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是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直流电作用下经过无声放电而生成的。30_2紫外线20_3 臭氧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图一)。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两支细玻管中并两端熔封即成电极。每个胶塞各插一根电极和一支玻璃弯管。把臭氧发生器的电极与高压感应圈两极联接。按(图二)装置。接通电原,在臭氧发生器内产生电火花,O_2吸收紫外线转化成O_3(紫兰色气体)。当O_2与O_3混和气体通入kI淀粉稀溶液时溶液即呈现兰色(O_3+2KI+H_2O=2KOH+I_2+O_2个)。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计算题中有一类随反应物量的不同而影响产物类别的题型,如H_2S O_2→,CO_2 NaOH→,H_3PO_4 NaOH→,Al~(3 ) OH~-→等,它们的特点相似,可运用一种通解来进行分析。下面以实例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例1.20℃时,将40毫升H_2S和50毫升O_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气体体积有多大(设温度和压强不变)? 分析:由于n_(H_2s):n(o_2)=4:5,可知产物既有SO_2又有S,且反应物无剩余。据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比并配平可得总反应式: 4H_2S 5O_2=S↓ 3SO_2 4H_2O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而迅速地配平有机反应方程式,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课题,我们曾试用下文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有机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通过实例将配平过程介绍如下:一、分子式法:【例1】配平 CH_3CH_3+O_2→CO_2+H_2O解:1.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改成分子式C_2H_6+O_2→CO_2+H_2O  相似文献   

5.
一、试液的制备。 1.烧灰溶解法: 取市售干品海带100克,将其充分燃烧成灰,倒入盛50毫升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一些时候,挤压出灰汁经过滤,把得到的透明海带灰浸出液装入试剂瓶备用。 2.盐酸浸出法: 取市售干品海带200克,稍加洗净(注意不能较长时间浸泡,以防止海带中碘以I~-形式流失)泥沙和杂质,切细放入预先盛有250毫升0.1N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浸泡30小时左右(最好能经常翻动搅拌),然后过滤,把得到的透明海带的盐酸浸出液装在试剂瓶中备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电解-Fenton联用技术对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溶液初始pH、铁屑投加量以及H_2O_2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微电解法对活性艳蓝X-BR也具有一定的脱色效果.对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X-BR溶液,初始pH为6,铁屑投加量为100 g/L,反应30 min可达平衡,脱色率在70%左右.H_2O_2单独加入染料废水时仅有微弱的脱色作用,但将其加入铁屑-废水混合体系后可以显著提高铁屑对活性艳蓝的脱色效果.在最佳的微电解处理条件下,再加入体积分数30%的H_2O_260 m L/L,20 min就可将脱色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误区1】氮有+1、+2、+3、+4、+5价五种正化合价,故有五种氧化物。评析:NO_2分子间可相互化合成N_2O_4(2NO_2幑幐N_2O_4),故氮虽有5种正化合价,但有6种氧化物,分别是N_2O、NO、N_2O_3、NO_2、N_2O_4、N_2O_5。【误区2】因为存在反应3NO_2+H_2O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可燃性,所以燃烧反应的方程式配平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常用的配平方法如下: 1.烷烃的燃烧 C_nH_(2n+2)+(3n+1)/2O_2=nCO_2+(n+1)H_2O 2.烯烃的燃烧 C_nH_2n+3n/2O_2=nCO_2+nH_2O  相似文献   

9.
将点燃的H_2S导管沿锥形瓶内壁慢慢由上而下伸入瓶底,塞紧橡皮塞,这时随即可看见瓶壁上有淡黄色硫附粘,这说明○○○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燃烧生成硫(2H_2S+O_2===2S↑+2H_2O)。待片剂H_2S焰熄灭,表明瓶中氧气已完全反应生成SO_2(2H_2S+20===2SO_2+2H_2O)。继续通入H_2S,这时又可看到淡黄色硫粉在瓶中飞舞,表明瓶中SO_2与H_2S又发  相似文献   

10.
1.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都选用CuSO_4作为过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催化剂。这就带来了问题,因为(NH_4)S_2O_8可将I-氧化成I_2,而Cu~(2 )同样可以将I-氧化成I_2。S_2O_8~(2-) 2I~-=2SO_4~(2-) I_2 Cu~(2 ) 4I~-=2CuI ↓ I_2 因此到底是S_2O_8~(2-)在Cu~(2 )催化下氧化I~-成为I_2~-,或是Cu~(2 )将I~-氧化成I_2,学生必然有疑问,所以用Cu~(2 )盐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不是最好的。实际上能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很多,但所有能将I~-氧化成I_2的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有关NO、NO_2、O_2的混和体系溶于水的计算时,往往出现4NO+3O_2+2H_2O=4HNO_3(或4NO_2+O_2+2H_2O=4HNO_3)这样的式子。常见某些杂志上把其说成是2NO+O_2=2NO_2,3NO_2+H_2O=2HNO_3+NO两方程的总方程(更多的是称为复合方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当,容易让人把它与一般化学方程式混淆。  相似文献   

