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3月披露的数据,2009届高校毕业生有611万,而2008届高校毕业生还有100多万未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8%。这些数据说明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加上历年约150万未就业大学生,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同时结构性矛  相似文献   

3.
杨爱岭 《教书育人》2009,(11):104-105
受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2008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00万,今年又有611万大学生毕业。如何安置这样庞大的待业队伍,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找到发挥所长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良好环境,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的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有61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2009年毕业的611万名大学生,牵动着中央高层。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7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加上历年约150万未就业大学生,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同时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7.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规模也随之逐年增加,2008年-2010年分别达到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减少等等.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新生如何为就业做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对接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全国有611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数据显示,如果加上2007年与2008年未就业大学生,2009年约有860万大学生需就业。教育部称,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万人,据麦克思——腾讯所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2010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25%。由此而见,其就业形势何等严峻。  相似文献   

10.
又到一年就业季.近几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的现实性摆在了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面前.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611万、630万、660万,而这一数字在今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各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纷纷出台各种举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例如拓宽多种就业渠道,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两会促就业,政协委员怎么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将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比2008年增加50多万,按2007年的比率推算,2009年待业大学生将达到12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大学毕业生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加上今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将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前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共约1000万人。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在当前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约为100万,而从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招后,2003年的第一批毕业生就达到了212万人,2004年有250万人,2005年有275万人,2006年则高达413万之多,2007年有495万人,2008年达到了559万,而到2009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记录的611万.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数达到611万,比去年多出52万人。2006和2007两年来累计待业毕业生人数已达480万,2008年,全国有559万高校毕业生,又赶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3年后,中国待业的年轻大学生可能突破1000万大关。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总体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总体上毕业生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2002有145万名大学生毕业,其中研究生8.8万,本科生63.6万,专科生72.7万。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2001年为52万人,增幅达39.8%。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而且专科生增幅最大,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1万,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实问题。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充分认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她,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新的平台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1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2万人,创历史新高。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重压下,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处于焦虑、抑郁、犹豫不决的状态,内心十分矛盾。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创历史之最,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有不少人将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学生没有转变就业观念.在他们看来,经过数年的连续扩招,现在的大学教育早巳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但大学生还依然保持着过去的"天之骄子"思想,不肯到平凡岗位去"低就",正是由于他们固守的就业观念造成了就业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自2003年起,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大幅上升的趋势,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1万.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供给角度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受到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在开始就业时,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正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度重视的青年战略主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被社会各界关注。年复一年,这一难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总是挤得水泄不通。虽然政府有关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与大学生自己"被就业"的感觉有差距,但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2009年有610万大学毕业生作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引发我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深入思考。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是三大就业群体。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更是雪上加霜。就此,广西师范学院贺祖斌教授组织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召开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研讨会,针对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十个专题展开讨论,并整理出"困惑与选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讨成果。观点可能不尽相同,但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