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   黄泥──这一天然的游戏材料,来源于大自然中,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易于塑造,趣味性强,幼儿可任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设计了玩泥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捏捏、揉揉、搓搓中掌握玩泥的基本技能,体验玩泥的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一 有趣的黄泥   目标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黄泥的特性。   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贴泥、团泥、压扁的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黄泥若干;玩泥板、围裙、套袖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2.
初始阶段不教 在幼儿初接触彩泥阶段不教,让幼儿自由、随意地玩,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玩泥兴趣,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内心自由的定势。老师参与这种自由自在的玩泥活动。今天加入这一组,只做一名玩伴,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我来做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好吃。”明天再在另一组做个黄黄的梨子,轻轻地和身边的幼儿讨论:我的梨子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变?老师玩得很投入,一旁的幼儿,有的会跟着模仿,做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梨子;有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我来做一架飞机,大大的身体,两只翅膀,还有尾巴。”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泥风格,分析他们玩泥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指导,教给他们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自制玩教具活动是补充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制玩教具活动,扩展了幼儿发展的空间,建立了幼儿的自信,让幼儿在自由、自愿、自觉的环境中发展了智力,也增强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制玩教具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能够让幼儿自觉地进行再创造,通过教师布置的自制玩教具任务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活动体现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交流等促进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创造快乐和自由表现的小天地,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兴趣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是幼儿学习的动力 ,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为了培养幼儿学习泥工的兴趣 ,在选题时 ,首先选择孩子们自身感知过的事。如 :吃过的水果 ,玩过的玩具 ,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看到过的动植物、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在教学时注意循序渐进 ,使幼儿既不感到高不可及、束手无策 ,又不感到不费力气、垂手可得 ,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经过自己稍稍努力便可达到目的 ,为幼儿建立信心。开始我让幼儿无目的地揉玩泥 ,在揉玩的过程中了解泥的特性 ,逐渐启发幼儿从最简单的物体开始 ,并结合游戏来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6.
张玲玲 《考试周刊》2014,(57):191-191
<正>泥,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特别生活在农村是非常好的自然资源,于是我选择了这个适合幼儿的资源,选择了中班幼儿,开展了4次不同的玩泥活动,让幼儿在玩泥中发现、探索。一、谈谈4次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反思活动一:收集泥土时间:2014年3月13日活动过程:1.教师分配人员:2人一组,每人一个挖泥的工具。2.教师交代任务:将泥土挖到小水桶里,看哪一组能把水桶装满。3.幼儿挖泥,在挖泥的过程中,探索泥土里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开始,我们在泥塑活动中为他们准备了黄泥块,让他们玩。但幼儿兴趣不高,有些幼儿甚至不动手,动手的幼儿也只是捏捏拍拍,没什么面部表情。通过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孩子玩泥土的机会很少,特别是住在楼房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面对不熟悉的泥土,他们手足无措,怕弄脏衣服、鞋子和小手,从而对泥土怀有一种恐惧感。于是,我们决定让幼儿从玩土和水入手,以此来激发他们玩泥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活动一 玩陶泥 目的: 1.了解陶泥的特性,感受陶泥是湿润、软和、有粘性的,知道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可以使泥变型。 2.学习搓、团、压泥的技巧,培养玩泥的兴趣。 准备: 陶泥、湿布、碟子。 过程: 1.共同欣赏陶瓷工艺品。 向幼儿展示陶瓷工艺品,介绍其制作过程和多种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2.感受陶泥的特征。 让幼儿把泥拿起来,捧一捧、摸一摸,用手指捏一捏、戳一截,然后提问:泥是怎样的? 3.学习搓、团、压泥的技巧。 4.玩泥游戏“小厨师”。 (1)启发幼儿自由创造,用泥制作各式各样的食物。提问:你想做些什…  相似文献   

