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200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是此次修宪草案中最受瞩目的核心内容。此外,修宪草案的内容还包括:增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政治文明”、“保护人权”的内容明确写入宪法;将有关“戒严”的规定改为“紧急状态”等。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体现以人为本与民方便方面作出了一些新规定,…  相似文献   

2.
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主要对13项内容作了修改: 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作为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 2年 12月 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称《宪法》)迄今已有 2 0周年。在全党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日子里 ,在各族人民群众进一步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与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为实现我国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大好形势下 ,隆重纪念“12 4”《宪法》颁行 2 0周年的日子 ,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 0年来 ,在《宪法》的指引下 ,广西教育法制工作获得了很大发展。就立法而言 ,目前我区已经颁行了《广西教育条…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载入了宪法这一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标志着人民共和国在历经50年的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法治”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作为治理国家的首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定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立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了我党的依法执政理念.实现了我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主要对13项内容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宪法修正案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论述了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论述了宪法修正案关于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完善保护私有财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对"法律基础"课如何贯彻好宪法修正案,以推动该学科教学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要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坚持邓小平理论“、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党历来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在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中.许多条款的修改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宪法保障,为我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修改后的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初中三年级教科书(修订本)第五课“霸权主义不得人心”中提到“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第123页)其中之一就是霸权主义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那么,如何理解人权呢?“人权”一词最早是欧洲中世纪末期意大利诗人和思想家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提出的。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美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于1999年3月15日经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投票决定通过。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宪法修正案都做了哪些重大修订,我们刊登修正案中有关条文与原宪法条文对照表。表中黑体字为修正案中修订的内容。———编者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  相似文献   

13.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国家根本法确定下来,实现了我国宪法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史金红同志从宪法精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一、考情分析在近五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中,本课的内容“出镜率”颇高,在题型上涉及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内容上主要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核心问题命题。从2004年高考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地区的“文综卷”都以三个代表写入宪法修正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已经落下帷幕。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三个代表”思想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不仅如此 ,“三个代表”还被写进了《党章》 ,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先进性”是其主要内涵之一 ,也是其重要的理论品质之一 ,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新的使命。一、先进性 :“三个代表”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 ,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  相似文献   

16.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全国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大纲》指出,在“时事政治”中,增加“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作为高考政治科考试的要求。我们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三条线索,结合今年“两会”精神和其他时事热点来备考,拟设以下专题供参考:一、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切入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四个必须”(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归宿,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我国法律对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调整和处理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的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昭示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9.
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在2003年6月印发了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之后,在2004年进一步提出,要组织编写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个方面的系列学习纲要。教育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版,为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教育理论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辅助材料。这个《纲要》具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纲要》具有准确性,比较准确地展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