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由浅入深的活动中探究、感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并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回归生活"就成了如今品德课的热门话题。关于生活,大致可理解为: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和学习生活。那么,体现"生活"理念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儿童"。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教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教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3)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交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二、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由此引发了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限重1吨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着教师就顺势揭示课题: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设计说明: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导入,抓住“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陆毅天老师准备上一节“品德与社会”的区级教研课,她选择的内容是《怎样到达目的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课可算是各种公开课的首选,我自己就在不同场合听过四、五次。既然陆老师还想上,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帮助她上出新意来,老调重弹,对人对己都是不够尊重的。  相似文献   

10.
蒋蓓 《幼儿教育》2004,(4):45-45
课程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早期教育是教育机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媒介和载体,是儿童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教育课程——架起儿童通往世界的桥梁》一书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即将步入幼教机构的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课程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早期教育是教育机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媒介和载体 ,是儿童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教育课程———架起儿童通往世界的桥梁》一书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即将步入幼教机构的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该书提供了0~8岁儿童的整体课程。该课程倡导以孩子为中心或以孩子为导向的观念 ,强调过程 ,强调在儿童发展和学习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强调创设一个鼓励、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强调教师与家庭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全书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 ,着重指出儿童学习…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的素质,没有教育、科技,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不可能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加以改变,经济发展必然受制约。所以只有紧紧抓住智力开发这  相似文献   

14.
黄又卿,吉安市 新村小学校长。这几 年为了改变学校面 貌,她团结全校教 师,既依靠艰苦奋 斗,勤俭办校,又面 向社会,架起一座学 校通往社会的桥梁,赢得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热心支援。 1983年,黄又卿走马上任,办了一件新鲜事,成立了一个校外组织,名叫“家长委员会”。每个学期,家长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黄又卿主动向委员们汇报工作,征求意见,了解学生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并有时请他们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是新闻单元,其文体样式以消息、通讯、评论为主。教材编排该单元的目的是想通过该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新闻知识,学会写简单的消息、通讯、评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该单元文章列入考试的知识点较少,教师们大多作“快速”或“淡化”处理,即便不“快速”“淡化”。也很少有教师去精心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大多数课堂都是“单线传播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大多不感兴趣。是不是这个单元的教学就不重要呢?在信息与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只知道读死书,  相似文献   

16.
在教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的第三单元后,发现学生对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些欠缺,于是将平时易错的题目,设计在一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设计图形,预算所需的材料,以此来缩短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距离。笔者认为这样设计既能巩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没放弃让学生实践的机会。结果学生在说一说、拼一拼、算一算、估一估中综合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我所设计的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教学过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文本:从生活入 手师:“十·一”黄金周刚过,同学们又回到了校园。看到你们一张张写满了灿烂和幸福的笑脸,老师也想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能不能说出来听听?  相似文献   

18.
欧阳书琴 《生活教育》2013,(11):113-117
《语文新课标》强调第四学段“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作了生活体验研究,朱小蔓教授也提出了体验教育,可见,体验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孙娟 《快乐阅读》2013,(27):48-4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够使生活更好的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它不仅使表达更生动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刻意追求智慧有效方法,创设条件唤醒学生习作的热情,丰富平时的生活积淀,捕捉生活的精彩,架起一座习作与生活的桥粱,抒写精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