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秋天,我作为国家公派的出国访问学者,来到俄罗斯莫斯科管理学院学习。我的专业是经济管理,而我的业余爱好是武术。每以“武林中人”自诩。我想不到在莫斯科竟也有许多象我这样的“武林中人”。  相似文献   

2.
飞鹭 《中国集邮》2001,(8):23-23
一拨轰轰烈烈的邮市行情已经结束,留给邮人的不仅仅是新邮的壮观行情和由之产生的套牢盘,对吸引新资金和投资的注意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次激发起邮人对中国邮市美好明天的希望,“神舟”大版张的“天价”和紧俏邮品的巨大投资潜力在此次行情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风再起时     
中国足协日前发布消息:为备战2000年奥运会,新一届国家奥林匹克队将不日组建,其人员将从健力宝青年队,原赴德的中青队和参加新创立的23岁以下青年联赛的国内球员中选拔……前一阵子,足坛热闹得很。国家队忙着选帅,组建新一班人马。这景象颇有些滑稽。好像一日没有国家队就给中国足球丢不少脸似的,既然把年底的亚运会都交给国奥队去打了,明摆着国家队3、4年没有任务,偏是着急忙慌的干一些应景之事,真不知是何心思?国家队兵败“十强赛”现在也没个说法,只是一拨一拨的往上摆人,再请十个八个“名帅”又有什么用?这些事,不提也罢…  相似文献   

4.
谢锐 《新体育》2009,(3):39-39
棋界中拥有一颗童心的棋手不少,日本有武宫正树九段、王铭琬九段,韩国有曹薰铉九段,中国则有俞斌九段,当年人送他“儿童团长”之称,带着常吴、罗洗河等一拨小屁孩下棋、摆棋,乐在其中。2007年底他担任围棋女队教练后,依然不改“儿童团长”本色,寓教于乐,教棋树人。  相似文献   

5.
珍币二品     
苏国治 《收藏界》2010,(4):85-87
辽代遗珍“咸雍通宝”银质小平钱 在中国内地以北的广阔草原上,曾如走马灯般一拨拨地兴起和衰落过许多游牧民族,契丹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7.
南钢女球 迷爱喊张成 “帅哥”,每逢主场,总有一拨一拨的女球迷赶来为他加油,一俟张成进球,立马便是一条声的“帅哥、加油!”记得有一次,一帮高中生模样的靓妹竟然在看台上打出一条横幅:“张帅哥,我爱你!” 张成不仅人长得帅,球也打得很棒,而且呈涨势。上个赛季,江苏南钢因为锋线缺人,胡卫东的伤老是不好,教练只好赶鸭子上架,让张成上去硬挺。从没打过CBA联赛的张成,没想到一战成名,主场打吉林队时一人竟得了四十几分。赛季结束后,作为CBA最佳新人奖的得主还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那时起,打球风格与胡卫东相像的张…  相似文献   

8.
中国足球这幺些年来一直讲“学习”,也爱学习。从五十年代学匈牙利开始,学习的热情好像一直未曾减过。除了那段特殊时期耽误了中国的足球事业外,足球界的同志们从未放松过努力。例如,见西亚、韩国的足球是靠聘请外籍教练上去的,咱学“请进来”,请来了施拉普纳;又例如,见坐在家中学不大管用,咱学“走出去”,又是派“团”(如参观团、考察团),又是派“队”(如健力宝青年队),到国外“插队”学习、取经;再例如,见南美足球脚法  相似文献   

9.
京都三球侠     
北京工体总有一拨一拨踢球的,他们不管架式如何,颇能自得其乐。而在国安队那灰色的小楼前,也总是聚着一帮铁杆球迷,风雨不动的在侃着山、聊着天。以前小孩踢球总说:“看我这个高峰的凌空,看我这个高洪波的头球”;而在门前胡侃的人议论最多的也是杨晨啊、邓乐军的脚法什么的。现在可有些变了,踢球和侃球的还是那帮人,不过,小孩踢球说的是“看我安德雷斯这个头球,看我卡西亚诺这个劲射”。球迷聚在一起大谈的也是外援怎么牛,水平怎么高了。安德雷斯、卡西亚诺。冈波斯一时间成了北京国安的代名词,他们的光芒甚至使那些曾经风光了…  相似文献   