12.
<正>1.等体积烃的耗氧量的比较由烃的燃烧通式C_xH_y+(x+y/4)O_2→nCO_2+y/2H_2O可知,烃的耗氧量与分子中碳的数量和氢的数量都有关。烃的燃烧通式可以进一步改写为C_nH_(2n+2-2Ω)+(3/2n+1/2-Ω/2)O_2→nCO_2+(n+1-Ω)H_2O,其中Ω为烃的不饱和度。同一类烃的不饱和度都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只含碳原子数这一个变量的通式来表示该类烃的燃烧规律。烷烃(Ω=0):C_nH_(2n+2)+(3/2n+1/2)O_2→nCO_2+(n+1)H_2O。单烯烃、单环烷烃(Ω=1):C_nH_(2n)+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四点共圆(共外心)的四个三角形的心有十分对称的性质,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已知A、B、C、D共圆,以O为圆心,△ABC、△ABD、△ACD、△BCD的重心分别为G_1、G_2、G_3、G_4,内心分别为I_1、I_2、I_3、I_4,垂心分别为H_1、H_2、H_3、H_4,九点圆圆心分别为N_1、N_2、N_3、N_4。(1)重心。性质1:G_1、G_2、G_3、G_4四点共圆,且四边形G_1G_2G_3G_4与四边形DCBA逆  相似文献   

14.
在不少书刊中,“↑”符号大有滥用之势,给教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符号的含义认识不统一造成的。本文就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中的几个方程式的写法,谈谈“↑”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Na_2SO_3+H_2SO_4 =Na_2SO_4+H_2O+SO_2↑(P56) 高温 (2)4FeS_2+11O_2=2Fe_2O_3+8SO_2 (P58) (3)FeS+2HCl=FeCl_2+H_2S↑(P54) △ (4)S+H2=H_2S(P53) 方程式(1)和(2)中,都有SO_2气体生成,为什么前者SO_2后标有“↑”符号,而后者却没有呢?我认为,方程式(1)中,SO_2气体逸出  相似文献   

15.
<正>一、抓住关键,以新联旧例1臭氧(O_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根据题意很容易得出O_3+KI →I_2+O_2,显然反应物中的钾元素在生成物中以何种形式出现,是本题的难点。据  相似文献   

16.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_3H_5N_3O_9—N_2+CO_2+O_2+H_2O,因硝化甘油(C_3H_5N_3O_9)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所安排的H_2O_2分解的实验,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直观面太小,我改进了该实验,使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增添很大的趣味性。一、装置图二、操作步骤和现象 1、在分液漏斗里加入50毫升10%H_2O_2溶液,在平底烧瓶里装入200毫升水(水中加少量红墨水)。按上图把装置连接好。由分液漏斗向广口瓶里  相似文献   

18.
化学实验中凡是用到硫黄的实验,特别是做过弹性硫的实验以后,凝有硫的试管等较难洗净。这里介绍一种既节约又实用的方法。 把凝有硫的试管放在浓石灰水里煮沸,硫和Ca(OH)_2发生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多硫化钙(如CaS_4和CaS_5)和硫代硫酸钙CaS_2O_3,因此能将硫除去。这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3Ca(OH)_2+10S=2CaS_4+CaS_2O_3+3H_2O 3Ca(OH)_2十12S=2CaS_5十CaS_2O_8+3H_2O  相似文献   

19.
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式来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的简单记述,它必须是如实的.然而,学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不配平化学方程式:H_2+O_2(?)H_2O;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H_2+O_2(?)H_2O_2;3.不注明反应条件: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只写了2H_2 + O_2=2H_2O.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上述三种错误不是简单的计算错误.因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就是在“量”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就是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是在“质”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运动变化.上述的错例中,把生成的水歪曲成“双氧水”,量的改变导至了质变,违反了实验事实.3.不写反应条件就是忽略了外因的作用,这同样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许可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原因却应从教的方面去检查.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能注意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后的产物是什么?有资料明确指出“把五氧化二磷粉末放入盛有冷水的试管里,它们很快反应生成偏磷酸P_2O_5+H_2O(冷水)=2HPO_3,再把五氧化二磷粉末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里,它们的反应更加剧烈,生成物是磷酸F_2O_5+3H_2O(热水)=2H_3PO_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