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要设活“课眼”,掀起数学教学的高潮。所谓教学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情感反应的计划,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一般说来,处于教学高潮中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是因解决了某一难题而释然喜悦;或是为有了新发现而惊奇、欣喜;或是为了领悟到知识内蕴的情理而激动自豪……   清人袁牧说过:“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意即作诗文要有波澜,要有起伏。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4.
一、脉络要“准”。这是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它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新旧知识的状态及思维状态有所了解,由于学生的上述三个状态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其不同采用较为适当的方法进行合理教育。教师要从学生认识的高度和水平、教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方面来抓,要注意化整为零;要针对学生思维障碍去设计教案。同时注意不要过于依靠教案及教参,要挖掘教材,从教材中找出更细更深的知识点,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二、目的要“明”。这是教案设计的“方向”。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明朗。教育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仍明显存在。这种模式认为教师讲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被动的“他组织”而不是主动的“自组织”;它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量的积累过程,而不是质的“建构”过程,明显违反了“教是为了发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些教学的规律、针对“单向一注入式”教学的种种问题,,有必要构建“交流一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助,教师、学生、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6.
包昆荣 《中国德育》2005,(7):24-24,44
角色意识是德育工作者精神的眼睛,思维的路标。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扮演丰富的多重角色,有时以“家长代理人”出现,承担“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责任;有时以“知识传播者”的角色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有时是“管理员”,帮助学生遵章守纪,养成“律己”习惯;有时又是“心理医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咨询、疏导;更多的时候以“朋友和知己者”角色走进学生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些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动态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灵活辩证地运用,但不管担当什么角色,宗旨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5,(4):52-52
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有的作文老师便在讲解作文知识之后,进行“下水”作文。教师不仅“下水”去作文,而且做成之后还要讲解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要讲出文章的某些地方应该怎么写和不该怎么写的“为什么”的原因;要讲出写作时“我是怎么想的”:在评讲作文时,可以和学生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施忠良 《辽宁教育》2002,(10):62-62,58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运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以突破障碍,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它是一种教学85甲丙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时,表明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就是点拨的大好时机。如图:“大正方形边长8厘米,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  相似文献   

9.
淡琛 《贵州教育》2012,(22):25-26
按照认识论原理,学生要学会新的知识,通常要经过两个步骤:了解、掌握新知识;实践运用新知识。在认知过程中,这两个步骤都不可或缺。然而,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注重实践运用的程度超出了了解、掌握新知的程度:一个公式、一条定律、一点结论以很快的速度直接摆在学生的面前;接着,铺天盖地的习题接踵而至。学生沉人茫茫题海、苦练强磨,最终以机械的方式、条件反射的感觉、固有的思维模式解开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其后果是学习“好”的学生,知道了成千上万道题的解法,但是只要题目没做过或者稍加变化,还是不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拘泥于课本,不够生动有趣,学生听来无趣,也不甚了解;课堂活动的组织侧重知识层面,而忽视了智力、趣味方面,不少学生感觉索然无味,甚至“谈物理而色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有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11.
生本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教育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章通过将生本教育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提高人素质,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掌握语法知识与词汇的具体用法,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2.
刘阳 《湖南教育》2005,(23):44-44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这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很好地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是各类信息的载体,它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英语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最后,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成绩。同时老师自己也要改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转移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是我们教师努力的目标之一;而“基础知识”是指教科书中的每个基本概念及有关定理、性质;“基本技能”是指“基础知识”发生过程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下面就“异面直线所成角”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培养和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1.有效备课 1.1有效备课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教师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过程的内容时,如果仅将其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我利用实训时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并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一、“情境探究学习”的框架结构传统的教学结构是讲———听———读———记———练。这一模式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完全忽视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情境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改变那种“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唱配角,大多数学生当观众”的“剧场式”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重在创设一种情境。创设情境重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进入一种最佳的积极思维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独立发现。在重大的疑难和困惑面前,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在搜集、整理、处理各种信息与资料的过程中,积极思…  相似文献   

16.
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获取知识重要,但能力的培养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自主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从“长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到“完全的自主学习”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的。教师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学生的这个转变过程提供日臻完善的帮助和服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中,我借助目标定位把知识、情感、能力融为一体;借助“四追”鼓励学生自主,暗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此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闻道在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且广,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去研究“学生的学”的问题上。在教学中,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就每个学生,快乐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8.
沈钢 《科学教育》2004,10(6):43-45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设计什么问题,学生就回答什么问题,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如果学生稍有“越轨”现象,则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和“点拨”,直至学生答出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为止,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呆板的学习状态,获得知识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而目前我市推出的二期课改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葛余刚 《成才之路》2012,(12):35-35
《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指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善我们学生的学习状态,其目的是使得学生的知识楚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是终身受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为了学生获得认知的最大效果而人为设计的。它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是它既服从于一般认识过程,又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其次它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再次这是由师生共同参加的双边活动,实现从以教师为主的“教”到以学生为主的“学”的重要过程。教是为了学,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尽一切教学手段去发动学生,达到最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基于以上原理,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掌握以下几点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