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日延安》即将付印的前夕,作者师银笙同志从千里之外的延安给我来信,要我为这本新闻集写序。他的来信以及附来的文稿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陕北高原,带回到我曾在延河之滨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的初页。尽管整个中国大地还沉睡在一场漫长的恶梦里,天灾、疾病、贫穷、饥馑还像驱不散的幽灵一样在延安的村舍间和窑洞里游荡,那情景曾使我极度地焦虑和痛苦。但是,那南泥湾的莽莽丛林,关旗镇的巍巍山岭,还有那岩畔上  相似文献   

2.
银笙 《新闻知识》2005,(2):34-35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这首《延安颂》深切表达了在那难忘的岁月里革命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当悠扬辽远的歌声响起时,我无数次地看到那些老延安眼中的热泪在闪光。那是激动的泪、真挚的泪、是从心灵深处流出的泪。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是晴雨表,是温度计。报纸的总编辑挤时间读点读者来信,可以了解许多在会议上、办公室里听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过去,我曾在河南日报社群工处工作。当时的总编辑何凤德曾对自己提出了每周要阅读和处理两件来信的要求。信由群众工作处提供。试行了一年多,虽然提供的来信还不够典型,阅读得还不够过细,但对于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还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去年五月下旬,我和老伴同去西北旅游,在延安逗留了两天.宝塔山上,导游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57年,周总理曾回过延安,见到延安还很破旧,老百姓还很贫穷,心里非常难过.他愧疚地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对不起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回京后不久,总理便批示拨出专款,在延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  相似文献   

5.
“五四”青年节前.我随后备部采编人员一行远赴延安革命圣地参加思想作风教育活动。谁能想到那一孔孔土窑洞和低矮的瓦房.曾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干军万马,决胜千里之外的司令部所在。  相似文献   

6.
惊悸     
一个同事将一封读者来信丢在了我的案头,一瞅那来信上贴着我写的那篇稿子的剪报.和那上面鲜血般勾勒错误的红道道,我的心立即哆眸剧跳起来。我心急眼雾地把来信扫了一遍,就像突然遭到电击一般,我在坐椅上呆愣死默了好长时间。未了,一个声音从我心底升起,在耳畔轰响:“存不得侥幸,偷不得懒呀!你有一丝侥幸,偷一时懒,就会给你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给你的报纸造成很大损害!”那篇稿件内容是替编辑部寻找一位热心读者。报社从今年四月初起,每隔一个星期左右都会收到一个信件,那信封里装的是先几天出的本报,每张报几乎每篇文章都写…  相似文献   

7.
曾三传     
八、在延安日子里1940年3月,曾三在兰州与沈义结为伉俪后,便双双奉命去西安作党的情报工作。半年多以后,又一起奉命调回延安。1.重返延安1940年11月,曾三和沈义一踏进延安,就感到延安和西安虽然相距不远,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时,延安虽临近隆冬,但在曾三的心里,一切都象美好的春天一样,到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真是“风景  相似文献   

8.
延安之行,我看到了高耸在嘉岭山上巍峨的宝塔、像护城河一样绵延曲长的延河。尤其是看到清凉山新闻纪念馆里陈列的前辈们为新闻事业奋斗的工作场景,更让我一个新时代的新闻人感触颇多。那一切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里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忘我工作精神。艰苦奋斗、一心为党、一心为民,这是延安时期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当年在新闻战线工作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四年,杜鹏程同志的《保卫延安》刚刚出版,我便借来阅读.未读几页,便被他那环境描写的生花妙笔所吸引.他把延安描写得太美了,美得叫人心驰神往,不禁要投入那场保卫延安的战斗!书中写道: 夏秋交接的季节,是陕北最好的时日.早晨大雾罩着延安,罩着延安城周围的山川和流水,几十步远,就什么也看不清.雾气里,牲口的铃当声怪中听地响着,报告一天劳动的开始.远处,雾气罩  相似文献   

