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育部让京剧进入中小学课本,惹来不少人反对,甚至有人说这是在为"文革"招魂。可笔者倒觉得这些人相煎太急了!教育部让京剧进入中小学课本其实还只是尝试性的实验,实验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不成功。当年搞股市,邓公就说,不好,关了就是。同样,如果京剧进课堂不成功,那就从课堂撤出来,不会对整个学校教育造成大的影响,更不会让什么还魂。相反,我觉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校训,有的学校甚至还有两个“一切”,即“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些“一切”乍一看好像天经地义、顺情合理,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有失偏颇。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一切”做到还是做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是教师,又是家长,无论是从教师还是从家长的角度,对于要求家长在孩子作业上签字的规定,我都是赞成的。从教师的角度看,学习的时空是全方位的,学习活动并不会因为学生离开学校而中止;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制作和运用“照片系列”,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拍摄、展示和评论,这是一种比较新颖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唐荣沛 《师道》2004,(8):30-30
从教多年,让我缅怀的往事很多。大多数是温馨的,但其中一件却经常萦绕心头——对男孩比利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赵龙 《青年教师》2004,(12):44-44
这是一堂乡村小学的体育课,此刻一年级的孩子们正进行着一场接力比赛。  相似文献   

8.
家庭.社会的细胞;家长,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学生厌学风的冲击下,细胞发生了裂变。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教育十分薄弱;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之间的结合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家庭教育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方面看,除少数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数家长能和学校配合默契以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该以什么样的脸面对学生?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的脸色,难道是唯一的吗?且不说在课堂讲授中,根据不同的课文要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就是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脸色。这和川剧舞台上的“变脸”有类似的地方:唱红脸,也唱白脸。  相似文献   

10.
刘德强 《河南教育》2006,(2S):25-25
登封市少林路小学最近实行班级安全教育“周报制”,要求以班为单位,于每周一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20分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每周的第一天就能把安全记在心里,并积极地落实在每一天。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课程理念也在时时更新,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农村小学受条件限制,教师外出研讨、交流的机会较少。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名师、新秀的录像课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江苏省“优质资源进课堂”工程,更是为广大农村师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课例展示。于是,在本校观看录像课成了大多数农村学校投资最低、普及性最强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课程理念也在时时更新,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农村小学受条件限制,教师外出研讨、交流的机会较少。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名师、新秀的录像课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江苏省“优质资源进课堂”工程,更是为广大农村师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课例展示。于是,在本校观看录像课成了大多数农村学校投资最低、普及性最强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3.
昝莹秋 《中国德育》2007,2(10):54-55
读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感动于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眷爱。作为母亲,揣着一颗殷切的心,带着对教师无比的信任,而且是“以自己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将她的“欢欣诚实又颖悟的男孩”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育。她直言不讳地追问教师:“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各种方式的知识的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相似文献   

14.
唐明  郑春华 《四川教育》2004,(10):19-19
“现在的学生难教,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好”,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确实,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层出不穷,各种流行时尚花样翻新,腐朽庸俗的生活方式也大行其道。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面前,有的学生被炫花了眼,美丑不分,尤其在受到挫折或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机智地、敏锐地看到孩子那种求上进的心理,给予信任,加以适当的引导。”这种技巧首先发端于“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到教育工作的创造性。”看来创造的基础是发现,发现的前提是思考:“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  相似文献   

16.
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使各电影公司不得不在新片的宣传上大做文章,一遇新电影上映,又是海报,又是宣传车,硬要弄得个家喻户晓。我已是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但这一次,一部号称“教子十年,不如携子一观”的台湾电影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有一个十岁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周末的晚上,我携妻女前去观看。随着电影的开演,我与妻子渐渐融入剧情,唏嘘不已。侧过头擦眼泪的时候,却看到宝贝女儿埋头于各种零食之间,吃得眉开眼笑。我问她:“你怎么不感动呀?”她头也不抬地回答:“有什么好感动的?都是骗人的,哪有这样的事?”我再问:“电影里两个孩子的妈…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是敏锐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悄悄话”教育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采用一种悄声语言让他们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厌学现象是以不愿意学习为主要特征,有厌学现象的学生对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表现出焦虑的反应。现在“厌学”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只是厌学的程度不一样,但最后真正发展成为厌学症的并不多。不过,如果我们对厌学现象掉以轻心,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和很难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很难适应21世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7,(11):14-14
时下,各类评比这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奎圆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评比述标活动。教育行业更是“不甘人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有说不完的可“评”之大事、必“评”之要情,你方“评”罢我登扬。“评”得昏天黑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邓建永 《湖南教育》2005,(13):46-46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家不远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工资低,也没有更多的钱去添置书这种奢侈品,所以很少有闲情读书,也很少有书可读。在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中,我收到了一份特别有意义的礼物——学校给青年教师订阅的《湖南教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一口气读完了全部内容。一天,我在《湖南教育》上看了《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一文后,忽发奇想:何不把文章读给学生听听。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有些莫名的激动。当天,我就抽了一节语文课,给学生念了这篇文章。读完后,我问学生:如果给大家进行听力训练,你觉得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