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宴席曲是青海河湟地区社会的、集体的音乐文化现象,作为表现各种复杂内容及情感的民间说唱性歌唱艺术,青海河湟宴席曲在歌词上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展现了当地人民所处时代生活中的甘甜和苦痛,也能看出各民族同化的痕迹。宴席曲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和说唱性特点,歌词中渗透着高原文化心理特征和高原民族特有的气质。在文学表现手法上更是独具特点,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且方言特点很浓厚。将一个故事从头到尾以朴素坦率的语言叙述下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且易于理解和传唱。  相似文献   

2.
河湟地区的歇后语主要有喻意、谐音和故事等三种类型,其歇后语中也存留着大量的河湟方言,使得这一地区的歇后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3.
河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信仰伊斯兰教的河湟回族在与当地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族群长期交往、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主要体现在经济交往、宗教交往、文化交往等诸多方面。在多元文化健康互动的河湟地区,回族形成了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和伦理道德等。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耕地、人口、物种及粮仓建置等方面,这些不仅得益于河湟地区相对有利的自然优势,还与政府的扶持、民族贸易等有相当大的关系。河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促成了经济多元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演进中河湟地区作为中原与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族文化建构出河湟文化多元鼎立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多元性文化维护了河湟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河湟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进步,最终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创造了河湟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由河湟回族主导的回藏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城镇商业网络得到恢复并进一步扩大,把安多藏区也纳入到商业网中,促进了河湟寺院城镇的兴起,这是寺院城镇兴起的根本动力;寺院城镇在河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功能。  相似文献   

7.
公元四至五世纪初,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南凉以及北凉曾先后掌控河湟谷地.作为地方性小政权,四凉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和最大限度掌控属地的需要,都纷纷在河湟地区广置郡县,使得当地出现了一次地方行政建设的高潮,这些郡县有的如昙花一现,影响甚微;有的则为以后各代在河湟地区的行政设置和城镇分布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青海河湟地区在十六国时曾先后处于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掌控之下。四凉政权为巩固统治,出于各种原因,在此广置郡县,从而使河湟谷地出现了一次地方行政建设的高潮,这也改变了当地原本的行政区划格局和城镇分布体系,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初汉译佛经已具备冯燕杀不义妇故事的基本母题要素。但佛经中,当事人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业”——宿命,而以冯燕为当先的中国侠,却较多地表现了一个好汉敢作敢当的气概,不祈求官府宽恕,不累无辜。这一广为传播的重要母题的本营构,当来自外域传译过来的佛经故事,巴利献的佛本生故事也有不少旁证。关于佛经翻译献元典的具体细致的研究,应当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河湟地区是西北边防要塞和交通要道,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原封建王朝的重视和经营以及不断的开发,青海地区的发展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近代以后,在战争的迫使下,国民政府调整政策。同时受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等影响,河湟地区开始走向近代化。反映在河湟地区社会生活方面,就是服饰、饮食、住房、交通等物质生活方式和教育、文化娱乐方式等精神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反映在民主、平等、法制、国家观念等思想意识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