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自由教育哲学经典阐释的《1828年耶鲁报告》影响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古典学科尤其是古典语言不可弃。它是现代语言的基础,能提供最好的精神文化,具有最普遍的有用性。时至今日,报告所反映的教育理念和古典语言课程观仍然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通识化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捍卫自由教育 造就社会精英——《1828年耶鲁报告》研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世纪20年代,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公众和学生对旧有学院模式日益增多的不满,耶鲁大学发表<1828年耶鲁报告>,对学院教育计划和古典语言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报告一一驳斥了各方的批评,集中阐述了耶鲁学院的自由教育立场,为古典学科、人文传统做了有力的辩护.<耶鲁报告>不仅成了自由教育的"圣经",也成了美国保守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旗帜,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璞 《教育研究》2022,43(1):127-135
《耶鲁报告》是美国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引起无数的评论和解读。回归具体的历史语境和《耶鲁报告》的文本来考察,《耶鲁报告》是由耶鲁学院发展的内在需要所引发的内省式反思的产物,它既是耶鲁学院对自身宗教使命和办学宗旨的重新确认,也是对学院现状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和规划。《耶鲁报告》的产生,再次彰显了耶鲁学院在美国宗教复兴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和宗教使命,其对古典语言教育的捍卫,根本上是对传统学院的宗旨目标和道德理想的坚守。耶鲁学院对于学院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定位、学院声誉的维护、运行经费的保障、学院课程的设置、管理和训导学生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都经由《耶鲁报告》表达出来,它凸显了耶鲁学院的管理理念和治理智慧。可以说,《耶鲁报告》反映了耶鲁学院既坚守传统使命,又服务现世的学院立场和现实主义发展路径,在事实上记录了自独立战争到19世纪初美国学院发展的探索历程和分散自主、多元竞争的独特"美国式"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初期状态。  相似文献   

4.
《1828耶鲁报告》全面系统阐述耶鲁学院经典博雅教育理念,是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文献。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探讨博雅教育的性质,第二部分为耶鲁学院希腊文和拉丁文课程辩护。本文是中国大陆教育研究领域首次对《1828耶鲁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通过文本解读、概念清理与思想梳理,发掘、分析与阐释《1828耶鲁报告》博雅教育理念,考察与评论中国大学教育各对住或对应要素实然状况,以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找他石。  相似文献   

5.
《耶鲁报告》的产生与发表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耶鲁报告》就教育理念和与该理念相应的课程和管理设计,以及耶鲁对所面临的各种冲击所做的应对措施都有细致的阐述,该报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耶鲁报告》核心理念强调大学通识教育应当关注理性养成,认为以古典语言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教育是实现核心理念目标的主要途径.尽管《耶鲁报告》核心理念具有古典主义色彩,但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四点启示,即:大学应当重视通识教育,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理性养成”,适当地学习古典名著有助于学生获得有益的启迪,现代社会的大学通识教育应当关注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高等院校,也是美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虽然是一所私立学校,哈佛大学在美国民主社会发展中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一所"国家大学"。也正是因为是一所私立学校,哈佛拥有更多的教育自由,能够更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以本科生课程改革为主线,因时而变,为美国民主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公民和杰出人才,不断出色地完成着自己的国家使命。通过哈佛课程改革探究大学教育自由和国家使命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思考大学与国家应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现教师专业化 ,必须提升教育类学科的价值和学术地位。为此 ,在构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 ,我们设计了教育体验课程 ,本文介绍了教育体验课程实施办法 ,论证了教育体验课程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既有由教师职业和专业特点决定的客观必然性,也有由教师教育价值追求决定的主观选择性.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不仅决定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也决定整个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甚至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既要变革中小学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也要变革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课程长期处于学术性与实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尴尬处境.知识取向主导着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如何促进师范生教育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值得继续反思和探究.文章中尝试对教育理论课程的价值取向作出自我确定,并认为应在关注课程内在的专业精神、课程目标的实践转向、开发学生教育生活作为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和重视理论教育者的师范性的价值目标追求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课程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中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准确把握地理课程价值的追求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地理课程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即追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追求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追求学生可持续观念的形成以及追求地理教育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2.
《耶鲁报告》与美国共和主义高等教育教育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鲁报告》所赋含的自由教育理念为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既承继了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学校的自由教育传统,又使这一传统融入美国飞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之中,并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以不丧失自由主义教育传统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从1922年到2022年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青年组织引领少年儿童投身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委托共青团带领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少年儿童在党的领导下、团的带领下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同向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事业,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指出少年儿童运动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儿童运动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积极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推进儿童发展,把少年儿童作为党的事业的根脉。  相似文献   

14.
李爽 《华章》2012,(31)
刑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学派都有其自身对刑法的原则、目的、价值的认识,这种认识既有相互融合的,也有相互冲突的,这也正是推动刑法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对于刑法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似乎很复杂,人权?正义?自由?公平?还是其他,矛盾的存在正是我们进行讨论的前提,任何矛盾在对立的另一面都存在着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刑法的价值追求可以是多样的,但存在着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追求——自由,没有自由,人们便失去一切.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践行"课时课程"是学科课程改革行之高效的途径。将每一个课时的授课视为课程来建构,其课程观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它强调课程建构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上。"课时课程"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对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才发现太多教师的课程意识是缺位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忠实执行者"层面的居多,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语文教师"课时课程"的价值追求在哪里?如何有效践行"课时课程"?本文尝试做一些探讨,并呈现一些践行"课时课程"的做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实施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创建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加强教师培训与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合理建构:挖掘拓展教材资源,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珍视用好学生资源,捕捉生成多样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1828年的《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在进步主义史学看来,《耶鲁报告》是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代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悖,阻碍了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修正派史家对进步主义史学理论的偏颇提出了批评,认为《耶鲁报告》非但不是保守的文献,反而还是课程改革尝试的先导。不过,当下的研究者指出,不论是进步主义史学理论还是修正派史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同时保持对国际教育史研究前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体,大学教育应当担负应然和实然的价值追求。在全球变革加速的历史时期,大学及大学教育应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压力进行全面审视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弘扬大学精神与理想,提升大学品味与质量。同时,应能够对当下的社会和人类发展做出价值判断与道德评价,保障社会和人类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保持其"求真、致善、创美"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课程价值之清思课程的价值,即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价值认识,即指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在制定、选择课程方案与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不同的课程价值认识,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