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蝶恋花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1877—1927),一代国学大师,他著有《人间词话》、《人间词》,其核心理论是“境界说”,他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手稿》第三十五则)。这首《蝶恋花》是《人间词》中一首抒写人间离别之苦的词作,就王国维所提出的“境界说”而言,它的确是一首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
<正> 一、 面缚 《左传·僖公六年》中有“许男面缚衔壁,大夫衰经,士舆榇”一句。黄金贵先生在《“面缚”新解》(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中否定了“面缚”一词作“两手反绑”的常解,提出了“‘面缚’不是缚手,而是缚首”,“‘面缚’的‘面’应当训为首,面缚即是首缚,亦即系领缚首之意,与缚手无关”的新解。然而通览全文,推敲寻绎,笔者觉得《新解》一文没有指出“面缚”常解在典籍中有字义、文法或事理上的难通之处,也没有举出“面”训“首”的书证,所以认为新解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中的“以唱代言”现象存在着一个在后二十一回中遽增的情况 ,这说明《金瓶梅词话》后二十一回与前七十九回 (除去五十三至五十七回 ,实为七十四回 )在创作时并非出于一时或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4.
《学子》2003,(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学习有三种境界。”对此他引用了三首宋词加以形象说明。第一种境界:晏殊《蝶恋花》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初学阶段,就犹如人从平地登上摩天高楼,顿时心旷神怡,眼界大开,从而意识到过去所学的知识少得太可怜了。第二种境界:柳永《凤栖梧》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  相似文献   

5.
<正> 陈廷焯(一八五三——一八九二),字亦峰,清江苏丹徒人,常州词派晚出的词论家。其论词著作有《白雨斋词话》.是词话中篇幅最长的;另有词选本《词则》,收词二千三百六十首,上有眉批,旁有圈识,与《词话》相辅而行。作为常州词派之后劲,其论词讲究比兴寄托,在风格上拈出“沉郁”二字作为唯一准则,所谓“本诸风骚,正其  相似文献   

6.
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咏雪之千古名句。有“高格”的,自然就有“低格”的,兹录两首“低格”的咏雪诗于下:  相似文献   

7.
概略言之,《金瓶梅》版本有四种:一、抄本,书名题作《金瓶梅》,明万历二十年以后开始流传。抄本《金瓶梅》有多种,具有研究价值。二、词话本,书名均有“词话”二字。最初出现的词话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大约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故又称“万历本”。词话本是根据抄本改编的。国内外能见到的词话本有多种。根据刻本作了某些删改的新排本,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算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一部极其复杂的作品。本文拟从《词话》作者的文化心态方面作些考察,以期对一些问题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桂枝香&;#183;金陵怀古》一词,乃千古名篇。据《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这首词,已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篇章中。但教材对“去棹”一词的注释似有两处不妥:一是对“去棹”一词的理解有偏差;一是对“棹”这  相似文献   

10.
论《金瓶梅词话》的“把”(将)字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中,“把”字作动词、量词、助词和介词,我们这里讨论的介词“把”,包括“将”字。《词话》中介词“把”(将)所表示的主要语法意义是处置与工具。无论从其分布看,还是从其句子结构看,《词话》均典型地反映出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特点。 一、表工具 《词话》中“把”(将)字常介入动  相似文献   

11.
梁章钜诗话之多,清嘉庆、道光朝无出其右。论者普遍认为梁氏第一部诗话是《长乐诗话》,然经笔者考订,应是编撰于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四年之间的未刻之《补萝山馆诗话》。该诗话未刻似有其深层原因:历久而尚未完成之作;未能充分体现梁氏诗学思想;缺乏显著的区域特色等。《补萝山馆诗话》已散佚,未见传本。  相似文献   

12.
曹植在诗歌创作中非常善于借鉴前人的创作精华,对此,一些评论者往往认为曹植重模仿而乏创新。文章通过对《美女篇》与《陌上桑》的比较分析,说明曹植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他的创新使五言诗艺术真正走上文人化道路,《美女篇》也真正成为表现诗人自我的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13.
从诗与时代的关系、诗的化观照、诗人及诗的评价标准和历史主义史学眼光等几个方面,论述《河北当代诗歌史》的学术特点,并指出它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文学批评领域大放异彩,意境说更是影响深远.然意境之说由来已久,前人早有论及.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焦琳《诗蠲》是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以文学性的思想来研究《诗》学是《诗蠲》的一大特点,焦琳《诗蠲》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文本为主、以情论诗、以意逆志、以诗释《诗》上,以文学思想解读《诗经》打破了文学与经学的藩篱,使《诗》脱离了圣人之义的窠臼,重新焕发出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8.
要求新诗格律的“脚镣说”是闻一多诗学理论的一个卓越表达 ,其核心内容是遵循艺术规律 ,其美学追求在于诗人征服工具的快乐 ,其艺术指归是在限制中完成艺术创造 ,作用于实践则是提高新诗的艺术水准。新诗运动初期 ,许多白话诗人注重的是“白话”而不是诗 ,其基本主张是“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 ,结果造成了非诗化倾向 ,直接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到 192 2年开始陷入中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新月诗派倡导格律运动 ,试图纠正初期创作中忽视艺术自律的弊病 ,最重要的就是倡导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 ,闻一多的诗论和创作起着中坚和示范的作用 ,推动着中国新诗向提高艺术的方向努力 ,并使新诗在 30年代很快发展到成熟的地步。闻一多的“脚镣说” ,无论从其所依托的理论依据、艺术原理方面去考察 ,还是从其所体现的美学追求和创作规律去分析 ,都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存在着当时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汉文启蒙》出版于1835年,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为其主持的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学之用而编。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附录组成。在前言中作者介绍了汉字的来历、该书之前外国人所撰写的汉语语法书以及该书撰写的缘起;第一部分是汉语和汉字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汉语的语法规则,附录部分包括汉字笔划、偏旁问题、部首问题、汉字的俄、法、葡、英标音、汉语中的数字、汉语中的用于谦称的人称代词等内容。《汉文启蒙》自问世后,一直持续地在19世纪的俄国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女神》中“火”的意象的反复出现十分引人注目.首先,“五四”时代精神的泻染及当时东西方思想、文艺思潮的交汇与碰撞的影响赋予“火”以时代精神内涵.而在文化层面上,“火”及其衍生意象又具有深远的文化原型,它们不仅承续楚文化宏大的自然宇宙意象,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博大视野中也能寻找到其意象之源头与理论依据.本文将从其时代精神内涵与文化原型两个方面试着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