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师之乐     
世间的快乐多种多样:工作之乐、玩耍之乐、天伦之乐、友情之乐,等等,而为师之乐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学校无小事,点点滴滴都是教育.快乐教育就是从点点滴滴中寻找突破.北京一师附小在这条路上探索了22载,形成了自己快乐教育的"三乐"特色: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教师的乐教善教之乐以及学生的乐学会学之乐.  相似文献   

3.
快乐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同样适用于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快乐型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人伦亲情之乐、自我成长之乐、道德完满之乐、山水超然之乐以及忧患苦难之乐。快乐型生命教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让生命教育在快乐中完成,即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生命的存在与非存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通达这一目标。第一,师生间建立"我与你"的公开敞亮的平等关系。第二,审美化的生命教育情境。第三,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学习者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学习的快乐”价值明显,研究其类型和层级,可以帮助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基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学习的快乐”可以划分为认知之乐和情感之乐两种层级。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习的快乐”可以划分为满足生理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安全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自尊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学习之乐五种层级。“学习的快乐”对学习主体发展具有显著价值。“学习的快乐”可以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学习的快乐”研究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启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志于学”;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学习的发生;教育教学要关注教学的整体性与生命力;教育教学要切入生存这个学习的核心命题;教育教学要致力于学习终极价值的实现和人本意义的复归。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导下,构建开放、有活力的快乐语文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快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得到学习之乐,教师品味教学之乐,师生共同感受和谐之乐。而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能力中感受快乐,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创造快乐,在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体现快乐。一个语文教师最成功的,是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共同演绎快乐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6.
李斐 《现代家教》2003,(10):22-23
快乐不是专属,谁都应该快乐,谁都有权快乐。对于花一般绽放的年纪,快乐自然更不应被沉重的书包、繁重的课业所压制、所扼杀。当然,快乐并不仅仅等同于玩乐,也不完全对立于学业,更非坦然受之于索取。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对事物光明面的认识,源于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和社会。能推一己之乐而为他人之乐、天下之乐,则是快乐之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黄卫娟 《快乐阅读》2011,(21):126-127
"生态"本指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态平衡"则强调人与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认为生态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而课堂中的快乐,要体现"三乐",即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教师的善教之乐;学生的善学之乐。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之乐     
文中所谓欧阳修之乐,指其"曾点之乐"、"孔颜之乐"、"隐逸之乐"。此三乐构成了欧阳修快乐潇洒的人生观。它提醒世人:在执着于事业时,别忘了自己应当享有的一些常人之乐;在遇到挫折时,应当自强自乐,别怨天尤人;在感到身心疲惫时,不妨去亲近自然,体味那清净无为的逍遥人生之乐。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20):184-185
<正>《庄子·秋水》中一同出游的庄子和惠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不禁会想,倘若庄子和惠子都来养鱼的话,一定是庄子的鱼比较快乐。道理很简单,庄子懂得鱼儿只要自由自在生活在水里便会很快乐,而惠子既然会认为身为人的庄子一定无法体会鱼之欢乐,那么想必他自己更加不会懂得鱼儿真正的快乐之源。若将学生看做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太难了”一话火遍全网,这不单单是对自我的调侃,也是对目前社会中人们生活情况的真实反映。从魏晋时期陶渊明闲适的自然之乐,至大唐时期李白豪放的借酒之乐,再至北宋时期苏东坡无可奈何的苦中作乐,快乐似乎总是在人们身边。反观今日,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快乐似乎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有位养生学家,名叫石成金,著有《快乐天机》一书,其中有篇《快乐五法》,提醒人们及时捕捉快乐。其五法为:一、登山之乐:闲时攀山,在山石上一坐.看白云变幻,不亦乐乎?二、看山之乐:观绝妙山色,心旷神怡,忘乎所以.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节目》是一首儿童诗,写的是少年儿童欢度“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的心情,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时刻准备着献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全诗一共四节。第一、二两节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欢度节日时的快乐心情。第三节是写祖国培养我们“幸福成长以及我们”的理想。第四节是节日欢乐的场面。全诗以“乐”为红线,心与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出了少年儿童欢度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二程的"孔颜乐处"观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如下:"自得"之乐,它是在主观内在自觉基础上达到的顿悟之乐;"循理"之乐,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心灵所获得的快乐和愉悦;"鸢飞鱼跃"之乐,这种乐是精神自由之乐,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超越了世俗生活的困窘;"与物同体"之乐,它实质上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同,对自己成为自己的一种睿智把握。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珠三角地区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的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质性访谈研究。通过质的类属分析得出,教学名师在工作、思考、人际和休闲中都能找到人生的乐趣,感受到愉悦和快乐。研究得出两点结论:教学名师在工作生活中享有众多"心流"体验、名师平衡工作与生活能力强。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培养思考习惯,深入思维之乐;热爱教师职业,投入工作之乐;和谐自我他我,融入人际之乐;懂得娱乐怡情,醉入休闲之乐四条建议,供广大青年教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读编社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I0001-I0001
孟子概括了人生“三乐”,天伦之乐、为人之乐、人师之乐,并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的人师之乐当做是人生中更高一种层次的快乐。这点在我刊采访北京市育英学校严华校长时得到了印证,严华校长践行“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理念,努力使学校为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舞台来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让师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科历来被认为枯燥而无趣,但是本文作者却把中学数学课上得快乐无比,从中学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巧妙地导入,让学生产生爱学之心;中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让学生享受数学之乐;中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探索,享受攀登数学高峰之乐三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我校少先队工作在快乐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多样、童趣的教育阵地和多彩、开放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兴趣之乐、自主之乐、创新之乐的工作特色,极大地促进了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师之乐     
世间的快乐有多种多样,工作之乐、玩耍之乐、天伦之乐、友情之乐,等等,而为师之乐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也许有人会说:整天备课、上课、自习、作业,烦都烦死了,哪有什么快乐可言?而我要说,那是你没有认真地去体味。如果你认真地去体味了,你会感到为师的时光是美好的,能让你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能激起你追逐知识的欲望,能给你无限的遐想与梦幻。与孩子们相处,你可以有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与他们同欢乐、共悲伤,课堂上和他们一起攀登,课余与他们一同嬉戏。下雪了,一块儿打雪仗;草绿了,结伴去踏青。与孩子们相处,你可以…  相似文献   

19.
为师之乐     
孟子有“君子三乐”说,第三乐为“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认为教育工作也是享受人生快乐之事。教育之乐之所以由孟子提出,与孟子乐于读书并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先秦诸子中,孟子是最讲究读书方法的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思想性,是能够直接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也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的学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魅力之乐,享受自主学习的成功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