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基础,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经济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地区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的重要性,并为其提出参考性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招生人数,“211”、“985”工程学校数,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此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大,有利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有利于高职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有利于高职教育地位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居民家庭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承担的主体.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微观研究.其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小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对非货币性收益的影响大于货币性收益,但女性未从高等教育投资中获得显著的非货币收益.区域比较还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教育成本对教育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站在全局看教育,立足教育谋划全局,在把握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体系建构、内涵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笔者基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0年1月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以及中心多年来在评价过程中所积累的珍贵数据,从高校数量和教育质量两个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量化说明和实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是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长期作用形成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这种不均衡性又会对教育公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是各种办学资源的"越界"流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经历了区域教育市场孕育、区域教育合作展开和区域教育聚合体创设三个阶段,其演进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长远发展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阈中逐步推进,实现区域一体化向国际化的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招生人数,"211"、"985"工程学校数,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此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对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及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对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随之而进行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