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板桥说字     
邹大庆 《辅导员》2010,(19):16-16
"江南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是清代乾隆年间享有盛名的父母官,而且他的诗、对、书以及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每当郑大人练书绘画,家丁仆人都围绕在书案前,抢着磨墨铺纸,想捞点艺术享受。当人们看到郑大人挥毫练书、洒彩泼墨的时候,都会翘起拇指,禁不住啧啧称赞:"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如果具有丰富性、优美性,那么就会大大提升他的交际魅力,使之受人欢迎。教育也同样如此,想要幼儿语言丰富优美,教师自身的语言必须丰富优美。丰富幼儿的语言,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多输入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许博渊 《教育》2012,(2):58-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说到郑板桥,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竹子!的确,郑板桥笔下的兰、竹外显清雅,内含寓意,以致流芳百世,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他还善诗能文,果敢机智,为人正直,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厕家,也是乾隆年间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贺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的一位姓陶的朋友过生日,郑板桥前去贺寿。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郑板桥又迟到了,好不扫兴!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来,  相似文献   

6.
7.
郑板桥(1693~1765),清朝著名的画家,原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年间,郑板桥中进士,曾担任过山东知县,因为赈灾民请命而冒犯了豪绅,后被罢官回乡。郑板桥擅长诗词、书画、诗书,人称为“三绝”。他所画的尤以兰、竹、石最为精妙。他作字如写兰,写兰如作字,被称为扬州“八怪”之冠。  相似文献   

8.
9.
许博渊 《教育》2012,(4):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首先,是不读烂书。郑板桥认为社会上书太滥太多,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曾说,"魏、  相似文献   

10.
原来小作者的"藏"书并非收藏,而是货真价实的"隐藏"。读漫画到了这样争分夺秒、痴迷忘我的境界,足可见小作者对漫画的喜爱。喜欢课外读物当然好,但是学习和作业也要认真完成才行哦。文章对心理和细节的描写很生动,文字诙谐幽默,不错哦!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是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被称为诗、画、书三绝。他那条难得糊涂的条幅,用各种规格印出来,在我的卧室兼书房就悬挂了一幅,自命聪明者也,煞是哲学。案头有一册草黄色硬纸皮装帧的景印《郑板桥全集》(全一册),是国学整理社世界书局于中华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伦敦郊区有一家叫汉诺的酒店,生意兴隆,门庭若市。酒店老板是个理财专家,加上老板夫人经营有方,汉诺酒店一时间声名鹊起,成为伦敦郊区首屈一指的酒店。一只调皮的鹦鹉,不知从何方来,在酒店的树枝上栖居下来,每天凌晨与傍晚时分,会对每一位出入酒店的人说客套话。这只鹦鹉简直成了酒店的亮点,许多顾客以为这是老板的巧妙安排,口口相传后,鹦鹉竟然逐渐成了揽客的主要元素,能够在凌晨时分听到鹦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城中的大盐商马程远亲自来到郑板桥的家,许诺千两白银求郑板桥的一幅字画,却被郑板桥一口回绝。为什么呢?原来郑板桥不喜欢结交马程远这样的豪绅富商,认为他们的钱财多是不义之财,往往是囤积居奇、压榨百姓得来的。这些豪绅富商就是出再多的钱请他作画,他也不干。而对那些穷苦平民,他非常同情,愿意和穷人来往,常拿钱周济他们,有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一次应邀参加一个宴会,席间有个举人带着醉意说道:"如此良辰,岂可无诗?"便随口吟一  相似文献   

15.
邵晋涵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向为士林所推重.然而关于其字号的说法,时人已有分歧.章学诚撰<邵与桐别传>,其子章贻选作补注说:"先师讳晋涵,字与桐,号二云".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写本丛书.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主要典籍,共收录书籍3461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丛书的编纂历时之长、收书数量之多、包罗内容之广、参加编纂的名人学士之多、对古代文献保存所起的作用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正古往今来,有不少精通养生之道而又工于诗文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了一些养生对联。这些对联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给人们以艺术享受,也是养生益寿的良方。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这样一副对联:萝卜青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吃清茶淡饭,饮天然茶水,能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正"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十分喜爱的楹联。楹联如其人。板桥画竹,虽是寥寥几笔,却好似那三秋树——瘦劲秀挺,姿容别具;又如同那二月花——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画竹如此,读书亦然。求知识、做学问,固然需要广采博学,但同时又要删繁就  相似文献   

19.
趣说书斋联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诗人、大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上撰联,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此联体现了主人的书屋环境:清风、明月,茅屋、村舍,书声琅琅,主人在此读到天亮也不疲倦。此联情趣盎然,催人发奋。他后来还写了一副对联,联曰: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联妙在一个"咬"字,把人们钻研书本的情态及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漫话悯农诗     
辛薇 《语文天地》2011,(18):40-4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清代诗人郑板桥认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早在《诗经》中就有《七月》、《硕鼠》、《伐檀》等体谅农民辛苦的诗作。"悯农"一词最早提出来的是中唐诗人李绅,他脍炙人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至今为人传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