密切相关 ,且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The article outlines som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weaknesses of the concept of ‘reading age’. It considers ambiguity in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average’ reading age and the tendency for a reading age to become a fixed property of a pupil rather than an estimate of his standing, relative to time of testing and choice of test. A theoretical standpoint is taken that insufficient is known about the way a reader develops for his attainment to be given a developmental or age‐based score. It 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in any ca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reading development is imperfect. This point is developed further when the assumption of a linear pattern in reading development is criticized. It 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insofar as reading does follow chronological age an age‐adjustment in the scale used to express attainment is highly desirabl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selection of reading material, comparison with other educational tests and the assessment of reading progress, are mention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brief resume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eading ‘quotients’ and designating children as ‘under‐achievers’.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upplement format (knowledge map vs. text vs. no supplement) and strategy (cooperative learning vs. cooperative teaching vs. individual study) on learning. After training and practice sessions, subjects studied a science and math passage over which they were tested. Two individual difference measures were also taken and combined into a general ability score.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recall variables indicated that (a) high ability subjects outperformed low ability subjects, and (b)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map supplements had a mutually facilitative effect on the low ability subjects’ recall.  相似文献   

19.
初读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要获得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初读教学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全文内容入手,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构架,理解字词,为细读课文打好基础。可根据文体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在读前提出明确的初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不能过于仓促,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能流于形式,要认真地检查落实。  相似文献   

20.
读文思维状态按阅读者是否与课文思维流动方向一致而分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是阅读者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阅读者已有知识参照系对课文某一局部作观察和思考。课文被想象成由许多方面合成的综合体,可作形式与内涵两方面的各种解析,从而获得清晰的超原形阅读印象。“超原形阅读”概念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新的深度上认识读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