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向孩子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两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相互影响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社会化和社会性发展是我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从他们的社会化和已经成熟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来看,总是上一  相似文献   

2.
辛华 《早期教育》2006,(6):I0001-I0001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会改变人大脑的组织构造。他们的发现从科学的角度印证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儿童学语言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强,而且一个人学外语的年龄越早,他对这门外语越容易掌握得好。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王先生,女儿进小学时,看到学校要他准备一套毛笔、墨盒,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女儿上学后经常拿回一卷"和纸"(即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哈佛大学、都柏林大学的专家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专家们选择了数百个年龄在四个月左右,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爱尔兰三个国家的婴儿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不仅肤色、头发和体态等外貌特征不同,连内在的气质也天生不一样。这些孩子和  相似文献   

5.
6.
7.
前不久,由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组成的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进行。时值当地罕见的高温,整个行程十分艰苦。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显然此前已经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十足。当地随行的人员看到日本小孩瘦小的身体却背着与其不相称的包裹,想要帮忙,立即遭到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同行的中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8月19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8.
我有两个小弟,一个是小姨家的豆豆,一个是舅舅家的聪聪。小姨家和我家住的近,豆豆天天都跑来找我玩,我俩玩得可好了。舅舅家离我家特别远,一年只能来我家一次。每次聪聪一到我家,我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9.
“一棵草望着一棵草,恨不得野火漫烧。”这大概就是对嫉妒最登峰造极的描述了。嫉妒心好像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嫉妒心弱些,有些人的强些;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表现得不太明显罢了。我和爱人都是那种平静淡泊的人,对那种毁灭性的嫉妒方式是深恶痛绝的。我们都想把儿子塑造成一个没有人格缺陷的人,所以很早就注意观察他的思想动向。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当他4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那是一次绘画比赛,因为儿子喜欢画画,为了激励他,他和爸爸  相似文献   

10.
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到自己的孩子哪一点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急得不行。钢琴考级人家孩子先考上了,就责怪自己孩子:给你付了那么多学费,都白学了!你看楼上谁如何如何;期末考试其实也就比人家差了几分,又是一顿埋怨。这样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是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孩子比,  相似文献   

11.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攀比心理存在。可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攀比内容却有了很大变化。您知道孩子们正在比什么吗?先来看看我们的小调查吧!  相似文献   

12.
13.
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正碰上朋友在考孩子“5”的组成。孩子不会,朋友便让我的孩子回答,我的孩子很快答对了。此时,朋友指着自己的孩子没好气地责骂道:“你真是个小笨蛋!”接着便当着我和孩子的面数落起自己的孩子来:你看丁丁比你还小三个月,听话,懂事,讲礼貌,学习也好。你每天只知道吃、玩,学习连丁丁的一半也不如,真没出息。最后还长长地叹口气,对我说:“我要是有你家丁丁这样一  相似文献   

14.
回到儿时没有汽车,也没有很多行人的街道;回到小木板凳和泥土旁边;回到童年,自己的身边。如果你还珍藏着你和孩子童年的照片,请把它扫描后发给我们,或者寄给我们(来信时请注明你的通讯地址,我们用完后,将会返寄回去),让我们一起怀念过去,怀念儿时的种种。让我们用童年和孩子交流,给他们的心灵洒上一杯我们儿时的阳光。寄照时,请参照以下的形式给你的照片配上怀旧的文字或你曾经的感动时刻。  相似文献   

15.
阿随 《学习之友》2008,(6):61-61
夫妻在恋爱时期和新婚后的两人世界时期,一般都以配偶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时甚至可以为对方奉献生命,殉情的故事多半发生在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任何社会,孩子们之间都会互相攀比。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在比什么,以及该比什么。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责任,它牵涉到素质教育改革中深层的矛盾和影响,是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如何如何。父母用自己小时候的优秀成绩和表现,以及吃苦耐劳的光荣历史来激励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由此引发的“社会大讨论”已是沸沸扬扬。 孙云晓发表在《黄金时代》的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 (以下简称《较量》)告知人们:中国儿童在探险夏令营中表现得怕苦、脆弱,与日本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至“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和民众正在作出艰苦的努力,设法化解泡沫。但是,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仅仅依赖行政的手段和道德的诉求,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经济的问题,最后的解决方式一定是经济的手段,不痛下杀手,就不可能化解泡沫。  相似文献   

20.
文炜 《教师博览》2010,(5):59-59
日本的小孩看起来很耐寒。他们大冷天也穿短裤、裙子,基本上不穿毛衣,出门套个外套就行了。但是日本人很注意保暖脚部和脖子,袜子和围巾都很厚,小孩更是如此.据说是冬天脖子保暖.才能保证头部血流循环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