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伏建 《生活教育》2011,(11):72-74
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写作课堂教学空间,从心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创设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所以我们要把作文当做学生向生活学习的渠道,把作文当做学习和快乐成长的有力媒介,让作文陪伴每一天,成为一种学习的新方式、生活的新载体、思考的新形式,化作文的有形为无形,逐步解决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困境,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作文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作文有兴趣,他们才乐于写作。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渠道地指导学生从小练笔学写作,使学生把作文当做一件趣事,让幼小的心灵在写作中翱翔。  相似文献   

3.
作文聊天课顾名思义是通过聊天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写作。它改变了教师主宰式、一言堂的作文课堂教学固有模式,还学生应有的话语权,是写作教学中开放型、发展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三评式聊天课教学基本结构1.创设情境,引出聊天主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做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5.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6.
朱桂清 《文教资料》2010,(28):77-78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列举了五个案例,分别从学习与生活、生活与作文、作文与成长等方面来体验、研究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并有机地结合到作文教学中去.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引领他们走向鲜艳明媚的人生境地。  相似文献   

7.
黄义 《广西教育》2011,(20):53-53
所谓生活化作文,就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是解决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弊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内容充实是中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内容是指写进文章的人物、事件  相似文献   

8.
任纯 《考试周刊》2014,(29):57-5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要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就不要把作文当做"课"来上,而是应当把作文变成学生感知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而教师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带领学生勤观察、广阅读、多练笔,并给予正确的、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坚持下去,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作文教学的思考,锁定作文教学的主要渠道,源于生活,又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从而确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渗透艺术教育的主题,即六个方面:表演创设情境、图画创设情境、音乐创设情境、朗读创设情境、提问创设情境和材料创设情境。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作文有"源头活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作文教学的思考,锁定作文教学的主要渠道,源于生活,又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从而确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渗透艺术教育的主题,即六个方面:表演创设情境、图画创设情境、音乐创设情境、朗读创设情境、提问创设情境和材料创设情境。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作文有"源头活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情与境相互融合,和谐伴随,将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亦如此.若有一个适宜学生作文的情境,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感情体验就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所以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课堂作文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彭娟 《中小学电教》2009,(12):106-106
<正>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思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个性化作文的概念,并从加强语言训练、鼓励大胆创新、引向生活让学生自由作文和创设心理安全情境让学生乐于作文四个方面论述了个性化作文写作指导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的局限,手段使用的单一,学生受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学习情感的制约,教学面貌显得沉闷,教学进程显得艰难。 因此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陷入了作文难教,老师怕;作文难写,学生愁的局面,作文教学质量始终徘徊不前。而现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Intemet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为此笔者不断地思考、探索,尝试着把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作文教学“联姻”,以改变作文课堂教学面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完善,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多媒体教学以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我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给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能写作、会作文,并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反映。小学语文教师均把作文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当做一项基础性教学任务落实于课堂教学中。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钻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加强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灵活运用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适时创设写作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把作文当做一种乐趣,从而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6.
高爱兰 《考试周刊》2014,(39):66-66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为"乐"写,使学生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恰当地利用语言、组织语言,但长时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常常是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教师感觉无从下手,难达教学目的,究其根源所在,就在于作文过程是一个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程,而学生因种种原因,很难与教师的作文要求合拍,难享作文之乐。一、循序渐进,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作文概念现在许多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把写作当做一种负担,甚至一些小孩根本没接触过作文就喊着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面对学生作文中的虚饰、矫情 ,有人归纳为“学识贫乏 ,生活积蓄贫乏 ,思想情感贫乏”。因此 ,作文教学不仅需有知识、方法、示例的分析指导 ,更应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着手 ,发现、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切入点 ,用生活激活作文课堂教学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从而带动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创作最佳状态。一、无欲不举笔 :创设突发情境 ,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个班风纯正的班级里 ,集体活动常常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 ,如果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漠视学生生活、轻视学生心理需求、偏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只见“学生”不见“人”的做法,将学生视作作文教学的对象,而不是与作文共同成长的生命体。学生无法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因而在作文中产生较多负面心理。  相似文献   

20.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原动力。作文也不例外。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把它当做想做的、愿意做的事,他们就会喜欢作文,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呢?第一,在作文评价中激发兴趣。我们知道,学生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面评价是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