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辩论是一种辩护自己、反驳别人观点的语言交锋和角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在交往中,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看法,因此会发生争论和争辩。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有自由争论和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一种有组织、有程序、有目的的辩论。常见的有决策辩论、外交辩论、法庭辩论、各种答辩和赛场辩论等等。本文所提的辩论演讲是指赛场辩论。如1992年新加坡举行的“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大学在这次辩论会上获得的成功波及到全国的各大中学校园和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辩论、演讲一时掀起热潮,很多学校还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著名学刊《教育周刊》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堪萨斯州有关进化论之争正在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3.
辩论也是提高口才的一种有效方式。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沈冰等就是从辩论赛中脱颖而出的。本期推荐给大家的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攻辩阶段的两个片段,并在精彩处辅以点评文字,希望能对同学们快速地掌握辩论技巧有所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4.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新课标卷Ⅰ)科学巨人玻尔①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②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百日维新》,当同学们满怀激情诵读“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诗句,赞颂变法英雄谭嗣同的时候,一位同学举手发表不同见解:“我认为谭嗣同不是英雄,而是个大傻瓜。”有的同学还同意这样的意见。还有的同学说:“谭嗣同为满人出谋划策,延长满人对汉人的统治,他不但傻,还死有余辜!”这下课堂上如同开了锅,热闹啊!我预感到“英雄”与“傻瓜”之争,难以避免,想草率收兵,也难办到,便提出让同学们辩论。为了避免辩论内容空洞乏味,要求双方都要以教材做依据,参照课后习题4,结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春天召开的河南省德育工作现场会上,我们辅导的学生向来自全省的代表展示了一场“三理”(伦理、心理、生理)教育专题辩论赛——“家长的话该不该无条件听从”。小辩手们个个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次辩论,孩子们不仅明白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悉心呵护,还学到了很多知识。一、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参加辩论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就引导孩子们讨论并献计献策:辩论需要做什么准备?需要查找什么资料?怎样才能查找到翔实的资料?查找资料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7.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5,(9):F0004-F0004
本期刊出一篇译文,说的是有关美国数学教育的“学习神语”。这是持不同意见双方的辩论纪要,一方面是美国最具权威的数学教育组织——“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2000年编制的《数学课程标准》为许多美国学区采用,并影响世界,另一方则是一群对美国数学教育不满的学者和家长,美国关于数学教育的辩论由来已久,世称“数学战争”,这次的辩论,由华盛顿邮报记者组织双方的意见,在报上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名称之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作为一种思想遗产,对今天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高压和思想领域“才性之争”的影响,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士的人格发生裂变。这一分裂过程可以从他们的情绪变化、生活起居、情感流露等方面表现出来,而这次人格裂变的历史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突出表现为“人的觉醒”和由此产生的“文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2003年5月印刷)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第二写作单元为议论文单元,主题是“议论要有条有理”。教材明确的学习重点是“一、学习并列式论证结构。二、学习递进式论证结构。”在本单元的后面,编者提供了一篇范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指导我国一切改革开放活动的总原则,全国的物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都得遵循,外语教育自难例外。因此,当前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工作,应是研究我国外语教育的中国特色是什么,进而检查我国的外语教改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国特色,哪些地方淹没了中国特色,再据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这是一项极大的任务,须得外语教育界业内人士及关心人士携手全力推进。为此,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决定举办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以多种方式在全国展开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的研讨,提炼本国经验,把握时代发展,从理论高度为解决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奠定基础。 正当筹备论坛之际,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向中心负责人提出就当前中国外语教学热点问题进行大会辩论的建议。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于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以《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热点问题纵横谈》为题,安排了专门时间,举行了以探究中国外语教学基本理念为内容,并有500多位专家和一线教师、外语教研员参加的辩论大会。