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死亡”主题,狄金森既是一个狂热的追求者,同时又是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她将千百年来的“死亡”之谜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既不掩饰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疑虑,同时也展示出对于“永生”和“真与美”的祈盼和追求。诗人的“死亡诗”及其死亡意识,在不断地进行“生与死”的思辨过程中,已经超越了“死亡”本身,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活着的意义     
周旋 《新读写》2008,(2):58-58
面对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作者以理性的笔调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对于“天堂”、“地狱”以及“重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在思想上的成长。文末提出,“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无限的未完成”,由自己的心路历程,完成了对死亡这一伤感命题的参透。  相似文献   

4.
14岁品学兼优的少年缪志豪突遭飞来车祸,脑干死亡。在万分悲痛中,大义母亲欧惠梅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捐出儿子全部器官,让几个家庭重燃生命希望。这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情动香江,湿润了香港每一位市民的眼睛。欧惠梅被誉为“香港英雄母亲”,并被评为“2006年度香港十大好人好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永生的”福斯卡的心路历程,说明“活着”只是存在的浅表形式,死亡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更为本真的方式。人们应面对死亡,在虚无中建立起生命的意义,并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去摆脱孤独和虚无,以自己的行动获取本质。  相似文献   

6.
一场车祸突如其来,23岁的姑娘伤势严重,但凭着“我是导游,先救游客”的意念,她把一个个脱险的机会让给游客。紧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女孩延误了自己宝贵的抢救时间,她的左腿永远失去了……  相似文献   

7.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教育家在生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目的、生命教育的路径、生命教育的特色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是建构于生命哲学之上,同时又超越了生死,拷问存在之价值与生存之意义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你自己”,促使学生自我生成和“成为你自己”。设置死亡教育的课程、创设非连续性教学形式、构建“我与你”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具有四个特征:以人为本,观照生命的人文性;彰显个性,张扬生命的独特性;绝对自由,选择与责任的双重性;直面.生死,追寻生命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9.
死亡意象遍布鲁迅中期作品,国民对他人“死亡”的态度,同时折射出自己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态度。在生死不明的暧昧状态中,中国民众是糊涂地死,愚昧懵懂地生。鲁迅由个体生命死亡的主题延伸出对民族存亡种族命运的深深关注、忧虑和思索。  相似文献   

10.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11.
吴丽媛 《中学生物学》2006,22(7):23-24,39
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些对生命问题的不同认识,我因此产生了对生命道德教育的思考。2004年雅典残奥会的闭幕式因7名高中生的车祸而被取消;在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接近十万人,我国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不要小看幼儿.他们的经验虽然不多.思维却不受限制。人对死亡的认识.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应从幼儿开始就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幼儿对生命死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存在的瞬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生命的一种独特的感悟,它强调了生命的某些时刻对人生的重要价值。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心灵叙事,它能透过生活的表面直接深入到人物心灵的幽暗区域,揭示隐秘深处的真实,准确表达“存在的瞬间”人物的情感反应。以“叹息”与“呢喃”作为生命的陪伴,用爱的心语和独白抱慰生命的惊惶,从人物面临死亡时不同的感觉中表达对生命的想象。作家就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伦理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氟在化学史上曾有“死亡元素”之称,因为从它的发现到最后得到它,许多化学家曾为此损害了自己的健康,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七等生的小说《我爱黑眼珠》颇具争议,我们应避开知性与常识之自明,以形上超越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其实七等生以李龙第的故事寄寓了自己的生命哲学:其一,生死观。即面对死亡,“向死而在”、“出死入生”的勇气与大智慧。只有把个人嵌入死的境界,才能使人从对死的必然性的领会中豁然醒悟,自由地开展自己最本己的能在,实现自我存在之价值。其二,生命时间观。在时间三相中,过去已不堪抚触,未来亦不可知,唯有当下一刻坚实而明亮,切断了“前”“后”两个向度的精神逃路,人应在当下本真的生命中担起自己存在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佚名 《课外阅读》2009,(18):4-5
如花似玉的年龄,却有些人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生的权利,把无尽的痛苦留给自己的母亲;年少轻狂的心总是那么不经意地说出“死亡”,把无边的惶恐留给自己的母亲。他们不懂得“母亲”,所以才会践踏自己的生命,伤害那个最亲爱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着独特的体认和感悟。对时间的关注,使诗人们看到了生命的流 逝、生存的困境、命运的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他们不停地追问生命的意义,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一追寻的过程显现出诗人精神命运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18.
南瓜的力量     
课堂上,一位老教授对弟子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的生命有多大承受力?”他让学生们对此进行辩论。正方说,人的生命承受力是巨大的,可以无限开发,譬如: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曾遭受过无数次的洪水、干旱、瘟疫、战争等灾难,可是人类仍然坚强地生存下来,并推动发展着自己的文明;反方却说,人的生命承受力是脆弱的,尤其是在灾难和痛苦面前,譬如艾滋病毒、车祸、战争等,可以轻易把一个生命摧毁。这个辩论主题略微有些“枯燥”,因而学生们之间辩论得并不十分激烈。于是,老教授就暂时保留了对这个主题的辩论,他决定带领弟子们做一个时间较长的“南瓜生…  相似文献   

19.
将“死亡”这一敏感而严肃的思想主题引入幼儿图画故事,是图画书的主题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观和传统儿童文学观的突破。幼儿图画故事依据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呈现“死亡”这一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多种诠解。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幼儿从生命的终极角度去关爱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建构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边城》中的死亡观。沈从文试图通过对《边城》中老船夫、天保死亡意象的探究 ,达到对爱对生命的诗性观照。在他看来 ,爱与死构成生命的“整体存在” ,死亡是生命新陈代谢的程序 ,是剥夺人的“我要”的东西 ,是追求神性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