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菁 《湖北教育》2010,(3):27-28
《品德与社会》是直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门课程。因此,借助《品德与社会》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会学生生存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信、自律、自强的品格。笔者结合华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单元《吃得更放心》一课展开教学,有效地渗入生命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武金福 《学周刊C版》2014,(8):134-135
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3.
吴政 《现代教学》2006,(1):94-94
不久前,我听了我区三中心小学杨勤文老师执教的上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十课《我的名字》一课,杨老师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来提高教育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正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纯真。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5.
刘增强 《河南教育》2005,(11):36-36
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语文教学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活水之源,语文课堂才会生动活泼。我认为,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收看《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十分丰富。通过《新闻联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秀丽,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目睹国际都市建筑艺术的典雅别致,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认识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指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不只在于了解新闻,而在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姚秀蓉 《贵州教育》2009,(13):27-27,29
假如五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照本宣科。”假如三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看教材、教参上呀!”假如今天您再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8.
伍海虹 《考试周刊》2009,(16):234-234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其中提出应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进入"小社会"的最初阶段,常规要求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幼儿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  相似文献   

10.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让课堂回归生活,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感知生活,提升感悟;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参观、调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胡祺 《湖北教育》2006,(11):29-33
一、教学案例与评析 《小窗口 大世界》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社会”中主题三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对通信方式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好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在编排上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并注意与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以及中学《思想品德》等教材的上下联系,避免了重复和脱节。  相似文献   

13.
正《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是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最后一课,是在进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教育、家庭亲情教育、分担家务教育、家庭历史与传统教育之后设置的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教育话题。本课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性的、综合性的教育,以家庭为背景和依托,围绕消费问题展开,力求实现多方的、综合的教育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学习合理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教育》2013年第8期刊发了中陶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在"2013年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暨教育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稿——《建立陶行知学》。笔者阅读该文受益匪浅,然脑海中不断闪现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新世纪陶行知研究,有利于服务当今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必要建立生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着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这一宗旨,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给予基本的价值导向的同时,让学生直接面对这些问题,通过调查、讨论或辩论提升认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更理智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6.
《当矛盾发生时》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的二级主题。本主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和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本课将两个三级主题——"爱的碰撞曲"和"学会沟通"合并在一课时完成,重点放在"学会沟通"上。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大行其道,一时之间,“遇事糊涂,别那么较真而敏感”仿佛又成了处世格言。然而,遇事钝感用在身体上固然有其正面意义,但如果大家都钝感地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对社会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论述了八年级历史(上)中《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设计,认为设计应包括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学生背景分析、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LS)对368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表明,性别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要素上存在主效应;性别和专业在家庭支持上存在交互效应;专业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满意度对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