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刍议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高校教育职员制是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重点分析了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实际遇到的问题,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行教育职员制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的要求,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对推动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高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应统一思想、制定《教育职员法》、建立合理的职级体系、加强考核制度建设,此外,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推行教育职员制是高校管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重点探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职员制关系到高校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发展,并直接影响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职业稳定性和高校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在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国高校职员制实施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育职员制是国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和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高校实施教育职员制是遵循大学管理工作规律,深化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人事分类制度改革、构建与市场经济同频共振的人员新陈代谢体系的重要举措.教育职员制的实施,标志着高校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征程.文章立足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高校教育职员制的制度设计,剖析高校教育职员制的实施困境,探索深化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职员制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对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海学院为例,从本科院校教育职员试行的成效与局限、民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现状、实行职员制是民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三方面阐述民办高职院校实施职员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对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制改革、辅导员职员制的实施展开研究,提出分类设置管理岗位、平稳过渡分配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等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行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是新形势下高校人事分类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职员制改革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高校职员制改革工作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职员制改革及配套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武汉大学等六所试点高校职员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基础上,创造性地探讨职员制外部配套政策,它们分别为:政府为职员制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定《教育职员法》,推进职员制度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多元化的经费筹措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高校在推行教育职员制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职员制的改进思路。并提出如果要达到教育职员制度的实施目标,就应该加强高校教育职员的专业化职业转变,建立健全完备、系统的教育职员专业化职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职员制改革工作自开展试点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面临着纵向通道狭窄、横向通道封闭、考核体系主观性强、职员待遇偏低等困境。形成困境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的制约,也有改革者教育视野的局限和价值取向的羁绊等,必须从打通职员晋升纵向通道、拓宽岗位设置横向通道、建立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协调主管部门提升职员待遇等方面着手,推进高校职员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多元评价主体的组成、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人事代理制度对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美萍 《高教论坛》2004,(1):134-136
高等学校实行人事代理制度,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对高校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双元制"模式被公认为一种比较完美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重校企合作、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其成功经验被许多国家借鉴、采用和推广。我国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更大困难。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促进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切入新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培养更多创新型的人才。这种变革的重点就是变“教师主体论”的单向平面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向的、开放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本文回顾了从1986年至1989年间我国首次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对改革产生的原因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前苏联教育与科学分离、体制与意识形态僵化的发展时期后,后苏联时代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战略,直至今日为回应国家需求开始谋求教育与科学协同发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需要摆脱体制惯性依赖,强化法律调节机制、积极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困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双证书”衔接法规制度,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完善资格证书体系的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顺利推行“双证书”改革创造条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标准,构建适合改革思路的高职教育“双证书”教学体系,建立“双证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想法,突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这对大学,尤其是行业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大学为民族工业提供人力支撑,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立德树人是行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构建"产学协同,行业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产学协同,行业元素融入大学生知识教育"、"产学协同,行业效应融入大学生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浓厚的人文情怀,又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飙 《高校教育管理》2007,1(5):61-65,69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由此,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基础性与综合性;重视多样性与前瞻性;强化实践性与职业性;加大开放性与国际性.  相似文献   

20.
“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融合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校企合作的理念,它对于高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是对高职“双证书制”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课证融通”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工学结合的关键、“课证融通”强化了高职课程标准的职业性特征、“课证融通”是实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论据阐述了构建“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