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大山 《现代语文》2006,(8):40-40,3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首篇《关睢》到作为旧时代最后一人亦即新时代第一人的龚自珍的《浪淘沙》,爱情这根红线连缀起几千年的历史。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吟哦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叹,你又可充分体会到李清照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情愁。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爱情似涓涓细流,生生不息。凡它所经之地,留下的不仅是缠绵缱绻、刻骨铭心,还有那梦绕魂萦的相思之苦。但凡有旷夫就会有怨女,有游子就会有思妇,有魂牵梦绕的相思,就会有缠绵悱恻的诗篇。欣赏这些诗篇,令你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份热烈、深沉的感情,更有那洋溢其中的绵绵相思,幽幽愁丝让你“沉醉不知归路”。  相似文献   

2.
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相似文献   

3.
离别相思主题的诗歌,多幽怨,悲凄,还时而透出美人迟暮的感伤,可以说这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而《西洲曲》给我们展现了别样的相思之情,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流露着相思的甜美。开篇"忆"字便揭示了相思的主题。值得让人推敲的是"西洲"与"江北"并举,"下"和"寄"连用,所以"下"不能理解为"往"、"去",而应该是忆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诗评家们,在评论诗人的艺术风格时,往往使用诸如雄浑、豪放、飘逸、绮丽、纤秩、幽婉、婉约、清新、典雅、古淡之类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及其阐述,对中国诗歌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王维《相思》两种英译文的分析探讨了"三美"原则在中国诗歌英译中的运用,认为诗歌翻译中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是十分博大精彩而独具特色的。“九九消寒”就是广见于民间的一种消遣冬日的习俗。这种习俗因为滋生于农耕业为主的民俗文化厚土中 ,所以它的起源与演变 ,它的发展和影响 ,乃至它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 ,不仅可以印证古国文化的特质与理念 ,而且能够透视中华民族的聪慧与精神。“九九消寒”又叫数九九 ,“九九”是基于中国古代历法 (即阴历 )而演绎出的一种时令计算方式 ,它是从冬至这个节气开始数起 (俗称“入九”) ,每九天为“一九” ,依次称为“一九”、“二九” ,……直到第九轮的九天为“九九” ,总共历时八十一天 ,…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用杜甫《秋行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篇,编者对诗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中"急暮砧"作了如下注释: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每每授课于此,心中不清不楚,甚至有照本宣科之嫌,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甚了解。师惶惶然,生默默焉,不了了之。其实,"捣衣""砧声"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尤为突出。如,王勃《秋夜长》"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岑参《杨固店》"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等等。这两个意象几乎已成为游子思妇言写离情别意的专属品,所以,全面、正确、深入的诠释此类诗歌之内涵,绕不开"捣衣"砧声"两意象,这不是夸张。而这两个意象其实也如一纸两面,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8.
想象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在古典诗词中。有一种奇妙的想象:作者本来在自我抒怀,但突然笔锋一转,落到对方身上,这样可以使诗歌的意境开阔,别具情味,使作者的感情更深刻地表达出来。这种想象,我们把它叫做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现在的考试大体上还是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学生的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面对以上问题,如要取得好的改善,可从两方面训练:一广泛积累,二研究鉴赏技巧,即"积累+技巧"的策略。就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三方面:诗歌形象鉴赏;思想内容以及主旨评价;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相思主体与对象两者间的"阻隔",构成了相思成立并且升华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形成相思的时空阻隔有一定量的限制,使得主体于对象的审美期待有可能处于较佳状态,保持一种"陌生感"、"新鲜感",爱情的社会价值也借此得以实现。相思阻隔的文学表现生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表现模式:相思无人理解模式,愈阻隔相思愈烈模式,人不如异类模式,人宁可化异类模式,死后化为相思鸟、连理树模式。这些模式又增殖出诸多憾恨变相实现的母题。相思阻隔,有利于具体表现模式的跨文体汇通,有利于文学与现实文化心理、习俗的互渗,有利于作品中艺术思维与神秘思维相得益彰,也有利于揭示传统爱情文学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1.
古代相思文学中的相思鸟、连理树意象寻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思鸟、连理树意象是中国古人对于人类一些本能缺点 ,夫妻间不稳定关系 ,抑或美满的恋爱婚姻受到破坏所提出的一个理想化解决蓝图 ,一个超越人类求新、好异、多变本能的努力。它殖生于神话母题 ,在相关故事传说集散下 ,形成了有特色的文本系列和构思模式 ,对于古人神秘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整合互动 ,起到了多方面的触媒、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晶 《陕西教育》2009,(4):80-80
《西洲曲》可谓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言情之绝唱”。全文以“忆——寄——望——梦”为序,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诗中用不同的景物描写,表明季节的更替,随着季节的变化,展示了人物不同的活动,各种感情也随之自然地流露出来。景,描绘得细腻清新;情,抒发得真挚委婉。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谱写了一曲南北朝时期青年女子追求自由恋爱的情歌。  相似文献   

13.
王维《相思》诗版本多样,异文现象复杂,本文通过对《相思》诗版本的梳理与异文的考证,指出:《相思》诗异文情况至宋代已经基本出现,明清两代新出现的"春来"与"愿君"版本直接影响《唐诗三百首》的选编与今本的定型;异文的产生与时代、政治、选家的诗学主张等诸多因素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两诗在艺术表层形式、文化形态及最终指向等方面存在着异构同质的内在联系,展示了人类对生命自由之理想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李娅 《文学教育(上)》2008,(24):110-110
离别相思主题的诗歌,多幽怨,悲凄,还时而透出美人迟暮的感伤,可以说这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而《西洲曲》给我们展现了别样的相思之情,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流露着相思的甜美。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增强了作品的意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有以下几个情形。一、点化引用前人诗句点化引用不同于直接引用,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点化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中的"毅魄",语出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  相似文献   

17.
邵元生 《少年读者》2008,(4):I0006-I0007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增强了作品的意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奇迹,从1984年建立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起步,此后,先后攀越了创建民族学专业、设立民族学硕士点、设立民族学博士点三座高峰,经过30年的发展,从边缘走向中心,凝炼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相思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论语》中讲:"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就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冠于百篇之首的《关雎》,吟唱的是不息的相思和爱情,诗歌虽短,却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又流露出陷于难以自拔的低叹哀呤,表达一个男子对一个好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耐人寻味的是:这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却得到了儒家的认可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呢?《史记》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范唯,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受毒打将死,丢弃厕所。苏醒后逃到秦国,当了宰相。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叔故意穿上破旧衣服来见须贾。须贾不知,对他说,“范叔一寒如此哉!”后来就用“一寒如此”成语来比喻贫困潦倒,穷到极点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