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那论师的因明理论,在早期的《因明正理门论》等著作中,是以二格八门为纲的,但到了晚年,他在《集量论》中对因明体系重新进行了构建,改成了以二量为纲:即现量和比量。其中现量是比量的基础,比量又分为自比量、为他比量。为自比量则是为他比量的基础。我们汉地的因明因为一直到近代才有《集量论》译本,所以一千多年来只是围绕陈那论师的二悟八门思想在研究。本文着重说明了陈那论师的早期著作,主要内容其实是偏向于为他比量的,比如《因明入正理论》中的宗的定义等,就只适合于悟他们、为他比量,我们现在不能把他的早期思想普遍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量"的认识,在印度思想史上有过许多次发展演变.起初,"量"具有尺度、标准等意义,后来被引入认识论的学说中,"量"就成了分辨真伪的标准;进而"量"又转指知识本身,或知识来源,或知识工具,有了丰富的认识论的涵义.在陈那的因明中,根据量的认知方式,现量被规定为"除分别"(即与概念语言无关)而直接感知者,比量则说为依"因三相"(完整的三支论式表达)而比度推知者.现、比二量穷尽了量的外延,但两者又是互相排斥对立的.现量与比量的关系是感觉与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因明正理门论>以宗、因、喻组成的"三支论式"联系和沟通立足于佛教胜义信仰的现量世界与立足于名言思辨的比量世界,宗、因、喻关系适合于启发立、敌之智、开悟胜义和达到佛教信仰并证成所立之宗的独特推理形式.通过因喻、喻宗、因宗以及立破规则四个方面的辨析,把握陈那新因明逻辑论式面对和解决两个世界关系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辨析宗、因、喻关系的本质并进一步明确<因明正理门论>与陈那新因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汉传因明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论证法称因明的演绎逻辑体系与陈那因明的非演绎逻辑体系有根本的差别.本文以玄奘的"唯识比量"作为标尺,论述法称因明在认识论、逻辑和辩论术三方面全面改造了陈那因明.论述了法称建立因后二相的思路与陈那有根本差别,是导致体系差别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近似于"所闻性"因的实例,指出陈那的不共不定因在法称因明中不复存在.这是法称对陈那因明作体系性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法称<滴论>和法上疏找到根据,批评百年以来流行的归纳说.本文还找到了藏传研究者误用法称因三相来解读陈那因三相的原因.简明扼要地阐明不可得因在逻辑上没有独立性.设立此因主要为方便建立论式.文章最后解释了法称因明异法式独自成立的逻辑依据.要之,本文对当今国内因明研究中的诸多重要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看,佛教逻辑包括"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两个传承,玄奘法师先后译出《入论》、《门论》,建构出汉传"因明"体系,在汉语系佛教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以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为核心文本的具有大乘佛教唯识宗之理论特色与取向的注疏研习系统。由于玄奘法师依唯识宗而确立见地,因此汉传因明与印度大乘唯识学有着密切关联,但陈那所创新因明体系在本质上应是"佛教量论",而"因明"一词的确切所指应是弥勒唯识学的"七因明"学说,是故玄奘以因明一词加于本来题名为《正理门论》、《入正理论》之前,实质是以"唯识因明"来限定作为独立认识论之逻辑学体系的陈那"量论",由是导致了汉传因明作为"论议道"性质之逻辑学的基本走向。但唯识"七因明"与陈那"量论"并不一致,且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为他(梵文Parrtha)和为自((Svrtha)是因明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因明家的著述中,能直接看出这点的就是他们在论述比量(anumna)时,都是分成为他比量和为自比量来进行的。其实,在因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同品、因三相等都是有为他与为自之分的。然而,这在因明研究中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在一些理论问题上产生了诸多的争议。本文仅以陈那的新因明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以此向学界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7.
第四章中古逻辑学派这一学派以陈那的活动开始其记录,成员大都是佛教徒。由于其主要代表人物一般还能把逻辑与宗教哲学适当区分开来,使逻辑具有某种独立性,因而在逻辑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陈那,特别是达玛吉(又译法称),由于暂时撇开了佛教唯识论的准则去考察对象的本质,成了卓越的逻辑学家。此外,这一学派还突破了《正理经》的框框,不再按十六个范畴去讲述逻辑,而是集中去研究量,特别是在比量方面有重大突破——建立了三支比量。后来人们把以三支比量为中心的因明称为新因明。第一节陈那(Dignaga) 陈那(约公元450—520年)出生于靠近建志的辛哈瓦拉(现代马德拉省的建志新罗)的一个婆罗门  相似文献   

