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麦钓”伴我度过了贫困而艰苦、幸福而难忘的童年。每每想起,总使我心潮难平,将我的思绪带回到我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2.
1921年秋天我出生在北京.1937年秋天离开时刚满十六岁.漂泊了十二年.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段童年记忆,仿佛那里才是故乡。1949年我回来了,又是秋天,刚好二十八周岁.向往着回到那美好而安静的北京.可是一下火车就发现和记忆大不大,但也算不得年轻,所以就进了政治研究院,享受中灶待遇。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是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先生去世五周年。这一年,大概有不少人或事可以想起并纪念.但我固执地想起小川绅介.这个对中国人、包括电影人至今还很陌生的日本纪录片制作人。  相似文献   

4.
好作家大概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不管他有多大年岁,无论写实还是虚构,总能在文字里涵养一脉真气,从而和读者相濡以沫,其作品才会流传久远,以至生生不息。这样,也才有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我喜欢一些具有童年气质的作家,他们像世事洞明、举重若轻的老顽童,他们能打也能闹,可以一本正经地谈玄论道,也可以忘乎所以地捣鬼惹祸,他们的作品就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自由王国。我把博尔赫斯、圣一埃克苏佩里、塞林格、赫拉巴尔、马尔克斯等国外作家归于此类,当代国内作家,最可推重的,当属张炜。  相似文献   

5.
记得多年前留校任教时,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安排我从事情报学的教学,当时我心里直犯嘀咕,总觉得这是在逼着自已改行。后来在心里劝自已,虽说所学专业是档案学,但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至少有80%以上是历史学的内容。要说真正专业对口大概还是历史学。就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安心从事情报学课程的教学,并因情报学研究的需要而大量涉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偶然促成的“情报学之旅”,无疑对我现在的档案学研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用我的博士导师冯惠玲教授的话说,因专业语言障碍而产生的现代“巴比通天塔…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近一年多来,我发稿虽不多,但几乎篇篇都命中。有人说我写稿扎实,把握性大,我想,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我的“资料库”和“信息网”了。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通讯员,没有自己的资料库是不行的。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写作技法外,我想,资料库恐怕就成了通讯员的一大“资本”。我的资料库包括:  相似文献   

7.
正直到今天,每每想起2005年的12月10日,我还是会忍不住心潮澎湃。那天有些阴沉,还飘着小雨,简短的洋山港开港仪式一结束,彩气球就纷纷飘上了天,"洋山深水港"和"洋山保税区"从这一刻起正式启用。其实我与洋山港的联系还可追溯到更早一些。2005年春节,我正承担着上港集团振东分公司外高桥二期码头的管理工作,就已经接到  相似文献   

8.
我说“我”     
我今年28岁,插过队,当过兵,做过工,就是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但我年轻气盛,还有点顽皮,不愿随大流,虽说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才四年,总想着别出心裁,干出些名堂来。大概人人都喜欢说自己,我也如此。细细想来,“我”并无错,特别是工作中,非但不该抑制,还需大加推崇。《兰州出土写有文字的东汉纸》一稿,发表在去年11月15日《兰州晚报》头版。东汉纸的发掘时间是10月20日。那天,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发现一座汉墓,希望我去采访。我当时有点犹豫,兰州发现汉墓已不止一次,十墓九空,没多大意思。但最后我还是去了。头一天我在挖掘现场,从早上9点一直守到下午3点多,没有发现令人兴奋的宝贝。过了一天,本地广播电视台都播发了发掘汉墓的消息,但均未提到汉纸。后来我去博物馆,寻思找点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笔耕有了收获时,每当我的作品获奖时,每当我接到报刊电台寄来的大红荣誉证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家的那口子。在这里,我要说一声:我的第一读者,我的贤内助——谢谢你! 说起我家的那口子,真是让人恼来让人敬。记得我初学写稿时,也就是我们刚结婚的那一年。当时我突发“写稿狂”,一有空就去采访,不管工业、农业、商业,抓着题材就写,晚上经常写到深更半夜。但辛勤的耕耘,得不到应有的收获,稿子老是“放空炮”。妻子见此情景,便一个劲地反对我写稿,并故意激我:“不自量力,写稿像羊耕田一样,还想登报纸?”后来我就背着她写,结果还是没上路。几经碰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  相似文献   

11.
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采访,常常叫人感慨不已。十二三岁的少年,一般说来还是乳臭未干的无知孩子,而他们却一个个智力不凡,学识渊博,无畏地闯进科学殿堂,跃跃欲试地摘取博士桂冠。在他们面前,不少人自渐形秽,仿佛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可怜的笨伯。我看大可不必自卑。让杰出的丹青高手为难产的牛犊接生,或叫优秀的外科医生修理无线电仪器,大概十之八九会手足无措,显得笨头笨脑。问题在于如何认识聪明与笨拙。我的朋友L君是长期驻地方的记者。1988年报  相似文献   

