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当前页岩气的能源现状及开采意义、页岩气开采技术、页岩气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并提出了合理的页岩气开发建议,旨在为页岩气的研究、开发及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促进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页岩气孔隙渗流物理模型的构建无法有效表述页岩气的多种特性,导致构建的物理模型不准确,不能准确显示页岩气的微观孔隙渗流情况,影响页岩气的开采。提出一种基于页孔隙结构和纳米级气流态分析的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在对孔隙的气流分析基础上考虑页岩气的扩散、滑脱、吸收等特性,统计推导页岩气微观孔隙渗流物理模型,准确描述页岩气动态,为页岩气的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环境评估与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世界能源,中国作为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大国,页岩气的开采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然而,页岩气的开采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研究了美国页岩气开采所面临主要“四大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的大量消耗,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甲烷泄漏风险,地质风险。中国在未来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中,如何吸取美国经验,尽早出台有关页岩气开采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做好初期页岩气资源勘探及周围环境影响评价、形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全流程监管、建立政府领导下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实现页岩气绿色开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能源焦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且地质条件优越,但勘探开发尚停留于初级阶段。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地质控制条件评价、战略选区、技术、环境、政策、合作等。页岩气的开发必将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是目前发现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具有较大潜力。其分布广泛。页岩气因自身的成藏特点,所以其开发较困难。为更好开发页岩气,需深入探究页岩气的成藏。本文首先探究了页岩气的成藏机理,主要分为吸附、活塞式运聚以及置换式运聚三个主要阶段。再次,对影响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孙继红 《大众科技》2012,(11):51-52
简要介绍了页岩气的形成及特点,目前国内外分布及开采利用的情况,对我国页岩气开采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处于页岩气开发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目前还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美页岩气成功开发经验的分析,重点探讨了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开发是当前世界能源开发应用过程中新型的开发能源种类,页岩气能源的开发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前世界能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对于油气、煤炭能能源种类的依赖性,更加有效的提高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录井技术作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一种应用技术,加强对录井技术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页岩气开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提高页岩气开发与应用的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录井技术在页岩气开发应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其实也包含多个类型的基数种类的应用。本文将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录井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苗娟 《内江科技》2012,(7):124-125
本文通过对国外页岩气井完井相关理论技术的系统研究,以及对影响页岩气井完井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于四川盆地页岩气井完井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郭洋 《内江科技》2010,31(12):131-131
继煤层气后,页岩气成为又一新兴天然气产业。在调研页岩气相关资料中,笔者认为其与煤层气的特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开发技术,根据具体情况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产业国际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Innography是ProQuest Dialog公司推出的专利信息检索和专利分析软件,具有快速挖掘核心专利的功能。本文利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工具,结合专利情报分析理论,对世界页岩气专利进行申请趋势分析、区域分析、IPC分析、主要专利权人分析、核心专利分析及文本聚类分析。研究指出美国是页岩气领域的技术强国,中国起步较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较快,是全球申请专利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页岩气的专利现状、发展及竞争态势,以期为我国的页岩气产业发展提供有用的竞争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SCI论文合著分析的国际页岩气科学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民昌 《现代情报》2014,34(7):130-134
以SCI数据库收录的页岩气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论文合著进行研究,探讨页岩气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将页岩气领域的35个国家划分成5种类型,每种类型有着不同的科研合作特征,认为Ⅰ型和Ⅱ型位于国际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是页岩气研究的主要力量;Ⅲ型、Ⅳ型和Ⅴ型位于合作网络的边缘,是页岩气研究的外围力量;并从论文数量、国家合作两个角度对我国和美国的页岩气研究进行比较,为我国页岩气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同时考虑投资和生产阶段的灵活性,将单井产量递减性和区块资源丰度差异性纳入到实物期权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不确定环境下页岩气区块价值评价模型及投资决策模型,给出最佳投资时机方程式,并通过静态比较与数值分析进一步探讨不确定性和产量特征对最佳投资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页岩气井口价格波动为代表的不确定性增大了开发企业的等待价值;单井产量递减率的存在减小了页岩气区块的期权价值和投资价值,产量递减率越大,项目价值越小,开发企业更愿意推迟投资以确保当前不受损失;区块资源丰度表征着页岩气开发项目期权价值和投资价值大小,区块资源丰度等级越高,越能更早触发投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页岩流化干馏炼油技术,采用油页岩为原料,利用页岩流化干馏装置生产轻质页岩油,同时副产干气、蒸汽及页岩灰,对该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技术学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技术工程化的重要途径,开发技术工程化是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前提。页岩气开发极大地区别于常规油气,具有显著的技术学习效应。依据涪陵页岩气田实地调研数据,拟合不同开发阶段对应井别的钻井总成本学习曲线,并与传统的技术学习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开发早期相对中后期,技术学习速率更高,钻井成本变动更剧烈;考虑规模效应时,钻井成本变动较为平缓,但技术学习的间接作用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讲述了对页岩气的基本认识,并对其存在特点、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页岩气领域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即寻找页岩区构造,页岩层储层标定,页岩的厚度和埋深,并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页岩气敏感属性进行优选、分析和提取,最终实现对页岩气"甜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科技管理研究》2016,(18):103-109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形成页岩油研究的国家/地区、机构、学科及共引文献知识图谱,揭示页岩油的研究力量、学科属性、研究热点及研究演进历程。研究表明,页岩油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美国在页岩油研究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工程学领域和能源与燃料学是开展页岩油研究的主要学科阵地。油页岩热解是该领域持续性研究热点,围绕干馏技术、干馏因素分析、加氢催化热解等主题开展了相关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新技术分析油页岩的分子组成、油页岩微观孔隙以及蕴藏其中的非常规可采油气成为研究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勘查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加大,正逐步成为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在能源供应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甚至开始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查开发已陆续起步,储量和产量增长较为明显,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接续不足,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难题。促进非常规油气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科技攻关、政策引导等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本文以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重要非常规油气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世界及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国家要高度重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加强非常规油气的调查评价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开放勘查开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扶持鼓励政策,重视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非常规油气对国内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宜强  赵媛 《资源科学》2020,42(8):1630-1642
世界天然气流动格局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对科学制定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世界天然气输流节点和汇流节点的资源流动格局及其演化特征,进而揭示格局演化的资源效应。结果表明:①世界天然气供需格局呈现东移发展趋势。管道天然气输流节点东西方向性发展逐步增强,节点分布重心呈现东移趋势;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分布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都呈现离散发展趋势,重心移动具有显著的西北-东南阶段性迁移规律;②管道天然气汇流节点格局显著东移,汇流分布在东西向的方向性持续加强;液化天然气汇流节点格局亦整体东移,空间向心集中发展;③世界天然气高流动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及其沿海国家,流动网络呈现出关键节点主导特征;管道天然气以东西流向为主,液化天然气流向较为复杂;④随着世界天然气流动节点格局的不断演化,全球天然气竞争格局、交流关系以及资源治理体系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基于研究分析,提出中国应加快页岩气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天然气海外供应多元化,引领国际天然气通道规划,加强亚洲天然气贸易枢纽和金融中心建设以及提升全球天然气治理地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