8.
比量是因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传因明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比量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对无法直接反映的抽象事物,依靠一个正确理由,经过比度推理去认识.就是说比量是依靠一些已知的事由为前提,以这些前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而产生的新知识.历代的藏族学者在辩论和著述过程中,在某些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的原因主要也是对比量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论式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变化过程,从古因明的十支、七支、五支作法到陈那改进的三支作法,最后到法称的同、异法式,已经简化到了二支,甚至是一支法式。法称的同、异法式属于他义比量的范畴,它通过宣说三相正因来达到开示他人的目的,宣说的三相正因自然要符合因三相这三相正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因明是"五明"之一,是古印度内外各宗教派别共同习学的一门科学,于公元8世纪前后,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因为它混杂在佛教哲学著作--量论之中,故而有人误把量学当作因明,使因明染上了佛教色彩.  相似文献   

11.
逻辑有三大源流,古希腊的逻辑、中国先秦的名辩之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三者都与认识论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本质上是同一范畴的科学,即是有关推理、论证方法、思维方法的学说。其中以古印度的因明为最早,它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经历了古、新两个发展阶段。公元五世纪,陈那撰写了《因明正理门论》等因明论著,划时代地把古因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新因明。新因明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即是改古因明的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三支论式是新因明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三支论武,就可以较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2.
量论因明学是因为辩论的需要而产生的.量式是在辩论的过程中必须恪守的众多规则之一.量式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早期耆那教和正理派富差耶那提出的十支论式,到正理派确立的五支论式,以及后来集大成者陈那改造的三支论式和法称发展的二支论式,到最后藏传因明的应成轮式.从它总的发展过程来看,量式的形式越来越简约,所有的论式到最后只有回到现量境,才能最终确立正智.  相似文献   

13.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在研究对象理论性质、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有着很大差异.其在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也有着众多的新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分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并提出了一套高度形式化的规则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诠义思想的区分与讨论,可以看到佛教教说的内在或者说自我诠释之路的旨趣。其中,主要分析了解瑜伽行派思想所涉的能诠与所诠的关系,梳理了其基本诠说方式,并进一步具体讨论了作为其立说基础的三性,以及名与义的问题。可以认为,佛教内在诠义思想对当代佛教研究方法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因明俗称佛家逻辑,其代表着古印度逻辑的最高成就。因三相理论在整个量论因明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指出因三相每一相之应有的逻辑含义,并指出对因三相之符号化是一种有益的解读方式,但这种解读因三相之方式似离佛教逻辑之本旨依然有些距离。通过从逻辑和哲学的角度对因三相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因三相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因明俗称佛家逻辑,其代表着古印度逻辑的最高成就。因三相理论在整个量论因明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指出因三相每一相之应有的逻辑含义,并指出对因三相之符号化是一种有益的解读方式,但这种解读因三相之方式似离佛教逻辑之本旨依然有些距离。通过从逻辑和哲学的角度对因三相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因三相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卡尔·比勒的语言符号观集中体现在其语言工具论模式中,他在对语言功能进行区分的同时,定义了三种不同功能的语言符号.皮尔斯符号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符号的分类,根据符号与指称对象的关系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符号.两者都肯定了符号功能及主体人在符号意义诠释中的不可缺少性,但比勒研究重点仅是语言符号,而皮尔斯则对整个世界中各种符号现象作出研究,更具全面性与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龙树在印度大乘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释迦,在中国大乘佛教史上被尊称为八宗共祖,对佛学的贡献尤甚.文章旨在阐论龙树所造<中论>的理论特色,重点探讨如何融合<阿含经>与<般若经>的论典对原始佛所创主的缘起观进行深化阐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合作学习在因明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然后提出了合作学习策略在因明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因明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必须以教师口头讲授因明理论为前提;学生掌握因明教学中的论辩语言是合作学习策略开展的关键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和认定了存在于古汉语、古诗词、成语及现代汉语当中的一些介于词和语素之间的游离的语言单位,并建议在它们的书写形式上加短链"-"来与其它语言单位区分.这些元素的认定基本上可以帮助解决"语素"与"词"在界限上纠缠不清的问题,方便分词连写的形式,也可方便语言信息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