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境分析与语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语篇解读的因素很多,语境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语篇解读者而言,具备一定的语境知识,对言语活动所发生的时间、空间能进行考虑,将提高解读的效率、准确性。因为语篇的含义依赖于语境,语篇与语境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语篇的三元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话语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的语境.这些因素对语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解读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解析语篇的内部环境,还要理会语篇发生时的情景语境、社会文化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语篇的生成和解读离不开语境,研究语篇需要研究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对语篇的意义解读很重要,有助于语篇连贯.语境可以决定语篇衔接方式,可以带来隐性连贯.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语篇赖以生成的环境,语篇是语境的组成部分。在篇章解读过程中,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以及对语境的认知能力,以提高其篇章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郑标  左高超 《学语文》2023,(4):82-84
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下形成的言语作品,它受作者认知语境的制约,同时具有某种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结构。因此,在解读文本作品时,可以从还原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语篇语境(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入手,以达到深度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罗钱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3):9-11,20
语篇主题即语篇指向,是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主题被接受者所理解。语篇主题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其中离不开接收者对认知语境的准确把握和依赖认知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和认知语境的有关理论,以姜夔词《点绛唇》为例证,探讨认知语境在语篇主题解读中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语境与语篇互相依存;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本文通过对李春波创作的歌曲《一封家书》的解读,分析语篇和语境的辩证关系,以提高对20世纪文化语境下的语篇鉴赏力。  相似文献   

8.
语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语篇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听力理解是对语篇的解读过程,没有对语篇赖以产生的语境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对语篇做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语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试图从语境理论角度,结合实际材料,分析三种类型的语境与语篇的预测关系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闻语篇的语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境概念经历了“分类说”、“因素说”、“认知说”3个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语境问题实际上是语篇与语境的关联问题,也就是如何“激活”语境而达到交际目的的问题。语篇语境是语篇与客观物理世界和主观心理世界相联系的语言因素。语篇语境因素包括时间、空间、角色等,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语境度是语篇中语境因素与小句的数量比,它反映语篇同语篇外世界的联系程度。  相似文献   

10.
语境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是语篇赖以生成的环境,语篇是语境的组成部分.在篇章解读过程中,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以及对语境的解构和重构能力,以提高其篇章解读能力。本文主要从语境理论以及语境与阅读的关系入手探讨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语义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因素是无限的,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以及交际参与者相互关系等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在语义理解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国交流日益密切以及借鉴外来先进技术的需要,科技英语翻译在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中心仍然是围绕其术语、表达及结构特色进行。为了达到生动、鲜明、亲切的效果,文化因素逐渐被植入科技英语中。文章从文化语境着手,分析科技英语中文化信息的体现,研究在科技翻译中如何使文化语境得到再现,旨在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三要素的关系。在英汉互译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因此,译者必须始终考虑语境诸要素对语言形式及其意义的影响。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对原语语篇的语境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即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作用。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话语实践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构建意义进而构建社会。语言的意义与其产生的具体情境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外交话语可分成陈述和表态两大类。陈述型话语是最基本的一类外交话语,集中体现了外交活动的信息功能。而表态型的话语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互动功能,可分为直接明了的表态和间接委婉的表态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展示语体的文体特征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法律文件语篇的元功能、语境及其组成成分的分析,展示了语篇中语义层的三个元功能与语境的三个要素的密切关系以及法律文件这种正式语体在数量和频率上突出的文体特征,表明了语体的文体特征来自于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功能和语境的网络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one issue related to reading mathematical texts by presenting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 texts.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 framework were formulated by modifying categories of reading literacy and drawing on key elements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 texts. Three categories of reading mathematical texts were recognized and then cross-tabulated with three key elements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 texts to create a nine-category assessment framework, which was used to design an instrument. After reporting on the validation of the instrument,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students’ reading to learn mathematics and for improving the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by reading.  相似文献   

17.
The unfamiliarity of the language of books sometimes contributes to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with which pupils read.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with a group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ir pupils, who belong to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order to develop a teaching strategy to help these pupils to attend to the cohesive elements of texts, alongside the conceptual content. The teachers selected texts for reading and discussion with their pupils and they included in the discussion some prepared questions aimed at recovering the meaning of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texts. The teachers found that they developed their own awareness of the linguistic demands on pupils of the texts which they selected,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pupils demonstr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hesive elements of the texts to the interplay of the factors, linguistic and conceptual, which influence pupils' effective reading.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篇都具有两种连贯方式,即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显性连贯的语篇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下义词、局部关系词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的语篇连贯颇有解释力,读者掌握的文化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对语篇的连贯解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编排设计是专门针对印刷版面中的文本和图像而言的,具有静态的特征。在以动态影像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动态媒体中,由于视觉元素在形态、结构和组织上都有着特殊的呈现方式,因而针对这些视觉元素的编排无法完全移植印刷版面的编排经验,需要通过对这类媒体视觉的秩序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特有的形式规律从视觉表象中剥离出来,从而有效地促成这种动态方式的视觉传达。  相似文献   

20.
李绍宠  朱植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09-110,113
简述了语境的定义及其基于科技、经贸文本翻译的具体化涵义。重点在于通过举例,从语境学视角,对科技、经贸类文本的误译给予修正并进行探讨,将误译主要归因于其作者相关语外语境知识的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