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金英 《考试周刊》2012,(61):184-184
在音乐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赞扬,并灵活地运用“艺术章”进行激励性评价,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质。一、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章”星级目标要想充分利用“艺术章”在音乐课中激励学生,“艺术章”的目标制定非常关键。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制定以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为目标的星级目标。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重视艺术教育,重视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他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艺术兴趣”,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内容要“中国化”;方法需讲究“科学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环境应是“艺术之环境”;强调学生的实践。我校传承陶行知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行了“小先生制”、“艺友制”,促进学生艺术教学技能的发展。积极创设艺术环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努力探索培养高素质学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4.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校不断探索新时期艺术教育的特色之路,经过近5年努力,找到了一条“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增强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品位”的艺术特色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洪 《教师》2013,(32):44-44
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本文结合“留白”艺术的实践,探讨运用“留白”艺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徐倩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14,(10):50-53
19个班级,其中7个艺术班,12个非艺术班:500多名学生,其中艺术班和非艺术班学生的比例约为3:7;艺术班的学生人数远远少于非艺术班,而考取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又比一般高中多:与上海戏剧学院“牵手”十年,学校在传承中有了新的增长点,学生的出路也由原来的单一升学变为可依靠“艺术”特长和“学力”实力并进的“双向升学”。  相似文献   

8.
张丽娜 《课外阅读》2010,(9):162-162
眼下什么都追求“美与艺术”,那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不是更应该注重那种“艺术“的培养呢。下面作者结合五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浅谈中专学生管理之感想——“领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的意思、而古希腊文“Texvn”一词则表示艺术,也表示制作和手工.学生刚接触他们总是先产生一种习惯性的退缩情绪,作为一名教师应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了解艺术的重要性,尽量在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并在教学中点明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点明艺术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生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从偏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3,(4):60-61
学校按照12年制教育的高标准、高水平配置中小学美术、音乐、陶艺和创新实验室。为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充满艺术和人文气息的“艺术廊”,校内走廊和校外围墙学生创意作品展示栏,以及滚动播放学生创意实践活动和艺术创意作品的电子屏幕,这是中远实验学校学生展示艺术创意和享受艺术魅力的平台。校园是所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因此也成为学生们艺术创意的大“工坊”。充满艺术创意的校园,让沉浸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给生活带来的温馨。  相似文献   

11.
人所周知,“素描是艺术的精髓”,“艺术贵在创造”,然而,应怎样把它实施到教学中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在面对自然形态的时候如何去看去思考并加以表现。既然是艺术教学就一定要培养和发掘学生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和 《番禺市艺术教育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枝管理,制定了《桥东小学艺术教育规划》,把艺术(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围绕“团结、求实、礼让、健美”的艺术教育目标,积极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形成“一点共识”、尝试“二项改革”、实施“三个结合”,通过唱、弹、奏、写、画等训练,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要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 师必须掌握激发学习语文兴趣的六大艺术,那就是:创设情境艺术;设计导语艺术;以美激 情艺术;讨论交流艺术;选点提问艺术;运用多媒体综合教学艺术。运用这些艺术手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创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 学习状态,让学生好学、乐学,努力掌握语文知识,探求语言真谛,提高语文素质,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布白艺术和言语艺术、非言语艺术、板书艺术、提问艺术一样 ,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教师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 ,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会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氛围。所谓生物学教学布白艺术 ,是指教师将布白手法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 ,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和想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1 生物学教学布白艺术的含义1 1 布白 ,是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 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 ,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 ,而是虚中求实…  相似文献   

15.
音画结合,视听互补——小学音乐、美术互补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新课程研究》2009,(12):138-139
音乐和美术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却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教育。通过优美的乐曲、迷人的画面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艺术氛围的感染下,调动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相似文献   

16.
导言在教案中又称“引言”、“导入新课”、“课前谈话”等,是一堂课的“前言”。教师的导言,给学生留下的是“第一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这“第一印象”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导言艺术的魅力能延续小学生兴趣高峰的时值;导言艺术的优劣,往往潜在地影响着整堂课的效率。导言艺术是语言的艺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正因为如此,导言尤显其重要性。导言艺术是课堂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点“布白”艺术,往往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本文就“布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设计艺术学科学生现状和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及特点入手,充分说明了构建设计艺术学科学生文史哲基础的必要性,从教与学的双重角度,阐述了构建设计艺术学科学生文史哲基础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构建设计艺术学科学生的文史哲基础,须从教与学上、学生的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上共同努力”的主张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艺术学科进行了“情景引导探究”教学实践。具体策略包括:创设情景导入,激起学生认知关系;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创设竞争情景,使学生乐于创新学习;创设问卷调查情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和获得成功的乐趣,大胆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作画的人常常运用“空白艺术”。所谓“空白艺术”,是指画幅上空着的、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为何冠以“艺术”之美称?因为空着的部分,可以起到“无形胜有形”的效果,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由此,我联想到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不也应该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吗? 有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是“热锅爆豆”,一个人说到底,便是“暴风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