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探究性提问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性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探究性,避免“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生,我认为探究提问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循循善诱。老师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3.
陈嬿 《中学生物学》2003,19(2):23-25
1 转变观念,明确意义 我曾在学生中进行过一次书面调查。题目是:说说你对“提问”的看法。学生的回答近似一致。有的说 :可以启发有的说可以调动我们的……。不难看出所有的回答 ,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 ,即 :“提问”是你教师的事 ,而我们只管一个字“答”。看来 ,我们有必要向学生宣传以下观点 :( 1)“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事 ,更是你们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可以问老师 ,问课本 ,还可以问专家 ,问教授、问权威。( 2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 ,大都是以“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问才能恰到好处,这真是大有学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1):71-72
数学学科的中心就是问题。老师可以借助于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的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质量的提问已经成为检验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准则之一。课堂提问该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这是所有老师都想的问题,很多教师也正在努力地往这个方向上走,但是很多的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本论文对当今的课堂提问策略运用的误区进行阐述并对实施的对策进行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6.
提问和激问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激“问”。激“问”也常常需要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患维。因此,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说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提问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手段,需要改进更新。国外教育界的课堂提问研究者认为“徒劳的提问”的弊病有:(1)目标不明确;(2)零散,不系统;(3)无视  相似文献   

7.
幸萍 《现代语文》2009,(7):27-28
与所有课程一样,大学语文课也应重视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常言说得好:“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问”不仅是学生要问(请教)老师,同时老师也要经常提问学生,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要的,下面从提问的必要性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张冰 《考试周刊》2012,(72):102-102
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之上,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和老师更好地交流,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受到提问的启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促使他们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组织数学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更适合于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又富有吸引力的提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疑虑之情。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和进一步讨论理解。这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与老师沟通,缩短师生之问的距离.及时反馈信息都足非常有益的。那么课堂提问中.究竟怎样提问才能恰到好处呢?笔者以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初步探讨课堂提问的几点做法.以益于今后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达到认识的最佳状态。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少不了提问这一环节。但提问并不是不分阶段、不分对象地想问就问,它是一门艺术,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相应地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质疑问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是学生的权利。早在古代,提问就是学生求教的主要途径。学生有疑惑时,必须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则应从其职责出发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仍未引起重视,教学方式由原先的一讲到底变成了一问到底,于是出现了“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满堂问,学生被问得晕头转向,连独立思考和读书的时间都被挤掉了,当然也不可能向老师提问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也知道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就是不敢让学生提问。究其原因主…  相似文献   

12.
寒窗苦读十余载,三尺讲台七八年,听到很多的老师对学生这样忠告: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问老师,多问多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慢慢进步;也经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如此评价:这个老师上课满堂灌,讲得很多,问得很少,缺少师生互动,我们就是不懂……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但教师上课提问的问题又是所有问题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激“问”。激“问”也常常需要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思维。因此,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说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抓手”。课堂上的情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提问算不上什么全新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的成败关键。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恰到好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学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因此,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根据教学目的,把握好教材,找准“问”的契机,追求“问”的有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实践中,我曾经从这几个角度寻找问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二三十岁的时候,我喜欢发议论。如下边一段: 教师的幸福感与尴尬感恐怕是一回事。 学生问老师而老师一时失语。是老师的尴尬,而当老师把这个尴尬转化为自信时,便有了教师幸福感。一个老师。总是淹没在学生的提问中的,无数的尴尬往往伴随一生。因此,把尴尬转化为自信,也许是老师一辈子的事,是老师幸福一生的事。学生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是老师获得幸福的最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课标的理念,其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精心设计的的课堂提问。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智力。而提问的“好”,主要是好在提问的角度。有的老师凡是问问题都是“开直通车”,直接了当地把问题的核心提出来。此为“直问”。直问的弱点是比较坚硬,问题困难,缺乏弹性,不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语文课堂上适用有效的提问角度,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思考所得,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研究性阅读中的探究性提问,应该问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而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对话,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可以互问,学生还可以问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提问的质量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很大。然而在听课中发现,课  相似文献   

20.
王丽 《华章》2007,(11)
"问"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重要媒介。好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又好比水中投石,打破水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那么,要想做到"多一问嫌多,少一问不足"而进入恰到好处的绝妙境界,笔者认为提问确实有必要坚持"四忌四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