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英电视纪录片与独立制片电视纪录片是纪录片生态环境中的两大种群,通过媒介种群的四大特征数量、空间、遗传、系统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种群的发展深受媒介环境的影响。虽然纪录片种群的基因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基因的改变是为了更好地与媒介生态整体形成一种平衡互动。  相似文献   

2.
变译理论是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总结提出的一套颇具本土特色和意识的翻译理论。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方法,其本质是变通,追求有效。与原版相较,央视版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的中文解说词在信息容量、内容精度、叙事角度、语气态度多个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文章借变译理论,对比分析中英两个版本的撰写处理,体现变译活动的效果。笔者认为,《美丽中国》的解说译文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对中国学生讲授20世纪西班牙史的一些思考及相应的教学方案。它是笔者2005年至今执教于罗维拉一威尔吉利大学((URV)的教学经验之结晶。所任教的中国学生主要是本科生.也有一些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野下的大规模开放与在线课程(MOOC):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新日程》是ICDE理事会秘书长嘉德·泰斯托泰先生归纳整理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大学、国际远程教育机构中的众多学者有关MOOC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等和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进行深度对话,以期凝聚华人数学教育的力量,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并对当前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流动的疆域:全球视野下的云南与中国》八旗版中文史料引证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其历史部分基本依靠《云南史料丛刊》完成,但因资料的辗转抄引和不查对原文,出现了诸如杨慎的《论民》“迷思”及其他史料引证讹误,包括存在争议的不当认识和大量技术性问题。因此,解决的方案是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的结合,建设“云南数字人文”平台,以方国瑜先生“烧砖造瓦提供材料”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料集合和资源共享。但是,西方学者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始终存在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系谱,我们要摆脱这种系谱,建立起符合历史真实的中国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1949—1979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30年的中断史,不宜一笔带过或模糊对待。基于"历史的天空"进行比较研究,不失为考察学科中断及其损失的有效方法。经与苏联比较发现,当中国还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重演"老大哥"教育社会学停滞之路时,苏联教育社会学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了飞速发展并达至高峰。经与中国台湾地区的比较发现,二者"同根不同果":不同于大陆的完全中断,其时的台湾教育社会学完成了从"再生"到"奠基"的学科发展、从传统"规范"教育社会学到新兴"证验"教育社会学的范式转型这两大任务。经与国际比较发现,同期世界教育社会学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且发展迅速,实现了教育社会学从边际向主流学科地位提升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伊始,30年的中断让我们身陷时空双盲:既淡忘于被"打入冷宫"的中国近代教育社会学近30年的创业历史,也陌生于打开国门后世界教育社会学蓬勃发展的鲜活现实,以致我们不得不重头学起,进行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迄今闻所未闻的所谓"学科重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旅游已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重要产业,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对中国民族旅游三十年的知识生产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普遍性分析。民族类、师范类和研究类院校是知识生产的主体;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是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其研究路径从文化本身到文化持有人;知识生产的理念是从最初的开发为主到近期的开发和保护并重;知识生产的价值从最开始单一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开发到“输血转造血”的旅游扶贫发展到“个体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民族旅游对国家政策有积极的响应态度。并进一步指出知识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机制:民族旅游知识生产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围绕民族文化的景观展演与真实性的发现,知识生产的实践土壤是政府引领下的民族旅游包容性发展,未来的知识生产需要学科合作的紧密性与创新性发挥。  相似文献   

9.
布瑞斯:各地课改“条件”是不同的,可是试题却是一样的,教师谁也不能不重视评价问题。要使大家“相信”课改,就要相信课程标准的权威,可是俺觉得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