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意识精品工程精品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应当增强图书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品工程,实施精品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出版社工作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过程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增长效益,为繁荣出版做出贡献。一、精品意识精品图书,是出...  相似文献   

2.
精品意识 精品工程 精品战略孔东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应当增强图书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品工程,实施精品战略。只有这样,出版社工作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增长效益,为繁荣出版做出突出贡献。一、精品意识强...  相似文献   

3.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4.
期发量逾千万份的广播电视报是中国报业一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时代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报如何保持其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这是一个为同仁所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倡导精品意识,全面整体提高办报质量,是广播电视报发展、壮大的必然之途。精品战略、精品意识,是近年来宣传战线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何谓精品意识?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这样表述的:“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5.
创制精品谈     
时代呼唤精品,社会需要精品,受众希望有精品,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奋力追求精品.多出精品,应做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应在如何提高质量,建立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精品机制上下功夫.创作精品的关键丁关根同志指出:“精品就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一件精品是由许多因素合成的,关键是把握三个重要环节:即选题、创意和艺术表现。(一)把握选题出精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开始.制定选题,要增强四个意识:一要增强策划意识.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要有预见…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1,(4):1-1
实施精品战略,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是今年我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中心。一个呼唤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栏目的热潮正在全系统兴起。  相似文献   

7.
论点辑录     
广播文艺提倡精品意识,并不意味只有那些高雅的严肃音乐值得推崇。对精品的理解包含它的精神内涵和形式内涵。精神内涵,我们认为,凡是对人“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精品的内容,精神内涵对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具有吸引力,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对人格完美的追寻。因而,精品意识的首要,是对音乐文化整体发展布局的认定。形式在精品意识中居于最现实的地位。并非仅拿过一个古曲音乐珍品,给予广播音乐形式的包装就行了。真正的精品要从形式上体现出对原作的现代阐释,这一阐释不失历史的厚重,又能与现代人的生存相关,以…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6,(6)
呼唤报纸精品文/北京·史占旗近年来,精品意识越来越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人民日报》提出“1996年是人民日报精品年”,首都其他报纸也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报纸办成精品报纸,或让自己的报纸多出精品。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是精品?什么样的报纸是精品?这里谈几点自...  相似文献   

9.
政治敏感出精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军事记者》2001,(10):34-3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先进,新闻产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各新闻媒体通过策划、实施精品战略以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培养队伍。然而一个精品的产生不仅需要记有较深的新闻业务根底,需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执追求,更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敏感。  相似文献   

10.
精品是生产出来的.是精心生产出来的,而且是有心人精心生产出来的。所谓有心,就是指有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1.
把出版精品提到战略的高度———江苏出版精品战略研讨会综述本刊特约记者黄海宁4月江南,春意盎然。来自江苏、北京、上海的6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南京,共商出版大计。这次“江苏出版精品战略研讨会”,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们广播系统内,一个呼唤精品意识、确立精品战略、多出精品节目的热潮正在兴起。但要持之以恒地做出一系列好节目,从而达到提禹电台整体节目质量以及编辑个人的业务水平,则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行之有效的精品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3.
胡耕 《新闻前哨》2002,(11):40-40
实施精品工程,着力抓好广播电视精品生产,是提高地市广播电视宣传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和扩大地市广播电视影响力的突破口。一、地市广播电视精品生产的现状广播电视凭什么去参与或赢得竞争?说到底,出路在于品牌经营,而品牌经营的概念就是抓精品。最初的精品意识形成,体现在新闻的报道上。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地方广播电视由单一的新闻精品意识,向品牌栏目化扩展,此后,又从新闻、栏目、娱乐节目和文艺节目等四大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地市广播电视精品生产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整合出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多出精品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俞向党,谢春霖多出精品足摆在整个宣传思想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奋力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呢?笔者认为:“深化精品意识”、“探索精品特色”、“培养精品人才”乃是多出精品必须解决好的三个基...  相似文献   

15.
就新闻而言,精品是指那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台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创作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的立足之本。而创作精品,离不开创新拼搏,离不开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要强化五种意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认为,“九五’期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要上新水平,需要研究者们强化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实践意识和特色意识。  相似文献   

17.
精品意识及精品机制蒋克强呼唤广播电视节目精品,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广大的听众观众,包括教育工作者和思想工作者,以及党政各级领导干部,都热切地希望声屏上出现更多的视听精品,以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尤其是作为行动主体的各电台...  相似文献   

18.
精品的产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离不开一以贯之的精品意识。近些年,报业内部把树立精品意识作为对报人的基本要求,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品。实践中也不乏精品涌现。研究精品产生的缘由、过程及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报业精品战略,增强报纸在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版面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就是要力求生产出精美的版面产品。《恩施日报》2002年10月28日一版,在第二十届湖北省新闻奖报纸版面复评暨全省报纸版面年赛中一举夺得金奖,其中有偶然性,亦有必然性。在金奖的背后,体现了版面编辑的精品意识,这种精品意识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9.
吕莉 《声屏世界》2001,(10):50-51
广告业务员到企业与客户洽淡广告业务,不是经常被客户要求“有好的广告词、有满意的广告,才签合同”吗?不是有一掷千金来寻觅一条广告语的做法吗?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宣传效果、商业效果,实在是透露出对广告精品的追求。作为商家都有强烈的精品广告意识,那么,广告从业人员更应树立广告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20.
陈小强 《编辑学报》2014,26(6):511-513
科技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的核心是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精髓是精品意识。有精品才能创名牌,才能实现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创新意识。编辑的创新精品战略的主要内涵包括选题的精到,策划的精心,信息获取的精准,成果的创新,论文结构的精制,以求最大限度地以精品特色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能,体现科技期刊编辑对科技创新精品成果的推出及其广泛利用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