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0日,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了北京城,所有北京人都饱尝了这次沙尘暴的滋味。 北京的这次沙尘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何如此凶猛?认真找一找自然的、人为的、域外的、本市的原因,特别是多挖一挖本市自身的原因,认识治理沙尘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近50年的强沙尘暴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50年代共发生过5次;60年代共发生过8次;70年代共发生过13次;80年代共发生过14次;90年代共发生过23次!1979年,塔里木盆地在4至6月间先后刮了三场沙尘暴,其中的一次,仅尉犁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1983年,新疆石河子垦区遭受沙尘暴的袭击,25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1986年5月,一场10级大风席卷新疆和田,农作物受灾2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1993年5月,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一场强沙尘暴,造成12万头(只)…  相似文献   

3.
追沙溯源     
今年春天,北京连续遭受6次沙尘侵袭,各新闻单位纷纷动手,在“沙”字上做文章。恰在这一时期,北京晚报编委会给编辑记者定的第二季度宣传报道重6下发给每一个编辑记者,要求我们要在创意策划上下功夫,围绕百姓身边的事做文章。 4月6日,第六次沙尘暴袭击北京,当天,北京市各大新闻单位都以突出的篇幅报道了此次沙尘暴给北京所造成的影响,但都忽略了一个细节──来源及成因。于是,我们抓住这一选题,决定做一系列报道:追沙溯源。 当晚,风稍息,记者将选题报给北京晚报总编辑,总编辑马上拍板肯定了这个选题。于是,我和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日至4月9日,7次大范围的扬沙、浮尘或沙尘暴天气接连袭击我国北方大地,首都北京几度笼罩在沙尘之中。风沙造成数百架次航班延误或被迫降落在备降机场,数千公里铁路,数万公里公路、灌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时间,风沙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镜头迎风摄风沙。报道风沙危害,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努力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观点集萃     
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一语惊人,“沙尘暴给人类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有其正面效应,说到底,没有沙尘暴就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4日,自治区档案局局长张佃敏、副局长杨勇率领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组,对呼和浩特市档案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组在听取呼和浩特市档案事业发展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审查了各项材料,实地考察了呼和浩特市档案馆、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和武川县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史万森 《新闻三昧》2006,(10):26-28
从沙尘暴光顾北京起,我几乎每年都要写关于沙尘暴的报道。这甚至也成了我们全家的话题:每年呼和浩特的扬沙一起,妻子就说,是不是又该写写沙尘暴了?道不尽的沙尘暴那是2000年4月的一天,沙尘暴已经把整个华北地区刮得天昏地暗。我和编辑部请示后,开始了对沙尘暴的采访。我的采访目标就是寻找沙尘源。记得当时查阅了不少资料,包括一些名人考察西北的笔记。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又访问了有关研究人员。最后,写成了《额济纳,谁来听你诉说》的通讯,发在法制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这应该是关于沙尘暴最早的报道之一。受访者告诉我,额济纳曾是个…  相似文献   

8.
笔者4月赴新疆罗布泊采访,追踪拍摄沙尘天气,却在罗布泊湖心地区遭遇强沙尘暴,导致迷失方向,演绎了一场罗布泊湖心沙尘暴遇险记. 挺进大漠,追拍沙尘暴 今春,我国西北地区普降大到暴雪.有专家预测,冬季降雪水过高,强对流天气发育极端,今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会多于往年,强沙尘暴会多次降临.经过分析,我便寻找机会进沙漠拍摄沙尘暴.  相似文献   

9.
数次沙尘暴席卷北京,波及大半个中国,媒体纷纷惊呼“沙尘暴成为与黄河长江洪水比肩的民族大患”。它卷起的茫茫黄沙让人心悸,更让人思考。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但它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种破坏还会带来什么?我们大抵不愿去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比沙尘暴可怕和危险得多。全社会的环保呼声使人心慰,然而事实也再次向我们敲响警  相似文献   

10.
沙尘暴被普遍关注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来自科学界的声音告诉我们,沙尘暴如同洪水、地震和火山喷发一样,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的一环。在地球上百万年的尺度中,沙尘暴从未停止,亦永无消歇。“沙尘暴”这个词汇被频繁使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早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就经历过一个沙尘天气高发时段,在河西走廊,黄尘漫漫,对面不见人影的情景当时即存在,只是到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明显减少。最近两三年,沙尘天气才再次呈上升趋势。在几年前的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沙尘或者扬沙天气开始被预报。急躁的媒体情绪媒体紧跟沙尘暴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世纪相交之夜,一场罕见的雪暴袭击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00年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的十九个旗县发生特大雪灾,其中锡林郭勒草原受灾最为严重,先后出现了10多次较大范围的降雪,特别是2000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3日,全盟出现了罕见的雪暴和沙尘暴天气,积雪普遍达17-24厘米,造成318.11万头(只)牲畜出牧采食困难;受灾人口30万,受灾草牧场近二千万公顷,形成了有记录以来最大一次白灾,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我作为新华社记者深入灾区进行现场采访,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4月份正是新疆沙漠地带沙尘暴肆虐的猖獗时期,我们一行人直奔南疆,开始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调研采访。短短半月内两次遭遇沙尘暴侵袭,更见识了塔克拉玛干与库姆塔格沙漠的“握手”景象。月黑风高夜两大沙漠“暗度陈仓”4月8日和16日接连两场沙尘暴席卷了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呼和浩特市档案局(馆)建馆50周年,为了更好地发挥馆藏档案的作用,呼和浩特市档案局(馆)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翻开历史档案、见证60年沧桑”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受到了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2008年7月21日,呼和浩特市档案馆20万卷档案资料顺利、圆满地搬迁到新馆。  相似文献   

15.
虽然尚未有官方调查报告显示出其关联性,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协原主席张彭慧于中秋夜在办公室里割自杀,不免使人联想到2013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一批相继倒下的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种种迹象表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在进入此轮反腐工作的关键时期,而张彭慧在此节点上非正常死亡,愈发显得不同寻常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呼和浩特市档案馆和呼和浩特晚报社共同组织了伊利·晚报小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档案馆参观采访活动。在呼和浩特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档案展厅,工作人员为小记者们做了认真详细的讲解。展览的一件件档案和老照片深深地吸引了小记者们,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呼和浩特市各族人民英勇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至4月间,席卷大半个中国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使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骤然集中。新闻界围绕沙尘暴进行了大量报道。这次报道对沙尘暴景像和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触动面较广,深度思考较深,通过对生存环境的忧思,人们加深了对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解,是突发新闻与深度思考结合较好的实例,对我们搞好今后的灾害性报道、气象报道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强赛罕区教育教学档案的目标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档案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小学档案员培训班。呼和浩特市档案局副局长刘秀芬应邀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3月9日下午两点,甘肃省民勤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民勤上空瞬间被灰黄色沙尘笼罩。这是甘肃地区今年进入春季以来出现的第5场沙尘暴,也是较强大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在其后的3天时间里,甘肃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扬沙天气。这让人们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中国北方沙尘暴起源地之一的河西走廊,同时更多的有识之士也将目光投向横亘在甘肃省与青海省交界处的祁连山脉。2006年的春天刚刚到来时,笔者又一次出兰州,过黄河,越乌鞘岭,穿行于千里河西走廊。虽说已是春季,但河西走廊依然沉寂于荒凉中,看不到半点春天的影子。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站在海…  相似文献   

20.
从3月19日开始,1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3月20日下午2时,川北门户——广元城区突然黄尘漫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摇得树枝“哗哗”乱叫,打得玻璃“叭叭”作响,人们惊疑:沙尘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