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通过提炼概括把题意转化为一个图形或简明的语句,凭借直观的感知支持抽象的思维,就能充分地理解题意,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焦文 《语文知识》2002,(6):16-17
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是考查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一种常见形式。它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缩写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提取要素法。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即通常所说的五个“W”。五要素概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解题后反思     
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相似文献   

4.
解题后反思,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命题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不断地进行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相似文献   

5.
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又快又准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题目扩展补充,提炼关键词语,找出中心句子,抓住人物关系,观察文中插图,创编儿童歌谣等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解题后反思,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命题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主要是指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效率。对此,本文以阅读教学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遗传与变异”一章为例,阐述了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图形复习法     
李淑丽 《生物学教学》2003,28(12):27-27
复习主要是强化基础 ,奠定能力。与之相应的有多种形式 ,用以概括章、节或单元内的知识要素 ,如大括号囊括式、直线连结式、方框图—箭头演绎式、表格比较式等等 ,都能达到回顾、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目的。而用图形来概括知识即图形复习法却有着独特的优点 ,它不但能概括知识点 ,还能为知识的运用创造新的情景 ,加强知识的运用特性 ,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如 :用下图所示的豌豆幼苗复习植物生长素 :水平放置的豌豆幼苗 ,过一段时间后 ,根表现出向地性 ,茎表现出背地性 ,茎叶又表现为向光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向性 ,其意义何在 ?借此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0.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中有一种数列叫"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也称"差后等差数列",就是数列的后项减前项,组成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比如3,7,12,18,25就是二级等差数列,为什么呢?用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出4,5,6,7,很明显,得出来的新数列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仔细观察3,7,12,18,25这个数列,如果直接用后项减前项,它并不是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如果用后项减前项的结果组成新数列,那么我们就可以惊喜地  相似文献   

12.
陈琳 《文教资料》2006,(22):163-164
在自然辩证法中,非演绎法作为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之一,对科学理论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歌唱艺术中,非演绎法这一思维方法的应用,则能帮助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更好更快地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和歌唱“模型”。本文针对歌唱的思维过程,就非演绎法中的分析与综合、对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这三种思维过程,如何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鳞钰 《广西教育》2012,(21):29-30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基础,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跑"了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题学生失分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学有所获,王俊一老师执教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训练》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与很好的示范.本课的特点在于它的实效性.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合作、探究中明白不足、找到方法、提升能力,从而拥有了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彭海洋 《考试》2010,(12):13-1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常以文言选择题的压轴形式出现。在解答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从思维角度看,一切思维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概括力强,理解、接受、感悟、鉴赏和自学能力才会强。概括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基础。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开阖自如。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学生做过题之后,万事大吉,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解题后总结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解题后总结,反思解题结果,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总结解题方法,优化解题思路;反思解题过程,整合知识,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只有学生通过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才能养成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9.
“概括”与“分析”是语文学科的两大核心能力要求,它们都属于高考语文能力层级中的“分析综合”,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理解或混淆“概括”与“分析”这两种命题要求,不但可能误读题意,导致答题出现方向性错误,更有可能带来答案混杂不清的失误.文章拟从语文高考文本阅读题的答题失误入手,剖析考生答题失误的根源,指出认识“概括”与“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有三个具体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高考试卷中,三个具体要求集中体现在文言文阅读"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道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