10.
深夜11点,五台山宾馆对面的新闻发布会大厅,尽管发布会已经结束差不多有20分钟,但是里面仍然灯火辉煌,一群人围着一个大个子不放。每一个人都急切地拉着他要求合影,一拨拍完又涌上另一拨。“我和战神合影啦!”很多人幸福地尖叫着,响亮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房间里颤抖着。 35岁的刘玉栋眼神柔和,笑意盈盈地配合着这一切。这是他在十运会上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出现, 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在全运会上亮相。他的神勇帮助解放军在第十届全运会男篮决赛中71比60击败广东,让解放军实现全运会五连冠的神话。仅仅在五运会上输给北京的解放军队,在十次全运会上,第九次夺冠,成就九星王朝。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中国人的观念变化真叫快,就拿“玩儿”来说,滑直排旱冰的热潮刚刚兴起,卡丁车又如火如荼地跑起来。如今,更有人从地上玩到了天上,开起飞机来。“飞天”有何魅力?驾机者是些怎样的人?记者怀着极大好奇,来到位于昌平县的北京市航空运动学校。 一 接待我的是飞行教练曲延国。问明来意后,老曲打开了话匣子:“航校以前专门培养跳伞运动员,80年代以后,为满足农业、林业、考古、航测等部门的需要,开办了飞行培训班,学员有退役运动员,也有各单位公派的。出于休闲目的自费学开飞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鲜事,刚开始老外居多,慢慢地中国人也多了  相似文献   

12.
童心未尽     
元旦期间,女儿突然对我说:“老爸,我看你童心未尽哩!”我笑着默认,继续我的活儿一一细读来自各地小邮迷、邮友给我的新年贺卡、贺信。是啊,女儿的话是今年对我最早的“开心评语”。正是这“童心未尽”,我一个退休老人才这么认真,与我的小邮迷们一起玩邮,在集邮中寻乐;才有这么多小邮迷给我写信;遇到过年过节时,才有这一拨又一拨学生来我家,向我拜年、侃邮。一句话:我的老来乐,童心未尽。  相似文献   

13.
跳水忧思录     
高有高的险境,大有大的难处。 一路称霸的中国跳水所向披靡,屡屡高吊众人的胃口,“忧患教练”徐益明的告诫一直成为他的“自我感觉”。谁都不会轻易相信,中国体坛实力最强的“王牌之师”也有什么“忧患”。 西出阳关去,故人醉他乡。中国跳水大军正独自品尝着“高处不胜寒”的阵阵凉意。  相似文献   

14.
早期留美幼童之体育运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留美幼童”是指近代中国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的第一批留学生。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曾国藩正式提出派遣学生赴美国留学的计划:“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材。”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公派留美学生在容闳等人率领下从上海启程。1872-1875年清政府按计划分批共选送了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留美国幼童年龄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中国邮政发行的19套,80种“”字邮票,倍受集邮界瞩目。1998年,时任亚洲集邮联主席的郑炳贤在福州讲学时说过:中国的“革”邮票同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一样,也是独树一帜,征集参展大有前途。事实上,在近年世界或国际邮展上,“”字邮票展品常获高奖。  相似文献   

16.
王华 《围棋天地》2008,(9):96-96
当年插队的农场,知青大多会下围棋。荷锄叱牛归来,我们总是灯下谈兵,枰上争霸。“兴尽计穷征战罢,松荫花影满棋枰。”日复一日,大家忘记了窗外的春花秋月,也忘记了广阔天地里的风霜雨雪。  相似文献   

17.
探讨传统与现代不是一个新颖的命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代化步伐逐步加速,人们关注的视野更多放在当下,而不再关及于过去的“传统”。但是,从文化发展而言,由于对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忧虑,学者们对传统的关注反有趋热之势。这种关注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关注的成分,也有基于文化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思考。由于历史绵长,中国文化的“传统”也就格外深厚,这使得“传统”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滋养,也成为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桎梏”。当然,这种“桎梏”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更应该视之为一种幸福的烦恼,而非一种发展的羁绊。因此,探求传统武术现代化之路需要对传统武术的“传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2004,(12):6-6
在“11·17”中港之战的晚上,我在思考这一个问题:我们还爱不爱足球。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又产生了第二个疑问:这个问,想提问给谁呢。问球迷吗?——广州主办方禁止球迷携带锣鼓,即使是这个基本权利被剥夺,球迷们还是一拨接一拨赶场去了。中国队习惯性不出线,球  相似文献   

19.
晴空 《体育博览》2008,(4):74-75
北京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紧张有序地备战奥运会。每当观众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激烈比赛的时候,解说成为了比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运动员一样,中国的解说员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喜欢体育的观众再一次听到那熟悉响亮的声音,他就是电视观众最喜爱的主持人、著名的体育解说员宋世雄。  相似文献   

20.
钓之趣     
张书勇 《钓鱼》2007,(4S):66-67
近两年,小城垂钓成风。每逢周末,行走于大街小巷,便可见众多钓友前呼后拥,扶老携幼,有条件的坐了小轿车、驾了摩托车,再差些的也骑上自行车,车前座后鼓鼓囊囊的驮着渔包钓具,一拨一拨的赶出城去,或远寻江河湖坝,或近趋小溪流水,急匆匆三步并做两步,慌张张不择大道小径;那情景,恰似大雪之夜径奔水泊梁山的林冲一般。[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