辩论在2007年11月1日晚七点半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辩论以两方出席的专家各二位为主发言人,与会者积极参与。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共进行了近三个小时,取得了一定共识和澄清了一些认识。就其内容和学风说,都可看作今后开展《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的一个序言。所以本刊根据会议录音,将会议的发言整理为文字,向同行通报,希望激发共鸣。此通报的标题系编辑部一再讨论后草拟,所通报的文字稿,曾送请辩论主持人审阅并转告辩论双方。现在作为《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专栏的启动序言,全文刊出,供同行了解、研讨。我们更希望同行读后抒发自己的见解,推动这个论坛的发展。 抒发自己的见解必须深入了解辩论发言之袁里含义的结合,此次辩论为了突出和谐互补的精神,把辩论都改称讨论。专家的辩论发言也极力以“协商式”地解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力避“PK”色彩。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但编者认为,辩论是维护参辩者既有观点,讨论则是共同剖析尚未明确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听众则在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作品评。所以本次“讨论”仍以称“辩论”为宜,而且了解辩论的发言就必须洞悉发言者的既有观点、主张,分析发言的涉及面以及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还要分析是否紧扫主题而未有意或无意地“偷换概念”。所以辩论比讨论深刻得多。辩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在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孙子齐宣王经营的稷下学宫就规范了中国学术辩论的三条文明规则,此次辩论主持人所订的四条讨论规则也与稷下三规则极为接近,因此编者把本次的讨论仍视为辩论,并于每位专家某些发言之后,仿古人读经后作注疏的办法,写上一点“读后感”,供读者思考时参考。“读后感”在相应发言之后另起一段单排,以示不敢与专家发言平起平坐;同时用*号及不同字体加以标示,以便区别,这是编者以读者身份所写的“读后札记”,读者也可不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9,(3):30-30
关键词读解 关于考试招生改革,在学者中间一直存在多种争论。“激进派”代表人物、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和“保守派”代表人物、厦门大学的刘海峰之间就曾有过一次激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1929年发生的动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首次由于西墙之争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次冲突是阿犹双方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影响深远,被视为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水岭。这次骚乱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发展的步伐,激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发展的高潮,导致了阿犹冲突的全面升级。而作为委任统治国的大英帝国,正是在动乱后,开始对巴勒斯坦政局作出新的评估,并随之作出政策调整;同时随着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的介入,加剧了阿以冲突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呼声震撼下,1947年国民党当局搞了个假惺惺的“国民代表大会”选举,妄图掩人耳目。攸县当时也进行了“国大代表”竞选活动。通过这次所谓的“民选”,充分暴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党团派系之争的肮脏内幕。也为我们留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于一次“同课异构”语文研讨活动,针对评课环节中一位高校教授发言所引发的热议予以反思。文章认为,教学研讨应倡导多元开放的评课原则,需要倾听“另一种”声音;有效教学并非要唯教参(或编者)而马首是瞻,为此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1957年底至1958年初的“红专”大辩论,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很大;但实际上,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辩论中采取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这非但没有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反而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真正“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其中的深刻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94年主权大辩论”及其后续影响促使我们思考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诚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主权,不可能动摇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基础地位。两关系之争也表明:国家主权在新时期有新的表现形式,但不可能“谈化”或“消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组织与民族国家在主权的问题上的“斗争与较量”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郑徐婧 《小学生》2007,(4):33-33
你们知道吗?我们班的男生女生最近闹起了别扭,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派。这不,又有一位女生和男生吵架了。为了尽快摆脱男生们的纠缠,女生们一致同意跟男生们开一个辩论会,看看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赢的那方就是老大。可是辩论什么呢?对了,就辩论“男生女生谁厉害”!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班举行了一场“朋友是否越多越好”的辩论会。辩论会上正反方相互陈词、攻辩,气氛异乎寻常的热烈。虽然学生的陈词在思辨上还显得较为稚嫩,但我分明看到了学生思想火花在雀跃,犹如羽翼渐丰的雏鹰急欲搏击长空。这次的辩论会使我的激动情绪一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细思量,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20.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有同学说.我们讲新文化运动才提到民主与科学,那么.在此之前有“科学”一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