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蒋敏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3):49-50,110
分析了13位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及对图书情报机构的影响,提出了图书情报界应对国际标准书号升位的对策,并介绍了UNIMARC常设委员会修订010字段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
ISBN升位:一种进化,而非革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10位和13位编码的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背景、内容、意义和不足,阐述了13位编码的国际标准书号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以此说明ISBN的升位是一次进化,而非革命。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国际出版业和图书贸易通用的标识编码,历经50年发展演变,已被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为出版业界所熟知.但学界对国际标准书号的历史研究仍有诸多不足.本文在厘清国际标准书号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纠正了相关文献中的讹误,补充了1970年以前英国标准书号(SBN)的发展历程,明确了国际标准书号的设计者及SBN的校验码算法,并深入分析了国际标准书号升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试析10位和13位ISBN共存状态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阐述了ISBN国际标准书号自从2007年升位后在图书市场存在的现状,以及由于升位引起的10位和13位共存状态对图书馆业务工作,诸如采访、验收、编目和检索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陶静 《图书馆学刊》2007,29(6):122-124
从ISBN升位谈起,分析了升至13位的国际标准书号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它带动了出版发行界和图书馆界等相关行业的常规处理方式的变化,从而也促进了相关软件发展。  相似文献   

6.
1969年10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把国际标准书号(ISBN)定为国际标准,1970年推荐给各成员国使用。随后于西柏林成立了国际标准书号总部,负责国际标准书号的管理。至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家出版社采用。鉴于出版事业发达的国家重视国际标准书号的推行,以及匕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于1981年与国际标准书号总部商洽、申请,取得了台湾地区代码“957”。经过八年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标准书号(ISBN)升位后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沿革、结构,分析了升至13位的国际标准书号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国标准书号》,1987年开始试用,并于1988年正式使用。为了帮助人们编制国际标准书号(中国标准书号前部分),本文介绍一种快捷编制国际标准书号的方法。笔者多年来一直用这种方法帮我社手工编制了大量国际标准书号。实践表明,这种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10位和13位编码的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背景、内容,阐述了13位编码的国际标准书号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书号升位正式开始实行2007年1月1日,现有的书号将通过增加“978”前缀从10位升至13位。2007年1月1日后出版(包括再版、重印)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从征订目录到版本记录将一律使用13位中国标准书号。之前使用10位中国标准书号、版本记录中出版日期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并已进入装印流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标准书号(ISBN)升位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ISBN升位的背景、意义、方案、修订内容,以及在国内的反响和由此所引发的思考,说明ISBN升位是一种进化,而非革命。  相似文献   

12.
图书盗版的几种情形及图书馆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图书馆》2006,(2):116-117
本文从ISBN号着手分析了图书盗版的几种情形并探讨了图书馆的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图书馆建设》2007,(5):104-106
由于出版业纷繁复杂,影响图书出版因素诸多,导致了一书多号,一号多书等许多不规范现象,给图书馆采购及著录工作带来了困扰。本文对目前图书中使用不规范ISBN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机读目录中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举例说明在计算机编目工作中,利用ISBN进行查重时出现的漏检情况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CNMARC著录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分别从书目数据、ISBN、题名、责任者、多卷书的著录等角度举例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二维条码"技术在ISBN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志敏 《图书馆杂志》2003,22(2):40-41,11
二维条码具有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纠错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在图书ISBN上应用,对图书信息和在版编目CIP的存储、录入及防伪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与原理,说明了其作用与用途,并指出其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18.
探讨和列举了ISBN号的不同现象及如何确定辅助区分号。  相似文献   

19.
盗号书现象是近年来图书馆接受赠书时发现的一种新情况。通过实例研究发现盗号书有3个特点:以盗用丛书ISBN者居多;以盗用不同出版社的ISBN和CIP数据核字号者居多;其赠送者以个人为主,且以文学类图书居多。盗号书现象的出现,是目前出版市场混乱和出版监管体系缺位这种制度框架内出现的一种必然情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的行为分析理论分析盗号书现象相关权益方的交互行为,认为必须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制度土壤”入手,规范和严格监管书号的使用。同时,出书人、出版社和图书馆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