12.
赵燕 《档案天地》2008,(1):23-24
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再次翻阅那些童年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70年代初,8个月大的我和妈妈一起随军到了部队,开始了我童年的“军旅”生活,直到10岁才回到地方。在军队中度过的那段童年时光是我记忆中的一块净土,那时的孩子,童年时没有电脑、网球、高尔夫,更没有迪斯尼,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报刊上流行着一个时髦的词儿,叫做“透明度”。诸如“提高政治决策透明度”、“选拔干部加强透明度”、“经营收支要讲透明度”等等。不知道“透明度”这词儿的发明权属于谁,它的对立面大概是指“模糊度”。有时候,在遣字造句中只有用具有“模糊度”的词儿来表达才能体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模糊度一强,往往有掩盖事物的本来面目之嫌,使人分不清是褒扬还是贬斥,也看不清是事物的正面还是反面,不可捉摸,不知所云。这可以说,是新闻载体舆论工具的一个诱点。  相似文献   

14.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怎么改名“赵侠燕”了?  相似文献   

15.
《我好想爸爸妈妈》这组照片荷赛获奖之后,网上有同行表示对这组照片"看不懂",也有人觉得这是"摆拍"的。我觉得,有质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当时我纯粹是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个纪念。之所以选择用了教室背后那些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玩具做背景,或许是因为,这个画面与我自己童年记忆中的场景比较像吧,尤其是那个木马。虽然是些冷冰冰的铁艺玩具,却存储了孩子们的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16.
有的青年作者来信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的散文,“多是身边琐事,不是写邻居便是写家庭,读起来很有雷同之感,这是不是作者的视野太窄了一些?像我们学习写作的青年,应该多读哪类散文为好?”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不少散文是雷同的,不仅仅是题材雷同,就散文中的某些情节与所发抒的感怀也有雷同之处。就我读过的散文中,觉得雷同的有这样一些: 想起了我小时候和三姑一块在田野上追兔子,割羊草,可是现在她忽然是一位有孩子的母亲了……(通过儿时的回忆写自己感叹的散文,比较常见,可说是大同小异); 说起过生日我就忘不了在二姨家那天,玩得好极啦……(也是通过回忆写童年乐趣的散文,也比较  相似文献   

17.
每当想起我的第一篇,额头上仿佛还能感觉到被那只猫头鹰啄伤后辣辣的痛,但我感谢它,是它使我无意中踏上了新闻之路,并且越走越远…… 那是在我当新兵的时候。连队的仓库门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干部战士们天天从那棵树旁边经过。有一天晚上,我正走到那棵树下的时候,忽然从树上飞来一只大猫头鹰,挥舞着利爪向我扑来,一时间,我吓  相似文献   

18.
正"格格"是满语对未出嫁女子的称呼,汉语直译为"姑娘"。满族人日常使用时无论身份贵贱,未出嫁者都可称为格格。清朝时期是满族贵族女性的封号之一,近似于汉语中的"夫人"。我的童年乌拉街是我的家乡,"后府"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孩提时代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摇篮,我在那里快乐地度过了我的童年。"后府",是曾祖父留下的私人府邸。"后府"占地面积约六千多平方米。有庭院、西花园,东、南园子,是东北典型的二进四合院。  相似文献   

19.
记者到底怎样才有可能成为专业人士?途径大概只有一个:及时提供真实信息. 有段时间我想围绕肿瘤治疗做个调查,在一次私人聚会上,在座的有几位医生,我和其中一位谈了谈想法.尽管他介绍了一些情况,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到那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未解的难题,但疗效上国内外差别是非常大的.我印象中,当时国外在很多种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上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很多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但在国内,肿瘤还排在居民死因的前两三位.有时候,单个病种都在前列.这个差距存在的原因,除了药物和技术的水平不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医疗规范,比如个体化治疗和循证医疗,我们很多医院并没有起步.  相似文献   

20.
翻开我厚厚两大本剪报集,看着那些睡梦里,列车上,差旅中,探亲时,甚至会海里顺手牵到的“只只肥羊”,当时的情景、心境历历在目,自已也不禁哑然失笑。把那些经历择要写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一乐。睡觉“梦”出新闻那还是10多年前的事。一次,我到密地列检所检查工作,晚上住到了攀钢一位战友家里。大约零点左右我突然从梦中惊醒,想起了上午列检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