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省未成年人的观念和行为表现的调查研究,认为未成年人道德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引导的理念和策略,主要是在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中以人为本,注重道德规范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儒学是对古代儒学思想的现代阐释,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指导方针上坚守民族性原则,在教育目标上弘扬道德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传统文化的扬弃,在教育实施方面体现出“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在教育方法上倡导体验、感悟与内省.  相似文献   

3.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对策,并就建立新时期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了相关思考,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芜湖市女未成年人道德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女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德育智育并重、净化社会道德环境、改进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儒学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儒学在现代条件下重新肯定儒家的价值系统,强调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力主返本开新;强调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一面,力主弘扬传统文化;强调哲学的超越功能,力推道德理想主义。这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民族教育,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必须积极地革新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必须以育人为本,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新儒学思潮历经近9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百年来的思想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近年的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演变过程,正确评价其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得失,确立对待现代新儒学的正确立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儒学伦理道德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21世纪的角度总结和探求现代新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更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海峰对现代新儒学予以较多关注。他认为,正是汉学的没落和宋学的复振,导致儒学身份的裂变和形上意义的迷失;而新的学科定位,又为被迫转型的儒学提供栖身之所。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他着重剖析了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和牟宗三的学术思想,然由于海外新儒学尚处于发展中,故而没有从学术层面上给予评定。对于儒学的未来前景,他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但从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上作了宏观审视。总的来说,景氏之论对于人们了解现代新儒学,探索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21世纪的角度总结和探求现代新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更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在对全国部分省(市)27个城市的64所中学的2968名未成年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弘扬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对道德重要性的认知正确、道德责任意识较强、感恩意识较强、道德行为认同符合社会预期等方面论证了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主流呈积极、健康、向上状态;从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承前启后性、“知行不一”显性化、个体道德行为方式的非同一性、从注重个人发展向为社会担当过渡、对道德观状况评价的差异性等方面归纳了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并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的结果必然是重智教育,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又使这种倾向得以助长。改变此风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具体说是在校长。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对伦理学的批判给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作为一门哲学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学科,它不仅研究人的道德意识的种种形式,而且更能调整人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同时它也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伦理学的批判,她们认为伦理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因此,女性主义作为或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伦理学中性别偏见和传统伦理二元论的批判,能给当代道德教育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伦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蕴涵市场化的原则与规律。在现代市场语境下,教育的"是"与教育的"应当"等问题的研究就相应地被广泛地推到理论研究的前沿。探讨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更科学地建构现代教育人伦结构和伦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代德育从实践结果上来说是失败的,而相比之下,传统德育至少在效果上是成功的.我们通过对传统德育的分析,撇开对其进行批判的传统的政治视角,从传统德育对我们有何启发的纬度来重估传统,以尝试据此提出现代德育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中国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多种文化交融并存的时代中,更突显了现代道德教育中儒家文化的中心地位.从儒家伦理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利于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儒家伦理对现代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切入点,为现代社会提出了道德教育面对的未来方向,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重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经历了原始德育,近代德育和现状德育三个阶段。现代德育观是现代学校生活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反过来又导引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按现代德育观要求革新现行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实践中通过内省、践履完善个体德性与道德人格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内核。将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那些积极的因素合理地运用到目前学校德育建设中,对解决学生个体品质的形成与完善和恢复德育教育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齐格蒙·鲍曼关于后现代伦理的思想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剖析对我们重新认识“后现代”这个时下流行的话语有重要启示,同时对我国现在道德多元化改革以及生活道德教育的实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德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都出现了新的特点,远程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搞好德育工作是个重要且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论述了现代远程教育德育的政治性、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