10.
2月16日,正是农历丁卯年的除夕,上海一场大雪,遍地皆白,银装素裹,别有风味。我在医院里接到报社转来的一批来信,其中有一封是《中国人才报》的臧宏生先生写来的,原因是他看了我在《中国记者》上写的那篇《如此人才》而向我反映情况的。我不认识臧宏生先生,也与《中国人才报》素昧平生。但一个作了50多年新闻工作的人,读此来信,不无感慨。辗转病榻,不能成寐。  相似文献   

11.
小李同志:来信牧阅。你在信中说:“新闻对我来讲,是既熟悉叉生疏的东西。说对它熟悉,是因为每天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从广播里听到,说对它生疏,是因为对它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你还说,“投稿数次,一篇未中,几乎丧失信心了。”看了你的来信,敦促我尽快给你回一封信。  相似文献   

12.
忆兰邨     
去年夏季的一天傍晚,闷热极了。我们一家吃过晚饭正在小院乘凉,突然接到兰邨去世的电报。我瞠目向天,泪水夺眶而出……兰邨长期患病,近几年来,一年比一年加重,经常来信要我们为她求医问药。在她逝世前两天,我重返延安刚回来,接到她的信,我立即回信,说了重返延安的感受……。万万没料到她给我的信竟成了绝笔。  相似文献   

13.
我很难用准确的字眼形容我走上竞岗演讲台那瞬间的心情,也无暇顾及台下那一双双眼睛正在用什么样的神情注视着我,我只管自己那语气里有点沉重的如下陈述,那沉重里大约还有着些许的苍凉……  相似文献   

14.
你看这根扫帚把,现在灰溜溜地躺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曾在树林里碰见过它,当时它风华正茂,枝叶繁茂。如今变了样,却还有人自作聪明,想靠手艺同大自然竞争。拿来一束枯枝捆在它那已无汁液的身上,结果是枉费心机,不过颠  相似文献   

15.
甘惜分同志1916年出生在四川邻水县,抗战初期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在党的培育下成长。抗战刚胜利,他曾作为随军记者前往国民党统治区大同,写过题为《大同——日本投降者的乐园》的报道,由延安新华分社向全国广播;他在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当过多年记者。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舆论研究所所长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他小时家庭贫穷,一些纨绔子弟看不起他,欺负他。甘惜分回忆少年生活时说:“这种不幸遭遇,却激发了我的上进心。我看着那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他们嫌我穷,我还讨厌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拙文《打粉打到后颈窝》,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反响,不少传媒界友人来信赞同拙文的观点。那篇拙文开首,我曾引述了一个例子:一位市长在本市一家商场后院夜晚发生火灾后,赶到现场指挥灭火。这本是“公仆”应尽的职责,正常的工作。有位记者现场采访中却向市长提出了一个不适当的问题:您在大火发生后深更半夜赶来亲自指挥抢救,请问您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17.
(1) 《应该发生的故事》于1985年5月2日在《北京日报》头版发表后,受到了一些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报社及我个人也收到不少来自各地的读者来信,对化工三厂物资管理科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表示佩服,有些来信还揭露了本单位个别党员干部为个人谋私利的劣迹. 作为记者,面对这些称赞和来信,我的感觉并非喜悦,而是内疚. 我在正式采写此稿大约半个月前,化工三厂的通讯员曾打电话告诉我:“厂里在形势教育中发现了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18.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率领20余万精锐部队大举向延安进犯,目的是消灭我中央首脑机关和西北人民解放军。在进攻延安前,胡宗南曾向蒋介石许诺:三天拿下延安!3月14日,国民党各路大军开始行动,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3个师为左路军,由洛川,  相似文献   

19.
延安行记     
童年,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和探求文明之源的冲动。9月10日,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观走访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安排,内蒙古档案局全体人员赴陕西延安进行“红色之旅”的学习考察。“梦里寻它千百度”,这次延安之行,使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令我心驰神往的延安。  相似文献   

20.
曾三传     
七、新疆之行1938年春天,曾三奉命去新疆工作,他在那里度过了两个春秋。1.西出阳关1938年2月,在一个晴朗的上午,曾三由延安乘汽车向甘肃兰州方向驶去。乍暖还寒的延安城渐渐隐上了,曾三的心,随着汽车的颠簸也在剧烈地跳动着,在延安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不断地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