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捞铁牛》(五年制第六册第32课)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故事情节简单,其中第二,三段具体讲打捞的准备工作和过程,涉及浮力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教学中,我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理清句序,抓重点词理解品味,学文悟道。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捞铁牛》一课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根据课文的选编意图,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演示·学文·悟道──《捞铁牛》教学设计安徽王友清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证明:直观的演示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最佳的学习情绪,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捞铁牛》一课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涉及到学生还未学过的浮力知识。如果单纯地运用讲读法就很难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捞铁牛》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懂捞铁牛前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如何把铁牛捞上来的。船是怎样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拨的,这在教学过程中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选择了演示法,设计了示范性实验——捞“铁牛”,从而使学生直观感知八只笨重…  相似文献   

5.
范敏 《云南教育》2003,(8):21-21
《捞铁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一文讲述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捞起沉在黄河中八只大铁牛的故事。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即让各学习小组研究: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捞起铁牛?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之后,各学习小组开始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小组的办法是先把铁牛拴在木架上,再在铁牛身上绑几根大原木(或大木桶),这样可以增大浮力,打捞时更省时、省力。有一个小组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需十六船泥…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一、基础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2 .学会生字词 ,理解重点句子。3.学会用重点词句概括文章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发展性目标培养创新思维 ,启发想像。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和尚是如何才把铁牛捞上来的。2 .理解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3.学会用重点词句概括重点段落。教学思路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激…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语文第七册《捞铁牛》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脉络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14课《捞铁牛》是一篇将科学知识融于故事的课文,根据本课所渗透的“抓住事物重点”的重点训练项目,本课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用什么办法巧妙打捞被洪水冲入水底的铁牛,了解水有浮力的科学知识,认识人们可以利用水的浮力做很多事的科学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  相似文献   

9.
《捞铁牛》(五年制语文第六册.六年制第七册)一文讲的是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怎样利用浮力去捞,这应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至于怎样利用浮力规律捞起铁牛,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甚至没有见过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这个教学重点又成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从这两个“实际”着眼,灵活地安排课堂结构来指导阅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以故事激趣,初读全文.一开始上课,我就围绕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所叙述的内容,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1 .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 .学会生字新词 ,会用“熟悉”、“出色”造句。3.给课文分段 ,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 .弄懂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 .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2 .按生字表学生字。3.练习熟读课文。4.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 ,初步理…  相似文献   

11.
《捞铁牛》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的事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第二、三段是重点段 ,下面谈谈这两段的教学 :一、细读 ,明内容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二、三段 ,完成下列练习 :1 .怀丙捞铁牛 ,做了摸清位置、、和这四项准备工作。2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 ,把船上的泥沙都 (   )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 ,船身慢慢地 (   ) ,拴住铁牛的绳子 (   )。船靠着水的浮力 ,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   )。(先填空。想想所填词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2.
《捞铁牛》是一篇科学知识极强的老课文,它以流畅的文字、严谨的叙说顺序,叙述了宋朝时期,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教学中,我运用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发现中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学习语文。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了解宋朝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故事。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2.学习运用“边读边思,提出问题”的方法,说说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经过。3.朗读课文,能口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经过。教学重点1.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过程。2.懂得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说明:《捞铁牛》一文叙述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朴实准确,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一、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宋朝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来的故事,知道我国古代有不少富有创造精神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写  相似文献   

15.
韩传民 《辽宁教育》2002,(7):104-104
《捞铁牛》一课有很强的逻辑性,突出表现在第三节的准备工作,以及准备工作与打捞铁牛之间的内在关系上.那么,如何将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语言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我采取了引导学生练三"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捞铁牛》一课有很强的逻辑性,突出表现在第三节的准备工作,以及准备工作与打捞铁牛之间的内在关系上.那么,如何将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语言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我采取了引导学生练三“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一千多年前的怀丙和尚靠水的浮力,捞回了被大水冲走的8只笨重的大铁牛。由于事情稀有,发生年代久远,特别是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学生更缺感性认识,因此用实验演示法来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铁牛怎么捞,是文章的重点。在学生学文,疏通文章脉络基础上,用实验演示捞铁牛的经过。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六册36课《捞铁牛》写的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组织打捞铁牛的故事。笔者先后听过一些教师及实习教师讲这课,都感到不甚满意。他们共同的缺点是深度不够。当然,《捞铁牛》这课仅是一个驾驭自然力的小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动人场面,没有滚滚烽烟和暴风骤雨,从感情上看是属于那种比较平稳的类型。所以,要讲好它,不是以情取胜,而应以理见长。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忽视对课文内容的钻  相似文献   

19.
《捞铁牛》(六年制第七册14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对同学加强思维训练,通过思维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教学过程是: 1·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的是为什么要捞铁牛。理解重点;一个疑问句:“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大自然对小学生来说,处处都是谜,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min自然课上,解开自然之谜,喜爱上自然课呢?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的最重要的动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是学生喜爱自然课的关键。a.利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小学生,讲故事不但可以激起他们学习的极大兴趣,还可以引起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我给学生讲《和尚捞铁牛》的故事,大意是:某地发生了一次大水,桥边的一头大铁牛冲到河下游,陷到淤泥里。官府贴出招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