9.
<正>《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在玩中发展,我们要做到:让幼儿尽情地玩,激发参与的欲望;指导幼儿有意识地玩,体验求知的快乐;引导幼儿在玩中交流,感受协作的乐趣;实现玩在活动中的延伸,体现活动的价值。每一个民间游戏都有一首童谣,要使童谣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让幼儿尽情地玩,激发参与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开放式体育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体育活动环境、投放体育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自主活动。我们大班年级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通过以下四点来阐述: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玩得尽兴;建立隐性的活动规则,让幼儿玩得有序;进行适宜的活动指导,让幼儿玩得成功;借助多元的活动评价,让幼儿玩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玩转彩泥     
2009年以来,我园经多方论证,开展了特色教育活动——玩泥。通过玩泥,让幼儿学习揉、捏、搓、拼、团、压、拉、卷、黏合等动作技能,训练幼儿视觉、触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适宜材料,精心制作彩泥起初我们选择的材料是普通的黄土,为了增加土的黏性,按照比例  相似文献   

12.
<正>一、活动背景雨过天晴。午餐后的散步活动,幼儿经过香蕉树时停下了脚步,他们发现香蕉树下有个泥坑。大多数幼儿产生了在泥坑里玩的想法,我建议他们下午户外游戏时间来玩。下午,幼儿换上雨鞋来到香蕉树下,在小泥坑里注入水,然后有的摔泥炮、有的跳泥坑、有的舀泥水、有的抓泥团和泥丸子……但由于场地小,他们的游戏导致泥浆四溅,让原来干净的鹅卵石小路变成了泥水小路,也影响了其他年段幼儿的活动。幼儿不得不停止游戏。  相似文献   

13.
幼儿体育游戏化银川一幼严林,李郑兰在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确定体育活动层次目标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首先表现在实施教育之前对教育效...  相似文献   

14.
表演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游戏活动,它以其独特的游戏性、表演性和创造性特点融入幼儿园绘本教学中,使绘本教学从表演入手,寓教于乐,激发幼儿情感,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表演游戏来表现绘本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表演游戏中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5.
幼儿泥工系列化教学○银川市第四幼儿园汪巧玲喜欢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幼儿园里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玩泥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泥工系列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泥工系列化教学”是指将事物通过归类,找出个别要素的共同特点后,...  相似文献   

16.
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家长要善于识别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家长在培养和发现幼儿创造性之前,应首先具有这样的理念:所有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可在成人的认可或鼓励下得到发展,反之则被成人的不认可而被扼杀。对广大家长而言,识别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活动进行观察。例如: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如何去玩,那种较长时间做一件事情,而且不断变换方法,甚至出人意料去玩的幼儿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还可以通过让孩子谈话,让幼儿编故事或小制作来识别幼儿的创造力。在…  相似文献   

17.
谢芳 《生活教育》2012,(16):71-74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充分地表现自己。幼儿园教学要依据幼儿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以“玩”为切入点进行美术教学实践,通过玩得欢喜、玩出水平、玩出创意三个层次,为幼儿拓展美术表现空间、创设表现平台并提供必要的美术能力助力指导,让幼儿带着游戏的心理走进美术,在自由的涂鸦中实现对美术色彩造型的感知、形式方法的了解,想象创造的表现三个递进且相互交融的感知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原始游戏阶段,让幼儿玩起来;发展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好;提高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巧。在这样一个游戏环节中,老师巧用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了有机的横向联系,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幼儿通过自我努力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有挑战、有快乐、有欢笑、有自信、有满足,这是幼儿游戏智慧的体现,也是老师对竹片游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层指导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努力拓宽艺术教育的范围,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主题一想象式”沙雕教学模式.让幼儿学会表现自己。该模式各个活动的设计不同以往孩子们日常的玩沙活动,在让幼儿初步感知、了解沙雕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主题想象与创作,使玩沙活动提升为富有想象力的沙雕艺术创作与交流过程,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如何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论述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身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增强能力,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