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全世界都在考虑如何应对这种竞争。我们要赢得这场竞争,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科技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流向,其主要表现在:1.培养新型人才,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这是因为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和对抗。培养“21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教育共同目  相似文献   

3.
世界的竞争,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创造力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世纪世界教育的主题,也是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重大任务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那么世界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思维的竞争。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毫无疑问,也不能离开思维学的指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思维学的角度去研究应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22):175-176
科技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竞争。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重点。传统教育存在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与学习兴趣、想象能力、情感培养、审美思维、个性特征等条件息息相关,也会被课堂气氛,教师能力和素质,课程设置等条件所影响。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而积极的课堂氛围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温室,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激烈竞争 ,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 ,实际上也是教育的竞争。有人预言 :今后各国的激烈角逐 ,其输赢不在火箭发射场上 ,而是在培养人才的课堂上。现代与未来科技是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为中心 ,它们的主要基础就是物理学。创造性教育 ,就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途径 ,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 ,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教育。从人才学的角度来说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重大任务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那么世界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思维的竞争。作为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毫无疑问,也不能离开思维学的指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思维学的角度去研究应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郑利云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22-12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同时也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而创造性人才竞争的关键在教育.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是关系国运兴衰的百年大计.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都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不例外.本文试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谈几点看法,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9.
刘倩 《新疆教育》2012,(19):39-39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性的经济竞争的实质在于科技,科技竞争的实质在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未来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创造性,这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竞争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落实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所在学校的特点,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思维水平高低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斯将思维誉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我国著名的科学作家高士其说:"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科学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结底却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成长,其关键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谈发散性思维在劳动课教学中的作用丽水地区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樊泽友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而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环节,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视,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以宇航、新材料、新能源、电子...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人才。高校集科研与教育于一身,担负着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高校培养出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21世纪国家科技进步的推动者。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担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 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高质量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素质。目前世界各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最受重视的是研究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在于突破旧的理论框架而实现创新目的。纵观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曾黎源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66-167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知识科技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益更新.21世纪各国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而各种思维能力中,最可贵、最高层次的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因而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已迫在眉睫.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加强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应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一代新人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环顾全球,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的焦点实质上又是人的创造力开发的竞争,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本民族的创造力,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流的创造型人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创造力的开发,又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就必须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很粗浅的看法。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一种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以下的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精密性。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其思维灵活、善于变通、反应快捷、思路新颖独特、富有创新精神。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是世界竞争激烈的世纪。世界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于创造力的竞争。试想,一个老跟着人家的后面走的国家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吗?能自立于强国之林吗?因此,培养创造型的新一代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时不单只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瞻远瞩培养跨世纪新人芮城县教育局长陈昌乐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战略意义上来说,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提高公民素质,迎接21世纪科技竞争的大挑战,是我们筹划发展教育的方针,这也是我县加大教育改革力...  相似文献   

18.
陈勇武 《文教资料》2006,(5):168-169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的一环,实习教学正是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可见,如何正确设计与实施专业技能实习,关系到我们能否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育是当代政治、科学、经济竞争给教育提出来的新课题,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现代化新人的需要。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育。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看作“国家之宝”,看做关系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当前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社会。所谓信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科技、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实质就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专业轻素质,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模式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已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高等教育应及时调整原来的培养目标,强化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真正适用的人才。一、世界科技经济的进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变着世界的高等教育。一是知识积累和更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