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的基本矛盾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方面。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揭示这一矛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基本矛盾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揭示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似乎凸显在认知方面;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即“可接受性”;教学要求与学生具体需要之间存在距离,即“接受性”。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存在于“可接受性”与“接爱性”之间的距离,它凸现出以情感交流为文化背景的教与学的目的形态——对知识或信息的“新陈代谢”,它在客观上将教与学的基本矛盾统一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上来,使刈门容易抖落传统的理论尘埃,回到自己的时代和实践轨迹土来。对这种目的形态的研究将引导我们走出传统,创新出服务于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似乎凸显在认知方面;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即“可接受性”;教学要求与学生具体需要之间存在距离,即“接受性”。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存在于“可接受性”与“接受性”之间的距离,它凸现出以情感交流为文化背景的教与学的目的形态——对知识或信息的“新陈代谢”,它在客观上将教与学的基本矛盾统一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上来,使人们容易抖落传统的理论尘埃,回到自己的时代和实践轨迹上来。对这种目的形态的研究将引导我们走出传统,创新出服务于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似乎凸显在认知方面;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即“可接受性“;教学要求与学生具体需要之间存在距离,即“接受性“.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存在于“可接受性“与“接受性“之间的距离,它凸现出以情感交流为文化背景的教与学的目的形态--对知识或信息的“新陈代谢“,它在客观上将教与学的基本矛盾统一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上来,使人们容易抖落传统的理论尘埃,回到自己的时代和实践轨迹上来.对这种目的形态的研究将引导我们走出传统,创新出服务于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和“学”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是这对矛盾的中介要素。在大学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前沿性和个别性特征。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教学过程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其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学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个体认识社会化”和“社会认识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即教与学之矛盾,是教学过程中3对基本矛盾之一,高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不断在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解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工作始终面临着一个根本矛盾: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尽管新课改中教学要求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初中生或高中生,起码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可或缺的。恩格斯说:“延动本身就是矛盾”。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我校教学工作日臻完善和提高;正是在解决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才使得我校教学质最得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理解性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不断统一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性教学应是融入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教学.针对中学数学理解性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的认知领域与情感因素、情感领域的心理因素与条件、应用领域与情感关系的分析,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建构及应用,关键是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体验过程中感悟与思考.从而,实施数学理解性教学,应采用“情境一问题”教学模式,运用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说课学习、鼓励性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阙自祥 《现代语文》2006,(8):110-110
“无论是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教学目的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教学情境的情绪感受,学生也在进行情感学习。一个教师如果注重情感教育,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各种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学过程和谐是指构成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和教学系统与教学外部环境的和谐.目前,教学过程存在的不和谐主要是教师的自我中心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不同学生和教师的差异性之间矛盾等.提升教学过程的和谐性应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和构建民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造性学习的新型教学。实施“开放型”教学要求教师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13.
陈瑜 《教育评论》2007,(6):150-151
在以情优教的教学中,“情感”不仅仅作为手段来优化教学,而是首先作为目标来优化教学。语文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是人和人之间的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中,既存在认知信息的传递和加工,也存在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体验,是情知相依、共存的过程。教师只有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引领学生与文本的真情对话中,体验感悟,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刮起了一股煽情之风,“煽情”成了公开课取胜的法宝,谁…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动力。两者如果处在比较协调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便能顺利展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能有效提高;反之,教学过程就难以展开,学生的发展也会受阻。学生在学习上的程度差异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造成的,平时效益不高的课堂教学,正是由于没有解决好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不能为处于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的目的,应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有…  相似文献   

15.
於凌云 《中学物理》2012,(11):20-21
“近体效应”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情感差距应尽可能地小.教与学之间的差距大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的,只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起点、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心智实际,就会缩短彼此心理上的差距,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引发学生积...  相似文献   

16.
开放数学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学。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探索,去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进程每前进一步,都存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同新的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与不知,知之甚少与甚多、知之有误与正确之间的矛盾”。学生在求知过程中难于理解、易于混淆、不易掌握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的暗礁,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讲不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分析教学难点成因的基础上,就中学生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化解难点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新变化与教师“教学供给”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同宏观社会发展与微观生活情境紧密相关,在认知上表现出高阶性理论需求,在认同上表现出对彰显自我意识的强烈需求,在话语上表现出感性化叙事需求。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在精准研判学生需求基础上,优化“教学供给”:以理性鲜活的观点供给满足学生高阶性理论需求,以主体交互的模式供给满足学生彰显自我意识的需求,以灵活多样的话语供给满足学生感性叙事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认知冲突既能激起学生激素的思维振荡,又会催化生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进一步学习蓄积了准备态势,认知冲突源于相宜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所设定的能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引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环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体现出来,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